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治水名人

2020-04-24 00:22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孙叔敖林则徐楚国

对“苏轼治水”不该莫名惊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许多网友看来,苏轼在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方面造诣极深,位列唐宋八大家众所周知,没想到他在治水方面也颇有建树。

网友们之所以对苏轼有这样的“刻板”印象,不外乎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光芒太盛,盖过了在其他领域的“闪光点”。但倘若全面了解一下苏轼的生平,或者是去徐州黄楼、杭州西湖、颍州西湖、惠州西湖走一走、看一看,便不会对苏轼治水感到莫名惊诧。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苏轼最早治水是在徐州任上,正如明代诗人吴宽所赞誉的那样:“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此后五百余年间,徐州虽水患不断,然终有长堤为屏,一直安然无恙。后面苏轼在杭州、颍州、惠州等地任上,也都主持或参与修建了水利工程,留下了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西湖”美景,以及“东坡处处筑苏堤”的美名。还有一说,广州城有记载的最早的“自来水”工程,也是苏轼倡议修建的。而除了积极参与治水实践,苏轼还撰写了《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水利著述。苏轼既是一位治水实干家,又是一位水利理论家,有充足的理由入选“历史治水名人”。

实际上,苏轼治水恰是正业、是主业,绝不是什么“不务正业”“玩跨界”。苏辙的《栾城集》记载过,苏轼在徐州抗洪治水时,“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宋史·苏轼传》亦载,东坡到杭,很是兴修了一番水利,于西湖,“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用今天的话说,苏轼不遗余力兴修水利,正是一位地方官员的职责所系。由此观之,苏轼的诗、词、书、画才是“副业”,结果却是副业盛过了主业。当然,这也与文学艺术在历史上更有传承性有关,多才多能的苏轼难免被后人“挂一漏万”。

与苏轼类似的还有林则徐,许多网友对他的认识仅停留在虎门销烟上,殊不知林则徐近四十年历官十三省,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他同样也是一位历史治水名人。

(选自《南方日报》)

【素材解读】

苏轼的治水故事,对一些网友来说,“戳中了知识盲区”。每个人都会有知识盲区,希望借助这份“历史治水名人”名单,让更多人记住先贤们所做出的巨大水利贡献,以及他们汲汲于民生的事功追求。

林则徐治水

说到林则徐,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虎门销烟。其实,除了抵御外辱,治水也贯串了他的政治生涯。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这里本为鱼米之乡,生活富足,但由于贪官污吏、豪绅巧取掠夺,水利失修,经济凋敝,百姓穷困,灾年频仍。到任后,他一方面整顿吏治,另一方面将水利建设列为主要的施政内容,亲自勘察海塘水利,对旧塘脆薄者加以整修,所修新塘较旧塘高二尺许,并在以前规定的“五纵五横”之外增添桩石,以求牢固。此任为时不长,却博得道光的赞许,这是他兴修水利的开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充军新疆伊犁。恰逢河南祥符(即今开封)黄河决口,河南全境以及安徽五府二十三个州县被淹。朝廷急命军机大臣王鼎总理河务,王鼎上疏请留林则徐襄办水务。林则徐亲自驻守祥符六堡河上,早出晚归,奔波不息,现场指挥,事必躬亲,甚至日夜与士卒同畚锸,造坝堵口,博得工地上下的赞誉。半年时间里,他“总以勤、慎、廉、和四字处之”,带病支撑,即使面对流言蜚语,也丝毫没有却步,始终如一。第二年,堵口工程合龙,东河河口告竣,林则徐却仍被“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为了垦复阿齐乌苏地亩工程,在伊犁将军布彦泰的支持下,他决定把喀什河引水渠道拓宽加深,开挖新渠引入阿齐乌苏东界水源。他对阿齐乌苏渠(即湟渠)采取了分段捐资修建的办法,并且自己主动捐资承建了最艰巨的龙口工程。至今,伊犁人还是习惯地称“湟渠”为“林公渠”。在吐鲁番盆地,他高度评价了坎儿井的形式和效益,并大力推广,使久荒之地成了沃野。为感谢他,百姓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感悟】

林则徐治水的经历是丰富的,他在当时的水利建设上做出的贡献和功绩堪称独一无二。今天,再读他当年治水的过程,我们可以读出他怜恤民苦、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格操守。

孙叔敖治水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我们课本中有很熟悉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里面的孙叔敖,便是这位楚国令尹。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由于洪灾频发,严重扰乱了楚国的民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芍陂,今名安丰塘,位于安徽寿县南三十公里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而又著名的水利工程,曾被誉为“水利之冠”。从古至今,它对淮河以南地区的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屯田济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人们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这个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和兴造者——孙叔敖。

当时,淮河以南的寿春,是楚国的主要粮食产地之一,这里的粮食丰歉,对人民的安定和军粮的供应影响极大。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职务。

生长在水乡的孙叔敖,也深知水患给农业带来的损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于是,他在淮河以南,淠河以东,察看了大片农田的旱涝情况;又沿淠水而上,翻山越岭,勘测了来自大别山的水源。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的龙池山和西面的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这样,天旱的时候有水灌田,雨水多的时候又可开闸门疏导,避免了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待芍陂建成后,安丰一带每年都能生产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变得更加强大,并且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叔敖的治水业绩,古往今来一直受到人民的敬仰。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毛主席在视察淮河时也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感悟】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治水名人,他们除了拥有丰富的水利知识和人定胜天的堅定信念之外,还都有着心系天下、奉献于民的高尚品德。今人不但要借鉴他们的治水策略,更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猜你喜欢
孙叔敖林则徐楚国
《林则徐》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小燕子
孙叔敖砸蛇
孙叔敖勇斗两头蛇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林则徐禁烟
孙叔敖识宝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