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中下层高一学生立体几何学习的策略

2020-04-22 20:30梁敏聪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规范

【内容摘要】为了攻破中下层高一学生立体几何学习的难关,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紧抓证明题的规范书写,善于引导学生解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关键词】立体几何;直观想象素养;规范;逻辑推理素养

立体几何,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中下层高一学生,多次的尝试失败扑灭了他们学习的热火,挫伤了他们进取的心灵。如何改变这状态,本文总结了几点策略。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将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1]。立体几何能提升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中下层高一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不足导致立体几何学习举步维艰。明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她看图就看成相交的;每次要证明面面垂直时,老是找不到垂线,造成无法动笔、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上《空间几何体》后,全年级开展高一立体几何模型制作大赛,动员学生利用筷子、木料、铁、铁丝等原材料,再使用熱熔枪,或焊接或502胶水等工具,制作柱体、锥体、台体等立体几何模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评奖。例如在讲解正四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就能拿着实物让学生获取直观的认识,区分高与斜高;在讲解异面直线时,可以借助正方体,让学生更有“感觉”。光做课堂的“旁观者”还不够,要从实物想象出立体图形再画出来,逐步脱离模型。

二、紧抓主干知识的学习,绝不放松

一线的老师普遍觉得:公式定理一点都不记,证明题不按定理证,自己想怎么证就怎么证。例如,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学生往往写成a∥α, aα,bαa∥b

。学生不记定理,受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影响,完全没有考虑到a只会与交线平行,不是α中任一条直线都与a平行,明明上课强调多次,还屡屡犯错,原因在于中下层学生没有深刻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性质定理的本质。当学完八大定理后,我制作了一张知识归纳表,包括八大定理及相关性质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花时间让学生背和默写,强调定理书写的规范性。定理是证明题的灵魂,丢掉了灵魂的证明只会像行尸走肉般,没一点逻辑性,完全就白学了。

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2]。立体几何可以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区分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判定定理比较熟悉,但对性质定理关注不够,造成无从入手的局面。

例: 如图1,四棱锥 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点E在线段PA上,PC∥平面BDE.求证:AE=PE;

其实第1问就是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直接运用,由线面平行推线线平行。但中下层学生不会找平行的线。

我是这样引导的:

(1)“笨”一点的办法:拿着尺子压着直线PC,往面BDE方向推过去,感受一下,到底平面BDE中哪根线可能跟直线PC平行,心里有个底。

(2)交线怎么找:过直线PC的平面与面BDE相交,所以先找过PC的平面,首先观察现有的含PC的平面,有面PBC和面PCD,但它们与面BDE分别交于点B和点D,似乎和结论扯不上关系,结论明显要证明:点E是AP的中点。

(3)那我们要考虑连接辅助线或作辅助点。考虑到直线PC与要证明点E的位置关系,在草稿本上画出,由公理2的推论: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自然寻找直线PE延长线的一点A,需要连接AC,“多么希望AC上能有中点”。再考虑到AC的特殊性。我们发现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设AC与BD交于点O,点O既在AC上,也在BD上,自然 面BDE。

(4)连接EO,面PAC∩面BDE=EO,那交线就是EO,证明略。

由线面平行推线线平行,关键在于找过这根线的平面,需要我们多点尝试与观察,将“局部问题平面化”,让立体几何变得不再“立体”[3]。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加强解题思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总之,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紧抓主干知识,规范证明题的书写,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善于探究,善于总结,突破立体几何难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9.

[3] 平克. 让立体几何变得不再“立体”——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肢解”立体几何[J].数学教学通讯,2018(10):43.

【课题名称:中下层高一学生立体几何学习障碍及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SKY2016015.】

作者简介:梁敏聪(1983.2-),女,汉,广东广州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基于全国高考改革的立体几何备考复习教学建议
新课改下高中立体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