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特色效益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04-23 09:37冉敏芳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黔江区效益特色

冉敏芳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民为邦本,食为民天”,自古以来,农业在国家治理者眼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21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14份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可见中央对三农问题更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我党、政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对我党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全面推进小康生活的建设。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继续锁定“三農”工作,要求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上,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要求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大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致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着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拓宽农业全产业链;着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并要求我们调顺产业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促进农村农业的三产深度融合。

在最新颁布的《重庆市农业农村“十三五”规划》中,其指导思想中提到,要牢牢把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条主线,深化拓展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统筹城乡关系为根本,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以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重点,坚持走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路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夯实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抓好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服务惠及民生,建设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农村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等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我国、市乃至黔江区仍然面临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技术利用低等普遍问题,黔江区处于武陵山腹地,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基础相对更加落后,但生态资源较为丰富,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不仅符合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心城市的定位,符合重庆市农村农业“十三五”规划指出的农业现代化路子,也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黔江区正处于“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战略发展的关键期,也处于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支撑工业发展,还能最大限度的改善农村环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旅游,实现区域经济效益与生态涵养有效结合。同时,黔江区生态特色农业-武陵仙山农业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但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1.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价值。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心城市,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会议精神,黔江区要着眼于自然优势,突出保护生态,以生态保护、扶贫开发为基础,加快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为此,对黔江区以武陵仙山为代表的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进行研究,分析黔江区特色生态效益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进而为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大力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助于提升改善农村环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但是在生态特色农业强劲发展的同时,问题依然存在,规划理念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利益联合机制不紧密等问题,不利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健康有序发展。深入细化的对黔江区生态效益农业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于保证生态效益农业健康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对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研究,国外学者很少综合在一起,其研究多注重一方面,其多是对“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进行研究。对于生态农业而言,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阿尔伯卫奇在《Acres》杂志上正式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是世界上首次提出并使用该名词的生态学家,阿尔伯卫奇认为“生态农业即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的投入,通过畜牧业的发展、农家肥的使用以及实施农作物轮作等方式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该思想的提出掀起了世界范围的热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即开展了对生态农业的研究,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纷纷认可,并响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号召,逐步走向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目前,发达国家在生态农业专业研究领域上比较著名的机构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罗代尔研究中心、英国的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等。而国外对于特色农业方面的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叶的发达国家,其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农业的产业化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其中,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约翰梅尔的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发展诱致技术变革的理论为鲜明代表,涉及农业的产业化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创新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并且对每一类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来说,还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

目前来看,国外涉及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研究主要侧重点在于生态特色农业区域发展的规划方法、生态特色农业区域的划分、生态特色农业区域调控政策的研究等方面,并提出了农业区域统筹理念,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国外特色农业的主要实践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媒介,在农业科技的示范和推广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示范园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目的的试验基地,如针对以色列干旱与沙漠化的生产条件特点建立的,以节水农业与沙漠农业为主体的试验型示范农场;二以观光与休闲农业为主的农业示范区,此类型主要有新加坡、欧美发达国家的“耕作社区”、“有机农场”、“市民农园”、“观光农场”,以及“空中菜

园”等。

总体来看,国外目前以“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为主的整体性研究较少。对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其侧重点多是对生态农业旅游、有机农业发展模式等进行研究,对于特色农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特色农业类型,特别是高科技农业,如精准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研究。并且国外对于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实践,缺少从实证分析中寻找其自身的规律,并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能系统剖析区域政策的作用机制与运行规律,并且在影响地区政策制订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未能深入进行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同样,在我国大部分学者也是各自对“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分开研究。其中,从大部分学者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来看,其重点在于生态农业的界定、特征、生态农业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对传统农业进行了那些创新等方面。针对生态农业理论的演研究,黄斌、李玉浸、孙浩然等学者各有侧重,特别是在生态农业的界定上,可谓是“百花齐放”。而由于我国在对生态农业实践的推进程度不同,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解释也存在差异。就生态学而言,学者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认为如果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人类活动最终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无法弥补的恶果。而且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的以环境为重,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相当缓慢。如何在环境承载范围内,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生态农业研究的重点。

而特色农业主要研究重点在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发展意义、各地发展经验和对策等方面。并且特色农业的内涵有着多种表述,关付新、孔祥智等学者从特色农业的特点及形成的条件等因素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们提出特色农业是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和产出的农产品及其附加产品,具有价值高、品质优、绿色、纯天然、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胡传铃则从与常规农业相对性的角度界定了特色农业的内涵,提出特色农业是对比与常规农业而言的,主要指产品及其初加工制品,其范围比较大,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其中主要包含特种水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林果业等;邹东升、李金良赫广华,孙晓强主要从发展意义、各地发展的经验与对策等方面出发,简述了自己对特色农业的独特理解,认为特色农业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异质化与借力科技创新,从而实现高效、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笔者认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结合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的优势特征,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区位、资源、环境及技术等区位势能为条件,以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为核心,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突出产品特征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效农业,常见的有特色种养植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林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类型。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的“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工程则是生态特色农业基本理念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

