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战“疫” 硬核中医建功

2020-04-24 00:29丹青张晨曦肖爽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舱医疗队重症

丹青 张晨曦 肖爽

北京中医医院作为唯一一家市属中医医院,派出10名医护人员随北京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两个月来,他们视异乡为故乡,待患者如亲人,以仁心仁术护佑“生命之舱”,以“过硬战果”展现了征战必胜的“中医力量”!

千里驰援,尽展“中医优势”

“我是党员,又是中医呼吸专业的,我应该去”“我有23年的‘护龄,耐饿、耐渴、耐困”“我护理呼吸疾病患者经验丰富”……今年除夕夜,北京中医医院职工微信群里,刷屏的不是新春祝词,而是一封封驰援武汉的“请战书”。

大年初三,由2名医生和8名护士组成的北京中医医院医疗队迅速集结,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千里驰援武汉,参加支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工作。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没有设中医科,也没有中药房。医疗队的两名中医医师陈明和陈腾飞,面对“有方无药”的情况,没有抱怨和迟疑,坚持详细记录患者舌苔脉象等症状,为中医诊疗新冠肺炎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随着中医药治疗效果的显现,西院区很快增加了中药治疗。服用中药后,患者们发热时间短了,恢复快了,他们纷纷赞叹:北京的中医大夫真厉害!

陈明是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担任医疗队队长。17年前,他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这次他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在重症病房,身着防护服的陈明不仅要面对面给患者查看舌苔,还零距离为他们把脉。

陈腾飞是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在和病魔的较量中,他运用高超医术,多次成功抢救重症患者,把他们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这期间,他还发挥专长,当起了“战地教师”,多次为西院区的医生讲解危重症患者评估方法、急救设备应用等。

岐黄亮剑,获封“北京神护”

“我们是北京医疗队,是中医护理人,一定能完成任务!”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关丽第一个走进隔离病区重症病房。这是她第一次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特级护理时鼓励身边队员的话。

队员们各展所长,把过硬的中医护理技术带到病房,减轻患者病痛,带给患者希望,被患者感动地称为“北京神护”。

护士刘娜中医护理经验丰富。发现部分患者焦虑失眠,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她立即联系大后方北京中医医院寄来耳穴贴,和队员们一起为患者做耳穴压丸治疗。这个做法不仅缓解了患者喘憋咳嗽等症状,还能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改善睡眠,提高治疗效果。护士马娜自编了“穴位按摩保健方法”,手把手教患者按摩,缓解呼吸困难。病毒无情、心中有爱,她还为患者写下一张张“暖心便签”:“在这里,我们就是您的亲人”“春暖花开了,您要康复了”……

“这碗中药汤黑乎乎的,喝了管用吗?”一些患者刚开始服用中药时有些疑虑。护士刘海楠和王天骄总是耐心十足,轻声慢语地劝导,看患者服下后,她们又嘱咐:“服药后要小口喝热水,多喝几次,身上能微微出汗就好。”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透露的可是深厚的中医护理知识储备。刘海楠介绍:“这是《伤寒论》里的经典护理指导,桂枝汤证中说‘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医院条件有限,如果以温水代替热粥送服中药,同样有助于药力起效。”几天后,这份“秘方”就传开了,患者连连称赞:“中医护士真是不一般!”

领军扛鼎,托起“生命之舱”

与10名北京中医医院医疗队员并肩作战的,还有两位中医呼吸急症专业重量级人物: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呼吸科主任王玉光。

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刘清泉自1月21日以来两度驰援武汉,并担任以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1月21日到达武汉后,他立刻赶往疫情“风暴眼”中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患者们分类会诊。当天晚上,刘清泉顾不上休息,對这一天的会诊情况进行细致梳理,与专家组成员讨论,初步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第一版诊疗方案》。方案完成时,已是凌晨2点。

王玉光先后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等,走进危重病区,为重症患者把脉问诊,并与专家组共同研究、制订中医治疗方案。

3月10日下午4点,最后一名患者走出,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正式宣告休仓。全舱500多名患者接受了中药汤剂、穴位敷贴等中医组合疗法,无一例轻症患者转成重症。

猜你喜欢
方舱医疗队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冰城“方舱”开建!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