新时期关于国学教育的价值、原则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0-04-22 20:30刘朝晖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实践路径原则

刘朝晖

【内容摘要】国学教育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承担过一些比较特殊的使命,同时也蕴含着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情感诉求。因此,在现今新的时期下进行国学教育必须要先对两个基本原则进行遵守,第一个原则是当今的国学教育是需要要和当代意识有一个对接的,第二个原则是国学教育是需要有世界性的发展眼光和宽阔胸怀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本土化而摒弃外来优秀文化。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首先就是要完善国学教育的体系,其次就是要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革新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国学教育;原则;实践路径

引言

中国的推广国民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它的推广,教育机构在全国多个省市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且在民间也出现了许多学习国学的组织。目前,许多中国教育学校把国学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并开设了专门的国学课。为了全面实施中国文化培养,使国学经典的本质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影响人民,在群众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现实价值分析

首先,国学能够为我国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支撑价值,所以若学校不兴国学,那么国家传统文化未来在国际上就会很难实现立足。且我国的国学文化蕴含着一定的独特性,是相对能够唤起我国人民在现今这个时代下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从社会层面上看国学文化,它能对我国社会上一些道德现象进行升华和约束。从个人层面上看国学文化,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摆脱现代性异化所带来的困扰,能让人找到民族认同感。而要是能在我国各个阶段的学校中开展国学教育,让国学教育形成一定的系统化,就必然能够加快我国的国学教育快速的走向着国际化和民族化。社会各阶层对国学教育的开展也足以证明国家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中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学校中在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价值取向上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而也让国学教育的内容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对思想文化共鸣的现实需要[1]。

其次,在各个阶段学校实施国学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共同培养。同时,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爱国意识,有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学校在实施国学思想素质教育时还可以充分的借鉴经典中的精华知识,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形成符合与教育层次和社会接轨相当的水准。各个阶段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学习国学内容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去除国学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但对国学文化中蕴含的精髓则要进行充分吸收,从而使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价值都得到提升。

最后,各个阶段学校国学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学校学科系统结构,实现育人功能。因此各个阶段的学校必须主要承担继任者的责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提高学生的知识使用能力。除此之外,我国国学教育中有一些很优秀的国学作品,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内容还对改善学校内学科系统,以及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价值。

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需遵守的原则

首先第一个原则是,在进行教育内容选择时,要尽量和现代社会的意识进行对接,要将国学教育尽量置于文化整体的一个体验链条当中,要让国学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得到一个相对充分的实现。其次第二个原则是,在国学教育的取向以及价值立场上,最好是要具备宽容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要善于对西方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兼容收纳,不能太过狭隘,不能有门户偏见。例如,西方一些先进优秀的教学体系就可以借鉴用来进行国学教育。除此以外,还要在承认国学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遵守一个国学文化所共同具有的价值标准。

三、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现实途径分析

1. 对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建立及完善

现今我国教育当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国学科目,也因此国学教学无法在教育制度上被保证,而制度上若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建设,那么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自然也很难被保证。虽然现如今我國的国学教育在好多层面都有展开教学,但实际上一直都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性的方针,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学校应当设置专门进行国学教育的学科,然后再针对不同的国学核心课程设置与之相配的课程体系。我认为学习国学应该从小时候做起,与中小学挂钩,从小就培养这种民族自信心。

2. 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从现今我国社会的国学教育现状分析,诵读和读经活动是进行国学教育时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使用这一手段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教学内容不能太脱离实际生活的气息,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影视、比赛等其他手段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要明确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对中华文化进行发扬,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国学精华进行吸收。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些创新性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来设计,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展开。因此这就需要国学教学者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对国学教育模式做一定程度的改变,让国学教育对学生有实际性的教育意义。

结束语

学校的国学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帮助学校创建系统、完善学科系统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快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在新形势下,学校民族教育的发展可以充分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传统文化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的精神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的精神得以继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保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国学教育的实践策略及路径[J].新课程评论,2017(1):20-25.

[2]王莉娟.国学经典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践超越[J].教学研究,2018,41(5):83-87+103.

(作者单位:铜仁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实践路径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