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改革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2020-04-23 03:52张静雯张存江
销售与管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机构改革政府会计固定资产

张静雯 张存江

[摘 要] 自然资源系统面临机构改革和政府制度改革的双重变革,财务管理呈现出特殊时期的新特点,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从现实出发,反思自然资源系统改革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研判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高自然资源系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将有利于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会。

[关键词] 政府会计;机构改革;固定资产

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根据国务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省级及以下组建自然资源厅、局的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基本完成。

自然资源系统在机构改革和政府制度改革双重变革背景下,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呈现出特殊时期的新特点。对此,从现实工作实际出发,研究自然资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判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高自然资源系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将有利于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社会。

一、自然资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缺乏管理意识,内部管理混乱

本次自然资源系统的机构改革,涉及原国土、规划、海洋、林业、农业等多部门的撤销与合并,在此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一是不少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由于单位领导不重视,对政府集中采购、固定资产调拨、处置、报废等专业性较强的规范要求知之甚少,未能有效组织对于固定资产变动信息的及时变更,导致资产脱管漏管的情况屡见不鲜[1]。

二是人员职责未能落实。合并前原各系统、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流程各异,各基层单位普遍由于人手紧张,并未设置专门岗位,安排专人管理固定资产;有的单位虽然指定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就是管理人员,但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并非专业人员,缺少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意识,更不善于精细管理固定资产。

三是固定资产交接导致管理混乱。机构改革导致办公场所大规模搬迁,人员岗位大幅度流动,固定资产在前后任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接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机构改革过程中,各单位的资产配置应优先通过调剂方式解决,以尽可能节省开支,调剂方式难以解决的,再行购置。但实际工作中,这种调剂效率不高。一是缺少一个专业的闲置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互联网时代,各财政供养单位闲置资产的供求信息应当通过平台共享,但现实中,这种愿望总是受到各种干扰,难以成为现实;二是相关部门统筹不够。由于潜在资产使用方对被调剂资产性能不能确定,导致资产使用单位很少优先考虑接受调剂得来的资产,调剂设备使用率不高;三是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与使用单位的需要难以完美匹配。政府采购部门通常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对各单位所申购的设备规定了统一的采购限额标准。采取该方法采购,对降低采购成本、防控廉政风险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也给基层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些困扰,有的单位采购固定资产时,不从实际需求出发,按照上限标准配置设备,客观导致“超配”,形成了事实上的资源浪费;而对少数特殊部门而言,费用限额之内的固定资产又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更加经济、有效地配置固定资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

(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偏低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家底不清、资产不明、重购置、轻管理”的状况,特别是资产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十分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有些固定资产虽然已经到了报废年限,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有的单位只要达到报废年限,就直接申请报废,造成了事实上的资源浪费。二是资产管理权属不清。对于配置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使用人保管职责不明确,特别是发生人员调动时,物随人走的现象比较普遍,未办理移交手续或者移交不清,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晰,甚至存在虚构保管信息的问题,客观上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购置固定资产计划性不强。单位采购固定资产时,不是根据需要采购,而是按照可动用资金的上限制定采购计划,存在盲目购置的行为,特别是电子设备,一旦闲置,很快就面临贬值甚至被淘汰的命运,造成固定资产尚未使用就已经报废的尴尬局面,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核算范畴的扩大

最新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扩大了资产的核算范围,从原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扩大为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固定资产。

同时,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等也明确纳入自然资源管理单位会计核算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属,如何具体核算公共基础设施的采购与使用过程,仍然未有明确的操作指南,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折旧计提

政府会计制度在完善传统的预算会计功能基础上,强化了政府会计的财务管理功能,采取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并行的核算模式,特别是引入了折旧的概念,对有关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实质控制资产的价值,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核算和管理好用于公共服务的固定资产。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到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关于计提折旧的账务同步,确保账账相符,也是自然资源管理单位所应当面对的现实问题[2]。

三、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修订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系统控制的固定资产数量多,金额大,分散范围广。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人员变动大,职责分工变化大,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改革以后的新形势。要想确保政府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得到全面落实,自然资源系统必然要重新修订管理制度,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保管人员的职责分工,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形成操作规范和指南;同时,加强对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奖惩措施,进而为固定资产的高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对固定资产从采购、保管、使用到处置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各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构建适合的资产清查机制

在做好固定资产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清查机制的科学构建。在基层单位,固定资产一般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管,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往往有意无意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倘若自然资源单位不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清查机制,当多种工作任务发生冲突时,资产清查工作往往被延误,甚至忽视,久而久之,资产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必然会大量产生,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往往由此而产生。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实物盘点、账目核对等工作,发生问题及时按规定程序申报、处理,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建立合适的高效信息体系

当今社会,大数据无处不在,建设好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大数据信息系统,是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大多数自然资源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已经零星存在于一些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但这些信息往往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并没有实现共享。因此,各单位应当整合资源,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系统内共享所有固定资产信息,通过平台信息的科学运用,实现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新会计制度的执行,为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创造了契机。各单位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统整各类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打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核算,解决财务人员或者资产管理人员做多套报表、接受多头管理、重复劳动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一来,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就有可能从繁忙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盘活资产,真正實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因友,安国祥.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师,2019(12)

[2]钟沁芳.改革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构建政府会计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4(9):246-246

[作者单位]

张静雯,南通市自然资源会计服务中心,张存江,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机构改革政府会计固定资产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趋势探究
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