1)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既包括环境与生态要素,还包括社会和经济的要素.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生存下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但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必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富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一方面是为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是更加突出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获利问题,其基本的理论思想是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用来出口,进口则选择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一来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就能得利。虽然该理论论述的事国际贸易分工的问题,但是一个内部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分工问题也可借鉴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到农业经济方面,运用该理论指导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选择,生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就是在具有一定的特色种养殖业基础上,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一方面利用其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好其独特的山地区域势能。

3)“增长极”理论。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魯在20 世纪中叶对增长极有了一个界定。增长极的主要观点是:世界各地并不会均衡发展,增长容易出现在少数条件优越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周围扩散,同时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增长极出现后,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主要的表现为极点的集聚,即从周边地区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因而是一种向心运动。“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的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是一种离心运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两种效应表现出来的强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起初“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极化效应”会减弱,“扩散效应”会增强,再到后来,“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极化机制和扩散机制互相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之间的差距。

从增长极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是一个客观现象,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实行生态农业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模式,确定自己的发展任务,避免生搬硬套。同时,经济增长首先会出现在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相对靠前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增长极是能够逐步培养的。如果在增长极发展前期,外界能够资源和政策上能为其提供支持,那么增长极就能较快的形成。增长极形成过程初期主要是一个聚集资源要素的过程,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聚集要素为向外部发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总的来说,增长极的整个过程都是引领更大更多地区共同发展。所以,在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增长极的培养。

1.3.2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为达到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先就“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相关的学术著作、期刊、博硕毕业论文、法律、规章及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作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2)统计分析法。本文对黔江农业资源统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可行性。

3)案例分析法。本文通过对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指出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因笔者工作的原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关注,特别是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平时有经常性的思考,当前,黔江区农业底子薄弱,贫困人口多,农民增收困难,如何利用好黔江区的区位势能,发展好黔江区区域内经济,也是党委及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一号文件的颁布及重庆市十三五规划的提出,给笔者带来很大的启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符合黔江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蓬勃发展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研究提供实践支撑,以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对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当前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武陵仙山现代示范园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对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的基本步骤就是首先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相关背景、意义、目的,及当前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其次对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进行了界定,指出其特点及经济效益性,分析了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必要性,随后通过黔江区当前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现状,对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对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 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界定、特征与功能

2.1 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界定

农业生产过程包含两个方面,即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方式,都要考虑其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因素,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内独有条件的比较优势,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具有一定相当规模的且兼具高效益和高品质的农业;必须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经过培育和帮扶后,能有成为地区的主导性产业的潜力,能充分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而特色农产品是生态特色农业的基础,那么,发展发展特色农产品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决条件,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依托是特色资源,由此看来,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重要依托也是特殊的生态资源。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选择适合当地生态自然条件、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地区差异优势的农业产业为主体,在确保生态涵养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广泛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经营理念,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发展为纽带,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工农贸相结合的多功能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就要依托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促生产,形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地方特色产品,方能走向市场进而占领市场,并最终能获得可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

2.2 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特征

从上述生态效益农业的界定可以看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具有经济性、集约化、特色后延性特征:

第一,经济性特征。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一种根据市场需要,为了满足消费者较高层次的需求,而向消费者提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型农业,这就决定着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方面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能够有效地提供特色农产品,追求较高的商品率;另一方面,也要追求经济性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在向消费者提供特色农产品的过程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追求资源的高利用率与可持续性以及资本的高收益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已经从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增岗增收等传统的经济功能向食物安全、生态维护、休闲旅游、文化延续等更为广泛的功能领域扩展,已经由传统的经济效益为主,向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和谐转变。

第二,集约化特征。关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基本特征,当前在实践层面上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要“特”比“大”,認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就是规模化农业,所以有些地方在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实践中以此为导向,追求上大规模,搞大项目,比如搞万亩柑橘,万亩“红富士”等,争相成为全地区、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某类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其实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根本在于独特,独特才是某一区域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立足点,另外,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目标是市场化,即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价值增值,这就决定着在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过程中,必须将特色农业的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而对于特色农产品而言,它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是低价格,而是凝聚更多资金、技术、人才、企业等生产要素的独特的高效产品,这也就决定着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具备集约化的特征。

