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笛”古今说(二)

2020-04-24 03:26王洪亮
乐器 2020年3期
关键词:竹笛音高竹子

文/王洪亮

(接上期)

中国横笛的分类:

(1)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中国南方各地,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图14)。

图14 曲笛

(2)梆笛

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3)定调笛

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适用于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适宜独奏或参加乐队演奏。它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可以不变指法,只用与乐曲相应的调笛吹奏即可。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节吹孔与音孔的距离。这种经过改进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通过调节管长来控制音准。定调笛将对中国的竹笛名称统一起积极作用,因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符合民间传统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在调高问题上的混乱,并为记谱和演奏带来很大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笛和各种改革笛。

(4)玉屏笛

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当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成对的雌雄笛更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这种龙凤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色。

(5)低音笛

随着乐器的改进,加之音乐多样的发展。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例如:低音长管、弯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B调、大C调等

此外还有一种短笛,又叫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

3.日本的横笛

日本横笛分为龙笛、篠笛、能管、神乐笛。

(1)龙笛

龙笛,传统横吹木管乐器,由竹制成。龙笛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并与能管、篠笛一起被认为是其他和乐器中所有横笛的原型和祖先。日本古代的贵族和武将有很多都喜爱龙笛,堀河天皇、源义経和源博雅的很多逸事都与龙笛有关。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中也写到“在所有乐器中,笛(龙笛)是最好的一种”(楽器の中では、笛がとても良い)(图15)。

图15 日本的龙笛

20世纪末开始,龙笛开始在现代音乐作品中被使用,合奏中,主旋律一般由筚篥演奏,利用龙笛广阔的音域,主旋律能与其他乐声很好的配合。一般来说,作品的开始部分由龙笛独奏,独奏一般由乐曲的声部长(音头)担任。

(2)篠笛

筱笛,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木管乐器,由川竹(又称苦竹、筱竹)制成,上开有吹口和指孔,内面涂有漆与合成树脂,是一种构造简单的横笛。日本传统艺能中常略称为笛或称为竹笛。筱笛与尺八和长笛都是无簧片的笛类乐器(图16)。

图16 日本的筱笛

(3)能管

能管,是一种传统高音横吹笛类木管乐器,是由观阿弥与其子世阿弥于15世纪创造,其时二人正致力于改良能剧形式田乐和猿乐。能管不仅被应用在能剧中,还被应用于歌舞伎、寄席囃子和祇园囃子(图17)。

图17 日本的能管

(4)神乐笛

神乐笛是日本雅乐中使用的一种横吹管乐器,常用于国风歌舞和一部分近代作成的神乐中。

日本笛是日本民族乐器中重要的一类,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是带有浓烈的日本民族色彩,在能剧,歌舞伎和历史文化中都有优秀表现和重要地位。

十三本调篠笛,6孔音高F,相当小♭B调竹笛

十二本调篠笛,6孔音高E,相当小A调竹笛

十一本调篠笛,6孔音高♭E,相当小♭A调竹笛

十本调篠笛,6孔音高D,相当G调竹笛

九本调篠笛,6孔音高♭D,相当♯F调竹笛

八本调篠笛,6孔音高C,相当F调竹笛

七本调篠笛,6孔音高B,相当E调竹笛

六本调篠笛,6孔音高♭B,相当♭E调竹笛

五本调篠笛,6孔音高A,相当D调竹笛

四本调篠笛,6孔音高♭A,相当♭D调竹笛

三本调篠笛,6孔音高G,相当C调竹笛

二本调篠笛,6孔音高♯F,相当大B调竹笛

一本调篠笛,6孔音高F,相当大♭B调竹笛

其中音域上篠笛比对应竹笛多一个7孔全按的音,如果按6孔全按筒音5来计算,7孔全按即为3。

十三本调篠笛整体比一本调篠笛高一个八度。

“B调竹笛”不多见,我不清楚应该叫“B调竹笛”还是“大B调竹笛”,总之是比C调竹笛低比大♭B调竹笛高的那个B调⑦。

(4)朝鲜半岛的横笛

朝鲜半岛的横笛叫“大笒”,其历史比较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奏出的音乐以旋律流畅、婉转以及长短节奏丰富而著称,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笒”是用长短不同的竹子制成的,长者称大笒,中者称中笒,小者称小笒,又通称三竹。

现在大笒在韩国的使用比较普遍。大笒是朝鲜民族最有代表性的竹制横笛,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大笒也是朝鲜半岛比较重要的传统乐器。大笒融合了朝鲜民族特有的文化文化风格和韵味。大笒是一种横吹的气鸣乐器,构造比较简单,在音乐演奏中只使用五声音阶,没有升降音节,转调也很困难,孔距相对较远导致运指困难。随着历史的变迁,为了满足现代音乐的需求,传统乐器也相应的做了一些改良,在保持音色不变的前提下在横笛的笛身加入了按键,方便演奏者演奏,并且按照十二平均律将孔距与位置进行调整,使横笛也可以演奏出升降音。现在横笛就是在大笒的传承过程中进行改良而成的乐器。

