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森:追“光”的院士

2020-04-23 09:37
学苑创造·C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模型飞机光纤实验室

从2G、3G、4G到5G,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让人们享受到信息社会的便利。但很少有人知道,高速运行的互联网背后,离不开赵梓森院士的发明。赵梓森在中国通信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足迹,他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邂逅光纤

1932年,赵梓森出生在上海卢湾区一个制衣作坊家庭里。他从小爱玩,兴趣也广泛,不过他不喜欢死记硬背,需要背诵的英语、历史、地理他统统不及格,唯独喜欢数理化和捣鼓小制作。

有一次,赵梓森看到别人有玩具飞机,很羡慕,他回家后琢磨来琢磨去,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架模型飞机。巧的是,当时上海正组织学生模型飞机比赛,赵梓森就拿着这个作品去参赛,没想到竟获得了名次,得到了上海市市长的亲自颁奖。

然而,由于偏科太严重,赵梓森只上了一所很一般的高中,后来勉强考进了上海农学院。进大学一年后,赵梓森发现所学的科目都需要背诵,他不喜欢,所以决定重新参加高考,并在刻苦复读一年后,如愿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

1972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梓森在一本外文杂志上看到美国正在研究“光纤通信”——利用玻璃丝进行通信。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光纤的前景,于是开始对“玻璃丝”进行了当时国内前所未有的研究,最终确认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由于当时人们对光纤通信还不了解,所以当赵梓森提出把“光纤通信”列为科研项目时,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为了上项目,他一次次争取,不遗余力地呼吁,但仍无法打消大家的疑虑。

怎么办?赵梓森决定力排万难,自行研制光纤。他四处寻找场地。最后,厕所旁一间废弃的清洗间成了赵梓森研制光纤的“实验室”,他就这样在厕所旁“玩”开了。

土法实验

“实验室”虽然有了,但没有做实验的设备,赵梓森又想到了“土法”。他用电炉、试管和酒精灯等最原始的实验设备,用最简单的烧烤工艺,用最基本的四氯化硅和氧气为原料,找来破旧机床,用螺丝钉和橡皮泥代替精密调准器,像小时候做模型飞机一样,憋足了劲儿,执着地做着自己认准的事。

为了熔炼石英玻璃,赵梓森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实验中,在倒四氯化硅的时候,液体一下子喷溅到了他的右眼上,眼睛剧痛,他当场就晕倒了。被送进医院后,医生因为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而束手无策,赵梓森却很淡定地指点医生用蒸馏水为自己冲洗眼睛,然后打吊针消炎。眼睛刚一消肿,还未痊愈,他就又回到了实验室。

條件简陋、危险频发,但这一切都没能阻碍赵梓森研究光纤的步伐。经过数千次的实验,他终于熔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1977年,赵梓森拉制出中国第一根纯石英光纤,成功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有了国家的支持,赵梓森在光纤通信发展的路上步子迈得更大了。然而,激光器和通信机这两个核心部件却被外国人“卡着脖子”。赵梓森不甘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钻研,他拿下半导体激光器这个“拦路虎”,自主生产出我国第一个享有知识产权的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至于另一个“拦路虎”,赵梓森从研制实用性光纤,到进行实践性光纤,将光纤通信用“脉冲调相”替代,跨过了通信机这个“世界难题”。

1981年,邮电部和国家科委决定在武汉建设中国第一条实用化的光纤线路。赵梓森还是用“土法”自制了27米高的拉丝塔。1982年12月31日,光纤铺设贯通了武汉三镇,“八二工程”全线开通,中国进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

在此后的10年间,赵梓森的团队将大容量高传速的光纤通信线路连通到天南海北,完成了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其中于1993年完成的全长3046千米的“京汉广工程”,跨越北京、湖北、湖南、广东等6省市,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架空光缆通信线路。光纤量产的时代终于来了!

玩心不减

赵梓森很爱玩。高中时期,他玩上了小提琴,门德尔松、巴赫、莫扎特等知名音乐家他都能说上几句。赵梓森玩了大半辈子小提琴,几乎每天都有必拉的曲目。他还得意地说:“许多关键技术的设计灵感,就是我在拉琴时猛然想到的。”

如果说小提琴是赵梓森的最爱,那做实验就是他一辈子无法割舍的情结。明知实验有危险,赵梓森却不惧危险、身先士卒。他每天都要去实验室,在实验室从早待到晚,乐在其中,舍不得离开。

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赵梓森依旧担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博士生导师,坚持每天上网查看国内外科技学术网站,还时常去各大城市甚至海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他通过海外学术文章了解到,现在光纤的主要材料二氧化硅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氯气,对环境不利,就建议用环保的有机硅代替二氧化硅。赵梓森心里始终装着光纤,总想着要用最新的材料,做出更高水平的光纤,让中国的光纤在世界上领跑!

猜你喜欢
模型飞机光纤实验室
中国特种光纤产业正衔枚疾走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长飞光纤:中国光通信A+H第一股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静谧的降落
春江水暖
飞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