第三,特色后延性特征。在传统的特色农业概念中,所谓的特色农业就是当地有特色、有传统的农业,所谓特色农产品就是当地的土特产。因此,实践中就有了特色农产品就是“土特产品”的概念,认为只要是“土产品”就是“特产品”,只要能把“土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够获得“特产品”的效益,进而着力寻求与挖掘当地有历史、有特色的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可以说,传统特色农业中的“特色”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而现代特色农业则要求从产业链的视角下审视特色农业中的“特色”,使得“特色”重心贯穿于整个产业链条之中,不但要求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种,还要求有“特色”外观、口感、营养、健康,更要求有“特色”的加工、销售与物流。纵览国外发达国家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这种后延性特性更加明显。

2.3 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功能

第一,缩小城乡差距功能。由于生态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方式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其产品本身具有较高商品价值,所以,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就被寄于了超越其本身社会职能特性的希望,即通过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来寻求农业内部的发展潜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农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实现产业富村、农业兴村,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呈现出多元化、优质化的趋势,开始由较低层次上的满足温饱的量的需求,转向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及食用安全等较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特色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功能。衡量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是看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能够更有效地向市场供给更好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如何,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农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竞争的依据及手段。当前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要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改进当前农业产业竞争力较为落后的现状,而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将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的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一直都是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在为我国外汇积累做出突出贡献。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成本优势,因此,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也就能担负起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职能。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既要注重规模化又要注意对适度规模的控制,又要保证生态农产品的独特性,不能因为“发展特色”而对生态环境而造成破坏。因此,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必须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其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前,各区域在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过程中,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以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实现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从社会系统论和生态保护意义上来看,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不仅要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禀赋和规律,依托各地独特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应用现代高新科技,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质的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 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必要性

3.1 黔江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由于农业结构和农业政策的深层次方面的原因,中国农业仍面临着诸多矛盾与难题,如在粮食生产上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农事生产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成产成本“地板”抬升等因素的影响和挑战;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在海外不具有竞争优势,增产越多亏损越多等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完善迫在眉睫。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所倡导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中央从顶层设计方面解决农业问题的重大举措。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农民群众通过自身调整,让生产出的农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无缝对接;就是要求调顺产业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促进农村农业的三产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调减低效产业生产,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农产品,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就是要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

目前,黔江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始阶段,农业生产面临条件差、基础弱、规模经营度低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依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实施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工程,扩大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范围,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发展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对于示范带动全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3.2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

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划,根据不同区域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以及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主题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五大功能区划定位中,为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黔江等6区县划分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其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聚集区。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心城区,又地处武陵山腹地,更应该担负起作为武陵山重要生态屏障的责任。

另外,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心城区,限制开发区域大,又亟需化解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矛盾与困难,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依托特色旅游開发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以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特色生态经济,开展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全链式发展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高山蔬菜等山地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带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不仅是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现实要求,也是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和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的客观要求。

3.3 建设七大特色产业链的要求

目前,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重庆市提出了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重点,确立了柑橘、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为重点的七大特色产业,并着力完善这七大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在顶层设计上,七大特色产业链建设被重庆市委、市政府作为支撑重庆“十三五”发展的筋骨之一,写入重庆市《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政策和措施。并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七大特色产业链建设,重庆市农委专门成立“特效办”,统筹协调各方,并建立“特色效益农业”专项资金,每年专项投入10亿元以上。

同时,推动重庆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扎实的举措来有序推进,重庆市选择了因地制宜发展柑橘、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等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优化种植结构、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来看,七大特色产业是现阶段重点、潜力和增长点所在,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的关键所在。重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就是要坚持七大特色产业为主导,依托各自独有的地势风貌、特色资源和人文环境,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引导各个区县按照差异、错位、协调的思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资源配置最优化,以点带面,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黔江区作为武陵山腹地中心城区,属于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农业区,认清其山区人口多耕地少、山地多平坝少的实际,依托武陵山土地利用多层次特点显著、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在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把优势特色产业链作为主导产业,重点聚焦、重点谋划、重点推进。不仅符合因地制宜、定位准确的发展路子,也符合建设七大特色产业链的要求。

4 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讲,“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黔江区处于武陵山腹地,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基数大,农业基础相对落后,根据《黔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得知,黔江区2014年耕地保有量为61085.91公顷,基本农田划定为38965.94公顷,可耕地面积小,基本农田不足。但黔江区生态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宜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也符合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另外,近年来黔江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带动了部分农民增收,但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针对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武陵仙山农业示范园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黔江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为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从理论上提供支撑与帮助。