现在朝鲜半岛的横笛,当是民间流传的大笒之遗制。大笒分为正乐大笒和散调大笒。二者构造基本相同,但是用途和使用场合不同,散调大笒用于散调和巫乐或为民歌和舞蹈伴奏,正乐大笒通常用于宫廷乐、室内乐和歌曲伴奏。

大笒是一种横吹的边棱气鸣乐器,音孔按照五声音阶排序,没有升降音节,

导致演奏有局限,比较单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单一的局限性的音乐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于是在传统横笛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形成改良后的横笛。

改良成了高音横笛、中音横笛和低音横笛,并流传至今(图18)。

古时的大琴是用黄竹制作的,多用双节骨竹所制成。这种竹在外观上也比一

般的竹子更漂亮,但是这种竹子是千百支竹子中突然变异才能有一支,所以并不

好找。大笒是砍掉了竹子坚硬的底部后在上面开孔制成。竹子质地坚硬可以发出

图18 朝鲜半岛的大笒

清新动听的声音,竹子的内径也很充实,可以让人自由的调节,从而控制音程,

也可以调节使音色更厚重,通过调节竹子厚重的内径而得到更完美幽深的声音。

大笒具有一个吹口,一个清孔(膜孔),六个指孔,尾部有2~5个七星孔。

底部开一个吹孔,上端开6个孔,清孔和6个孔之间开一个清孔。在吹口和指孔

之间的清孔上贴有一层笛膜(芦苇膜)发声,除中国竹笛以外,大琴是唯一具有

笛膜(芦苇膜)的木管乐器。在外部开七星孔,用来决定乐器的基本音。另外,大笒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金属膜盖,此金属膜盖覆于清孔上,除了起到保护笛膜的作用也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在古代,大笒、中笒、小笒合称为三竹,如今流传下来并使用的只有大笒,大笒分为正乐大笒和散调大笒两种,二者奏法和指法完全相同,只是在使用上有所不同,正乐大笒一般用于宫廷乐、室内乐和歌曲伴奏,散调大笒用于散调和巫乐、为民歌和舞蹈伴奏。散调大笒即现在朝鲜族所说的传统横笛⑧。

(5)东南亚地区的横笛

目前在东南亚地区还保存横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但是由于伊斯兰教音乐的传播,横笛已经不是经常使用的乐器,但是日本音乐学家小泉文夫教授还是在这两个国家收集到横笛的资料,问题是小泉先生收集到的横笛目前在上述两个国家已经非常少用(图19)。

(6)中亚地区的横笛

目前中亚地区只有新疆维吾尔族和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还在使用横笛,并没有因为伊斯兰音乐的冲击而放弃传统的横笛。维吾尔族与乌兹别克斯在历史文化上由许多相同之处,因此,他们使用的横笛也是完全相同的(图20)。

图19 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横笛

图20 中亚维吾尔族与乌兹别克族使用的横笛

(7)欧洲的横笛

横笛(side-blown flute)是一种管壁上有吹孔的管乐器。靠近吹孔的管端通常是闭塞的。一般吹奏者持笛于右侧,偶尔也见反向持笛者。这种笛常用竹、木制作,内膛大致是圆柱形的。横吹笛起源于亚洲,有关这种乐器的记述,最早始于公元9世纪。横吹笛的制作及吹奏均不容易,但听起来令人欢快,并能吹奏一些很复杂的旋律(图21)。

图21 欧洲国家流行的横笛

小横吹笛,圆柱形内膛,并以一整根管制成。小横笛就和军乐及专业音乐有关。大约从1850年起,一种小的降B调横笛,作为行进乐器而广泛取代了小横笛。但是小横笛依然被有些国家采用。19世纪,增加了一种降E调小横笛,并做了一些有关内膛形状方面的试验。但是不久,行进横笛便成了一名重要的竞争者。晚近,学校用乐器的制造者已开始制作塑料小横笛(图22、23)。

图22 改良以后的欧洲横笛,我们习惯上称谓长笛

图23 欧洲人目前流行的长笛

此外,南非还保留了古老的横笛,他们叫纳卡·亚·累思拉克(naka ya lethlake)巴拿马也保留了典型的原始横笛。斯洛伐克地区也保存的横笛则饰以精致的雕刻公羊头⑨。

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历史上也曾经使用过横笛,之后由于伊斯兰文化的限制,他们放弃了横笛,逐渐使用乃依这种斜吹的笛子了。

注释:

⑦林谦三著《东亚乐器考》,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⑧张翼善著,《朝鲜民族民俗音乐》,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师勋著,《韩国乐器大观》,韩国国乐学会,1976年版。

⑨鲁恩·米德格罗编著(关肇元译):《世界乐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待 续)

猜你喜欢
竹笛音高竹子
My Mother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我的坚守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