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巾帼能惊天

2020-04-24 00:29宋丽群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护士长医疗队护士

宋丽群

在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京”兵强将中有一支娘子军小分队。她们是北京老年医院呼吸科主任田蓉、总护士长纪冬梅、护士长甄光军和护士陆雨、董桂银、吴忠艳、马春莉。娘子军小分队鏖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用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锐不可当战疫魔的英雄气概,用北京老年医院人的精神与情怀,谱写了“悉心照料克疫疾,丹心圣手唤春回”的暖心故事!

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世间最美的脸庞

又是一个10小时,战斗到防护服有效时间的最后一刻,田蓉走出了病房。武汉雪后初霁,满天彩霞映在她带着口罩深深压痕的脸上,满是疲惫。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世间最美的脸庞。

田蓉是呼吸科主任,救治老年呼吸疾患的经验十分丰富。她分管的病区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田蓉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收患者、处理化验结果、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治疗效果、写医嘱……“放心,您一定能好起来!”田蓉总是温柔而坚定地鼓励每一位患者。

每当有深静脉置管及无创、有创呼吸机应用等高风险操作,田蓉总是说:“我来!”患者需要,她便义无反顾。

一天,一名老年重症患者突然出现了暂时的意识模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面对年轻医生焦急的询问,田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老年患者特性的了解,反复查阅患者的病历等资料,判断老人是处于医学上的“谵妄”状态,有可能是疾病的应激反应引起的。她的准确判断大大帮助了老人的后期治疗。

“以最好和最高标准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

“我有多年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工作,我报名!让我第一批去!”总护士长纪冬梅主动请缨参加医疗队。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医疗队开始紧张地备战,纪冬梅被任命为医疗队护理组组长。白天,她进入病房与同事们一道参与临床救治、照护危重症患者,摸排照护难点。为配合医疗组提高抢救成功率,她带领护理组变不可能为可能,率先在普通隔离病房创造条件,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工作,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被称为“最美护理组长”。深夜,她挑灯奋战,制定并修订医疗队护理工作职责、制度、流程、预案等规范,让护理工作有章可循。一项项紧凑的工作,排满了纪冬梅的护理工作日志。“来的时候,我们就做好了艰苦工作的准备,以最好和最高标准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

呼吸二科护士陆雨瞒着有心脏病的母亲参加了医疗队。她和同事们说:“我有经验,你们别担心,咱们呼吸科的护士,早都已经做好上战场的思想准备了,只不过是我先去了而已,我积攒经验向大家分享,将来谁要是继续上战场,工作起来就会更顺畅了!”

女中自有豪杰在,七朵京花分外艳

消化科护士长甄光军在护士长的岗位上已经工作17年了。危重病房里有位老年患者,双上肢皮肤散在出血点、皮肤大面积瘀青,其他护士找不到血管无法输液,找到甄光军帮忙。层层全副武装的包裹下,行动不便的甄光军展现了高超的技术,成功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

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吴忠艳护理老年患者多年,擅长排解老年患者的焦躁情绪。隔离病区里有一位老年患者,眼睛看不清,耳朵也听不清,一口濃重的方言给沟通带来障碍。刚刚入院时,情绪非常焦躁。吴忠艳用一个既简单又巧妙的办法破解了所有障碍——她给了老人一个温馨的拥抱,然后耐心地握着老人的手,老人的急躁一下子化解了大半。

医疗队要承担患者的生活照顾任务,发饭、喂饭、打水、洗手、翻身……卒中二科护士董桂银,随时注意有谁的食欲不好需要加强营养,又有谁需要补充维生素,一一记在心里。看着她因为缺氧都快晕倒了,同事们嘱咐她歇一歇,可是她总是说:“看着患者痛苦的样子,没办法停下来啊!”下班脱下防护服后,董桂银的衣服都湿透了,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马春莉是北京老年医院医疗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2020年2月2日,她在武汉度过了难忘的29岁生日,没有蛋糕,也没有鲜花。让她喜出望外的是,她收到了并肩战斗的“战友”们送来的祝福。在生日前夕,她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一定克服种种困难,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

患者出院的时候,医疗队的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来送行。患者激动地说:“终于看到你们没有穿防护服的模样了,真美!”

谁道红颜无傲骨,白衣巾帼能惊天。女中自有豪杰在,七朵京花分外艳!

猜你喜欢
护士长医疗队护士
等 你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打错了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