4.1 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现状

经过“十二五”以来的不懈努力,黔江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迅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生猪、烤烟、蚕桑三大骨干产业基本形成。生猪产业突破进展,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头,连续五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优质桑园13万亩,产茧超过6万担,产量跃居全市第二,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烤烟產业稳步提升,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整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成为全市唯一鲜菜供港基地;建成猕猴桃基地2万亩,成为全区主要的出口外销农产品;水果、药材、茶叶、土蛋鸡等其他产业稳定发展。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创建土地流转“零租金返租”机制,农业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工程区中塘片区万亩猕猴桃及脆红李高端水果产业基地、石会-沙坝区万亩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已经显现出雏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更加紧密,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总体来看,由于黔江区立地条件限制,可耕地偏少,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集中成片规模难以形成的原因,导致单位投入管理成本较高,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同时农业规模经营度总体不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主导产业缺乏品牌支撑,市场竞争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健康发展。

4.2 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取得较大成绩,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纵观整个黔江区,特别是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发展现状,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科技支撑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等问题。

4.2.1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提高,但由于立地条件原因,投入基础设施单位投资依然不足,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虽然经过集中投入使部分示范地块水利设施获得了较大改善,但未获得高强度投入的地块由于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弱。二是规划区内联外通的骨干交通网络经过改造基本形成,工程区内部分村道、社道、产业道路经过改造,形成硬化路网,但由于投资有限,依然存在土路,村通畅工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三是集中居住区虽然已有3000余人搬迁入住,但后续配套设施依然有待完善。

同样,由于黔江属典型的山地农业区,并且可耕土地大多是“鸡窝地”、“巴掌田”,耕地资源匮乏,另外受地形、资金等因素影响,涉农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以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原规划中中塘城郊休闲农业观光园和沙坝天王洞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由于整体资金不够,截止目前尚未开工。同时,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普遍标准不高,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4.2.2 农业科技支撑不够

从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来看,示范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对健全,具有一定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目前,在农技推广服务方面,规划区3个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健全,目前拥有在岗人员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石会设立了农情气象监测系统,中塘建立了农业区域站,具有一定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在动物防疫方面,规划区建立了由区到镇(乡)并延伸到村的动物防疫体系,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拥有在岗人员13人,村级防疫员31人,乡镇站均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设施设备,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导,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聘请首席专家、技术顾问、组建专家团队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整合黔江涉农部门信息资源,利用“12316”、“12396”呼叫中心及短信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建立工程区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及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Web-AGIS),形成集农业要素资源、招商项目、农产品生产销售、休闲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但整体来看,示范园发展存在着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农村产业发展中缺乏融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从黔江区内来看,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不高,农技专业人员呈减少趋势,再加上缺乏相关激励机制,农技推广人员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对农技推广接受度不高,以及适应特色产业的实用技术和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让农技推广大打折扣,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面临科技服务推广效果不佳,农业科技支撑度不够的问题。

4.2.3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目前来看,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规模经营态势已经显示出来,并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入驻,示范园区内珍珠兰公司的“珍珠兰”系列产品是市名牌产品,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恒沛农业公司“小南海”、“奇唯他”牌猕猴桃获市名牌产品,建立了上海、深圳等地销售网络,产品直接对接大型超市,并长期出口海外市场;双河丝绸公司“武陵山”牌桑蚕丝深受市场青睐,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8200万元,创汇210万美元。但是示范园区内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还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多,从事精深加工的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产业链较短,示范带动能力不强。

同样,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规模经营也是刚刚起步,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与龙头企业利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农民还难以分享产业经营成果。再加上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都削弱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4.2.4 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

当前市场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了“特色”上,而特色诠释在“品牌”上。因此,武陵仙山示范园区也正在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出培育黔江现代农业主体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提高黔江地产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度和知名度。并计划到2020年,将黔江猕猴桃培育为全国知名品牌,黔江武陵山茧丝绸、黔江生猪打造成市级名牌产品。但现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农产品并未申报相关品牌标识,认证和办理相关认证手续。

目前,黔江区虽然已拥有不少特色农产品,但大多數产品却是“特而不多,多而不特”,尚无法实现由特色产品转向品牌产品的跨越。虽有一定数量的特色农产品,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美誉度的特色农产品的比例甚小,甚至屈指可数。同时,由于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观念落后,特色农业品质不高,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相当数量品质优异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知名度不高。

4.2.5 利益联合机制不紧密

目前,武陵仙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贴息、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合作,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探索以土地入股构建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探索土地委托代耕或代种、土地托管或联营等多种流转方式。完善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链就业、返租经营等方式,确保农民多渠道增收,但整体上看,“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农户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处于不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样,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也面临着企业和广大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的问题,并且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5 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大幅度增加收入,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渝东南中心城区,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培育龙头企业,特色品牌建设、利益联结机制五个方面入手,以期为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好的对策建议。

5.1 加快基础施设建设  夯实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基础

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更多的要素投入,其中,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土地整治不好,耕地资源匮乏,对于种植业来说,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耕地的变化能够引起农业结构的显著变化,对于农业来说,土地资源是重中之重。公路交通状况不好,就会大大限制特色农产品的运输,造成销售难题。水利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农业用水、排水,就会影响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灌溉、泄洪等,影响农产品增收。其他如电路、卫生、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会造成生产环境和条件落后的形象,影响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可见,农业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夯实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基础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入手,统筹工程区土地整治、道路系统、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作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重要任务,一是进行土地标准化整理,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二是加大公路建设,路网延伸到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基地,确保生产运输通畅,三是对农田水利建管并重,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维修,确保生产用水。四是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居住社区化、农村生态化、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支撑性平台。

5.2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促进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科学发展

库兹涅茨指出,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学理论中,科技进步原则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同时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农业科技化对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有着重要意义,科技化是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是增強其竞争力的有力支撑,也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前提。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科技化过程,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过程。

目前黔江区农业科技化进程不高,主要是农业科技推广不够,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才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科学发展。结合实际,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黔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是完善“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各类推广主体管广泛参与,鼓励企业建设配套推广服务中心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发挥农企业技术与服务优势,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政府主导、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三是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加快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加强对生态特色效益农业的技术培训。四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绩效,推广成效进行监督,加大黔江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5.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推动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发展

“增长极”理论启示我们,黔江区要促进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发展,需要有大的“龙头企业”的存在,并且能带动一大批“增长企业”的发展,形成“磁场极”,并能对周围地区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所以黔江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创建“增长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向生态特色效益农业靠拢,依据自身的特点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延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发展,一是要在加大现有企业培育力度的基础上,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策划大园区、大项目、引进大企业,增强示范性、带动力。二是要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界限,吸引“金融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生态特色效益农业领域,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三是要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发展途径,培育一批科技水平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

5.4 加强特色品牌建设  提高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产品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突出,消费者对于名牌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认同效果,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据农业部统计,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打造出来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有明显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优势。如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格平均增长5%-30%,有机农产品甚至高出常规产品数倍,目前“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达到10.7万个,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公众消费者的认知度也超过80%。

品牌是人们对产品品质的认可,既连接着生产,又带动着消费,黔江区目前有相当数量品质优异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知名度不高,就是特色品牌建设意识不足。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增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对于提高黔江区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尤为重要,一是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做大做强生态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产品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快安全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认证,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创建区域特色突出、产品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并推动技术创新,制定生产规程、规范加工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

5.5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确保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健康发展

突出效益原则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原则,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其发展需要集中在一定专业化生产区域内,适度扩大农业规模,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让生态特色农产品具有竞争和经济优势,必须要进行产业化经营开发,推动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向集约化转变。

目前,黔江区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也面临着企业和广大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的问题,不利于产业化经营顺利开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对于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确保生态特色效益农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一是要积极探索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特色产业基地+农户有机联结的产业链,建立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是销售前移、产销衔接、实现利益互补。

参考文献

[1]LIU Chaorui:Analysis of Ecolog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of coun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Nan yang Normal University;2007-11.

[2]杜成章,梁少君等.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途径与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3.

[3]田亚玲.武隆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15.

[4]郭平,周正平.墊江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5]石常明.建立科学的融资服务体系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服务[J].山西财税,2012.

[6]刘慧.吉林省贫困问题研究巧[J].春:吉林大学大学[J],2004,13-14.

[7]齐城.中国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及应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2)89-96.

[8]方时姣.对我国生态农业研究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39-42.

[9]张秀明,姜志德.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J].农机化研究,2009,6:21-23

[10]丁溪.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学术交流,2010,2(191):108-109.

[11]关海玲.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10-11.

[12]武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H元架构”模式研究[D].沈阳:江宁大学,2013,8-9.

[13]张伟丽.现阶段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初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10-11.

[14]刘勇.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制度创新[D].湖南农业大学,2011,22.

[15]田鹏飞.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大学,2013,38-40.

[16]王晋臣.典型西南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5-6.

[17]蒋枭.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3,12-13.

[18]史亚川.河南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3,21-22

[19]陈万明.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0]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黔江区效益特色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特色种植促增收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中医的特色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