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后诗人作品赏读[第二季]

2020-04-26 10:05卢辉
诗潮 2020年4期
关键词:诗歌

舒 婷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

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冷风寒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的偶然决定了它的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

勒索我

要我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

发现同样的噩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我终于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和

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卢辉赏读] 社会在回暖的时候,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人,敏锐而细切地感受到一股“回暖”的势头。《墙》作为舒婷早期的作品,不同于许多早已被读者熟知的、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这首诗倾向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也是舒婷少有的仅限于“个我”的精神隐私:“夜晚,墙活动起来/伸出柔软的伪足/挤压我/勒索我/要我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我惊恐地逃到大街”。虽说舒婷不乏对常规现象引发尖锐而深刻的诗化喻指,比如《神女峰》《惠安女子》,但这类作品因其在捕捉复杂细致的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敏感和激情,且早已被广大读者所熟悉,而《墙》垒起的却是紧迫而焦灼的现实“硬体”,不同于舒婷惯有的明丽隽美的意象,取而代之的是她缜密而流畅的思维逻辑。可以说,社会的回暖,正好是“万千气象”的交接点,舒婷借时事突转、新旧错落,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从时运的“投影”中提取出超越具体人事的哲思,表达“墙”的抑压以及对“墙”的反叛。正如诗中所思:“我的偶然决定了它的必然”。

割草谣

顾 城

你用大锄,

我用小镰;

河滩上的草,

总是那么短。

小兔子,

急得挖地洞;

老肥猪,

馋得撞木栏;

草就那么短。

晒不干,

锅台光冒烟;

铺不厚,

母鸡不孵蛋;

草就那么短。

你拿大筐,

我拿小篮;

河滩上的草,

永远那么短!

[卢辉赏读] 朦胧诗时代的诗人,绝大部分是因其个体气质与时代脉冲紧密相连而被赋予文学复兴的“标签”人物,顾城也身在其中。他是天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依靠社会经验,而是倚仗其对万物的敏感和与生俱来的天真,呈现出别样的童话世界:“铺不厚,/母鸡不孵蛋;/草就那么短。/你拿大筐,/我拿小篮;/河滩上的草,/永远那么短!”顾城早期的童话诗语言简洁,空灵纯净,句式短小,意境优美。他的《割草谣》因风格纯朴、拙气雅致而被许多读者知晓。他的诗虽说离纷纭复杂的社会远了些,但他贴近的是安静自得的宇宙生命,是他的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读者常常为他作品里的本真状态所着迷。是呀,当朦胧诗涌动着一股“意识流”的时候,顾城却独辟蹊径,他的诗歌言简易读,没有语言及形式上的障碍。他跟从的是梦、是思、是灵感,他用诗人独有的想象力,打破了现实世界给他的束缚,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可以说,《割草谣》是顾城建造的一座梦幻城堡的一角,是他自由心灵的表征。

位 置

杨 炼

孩子们来了

拉着年轻母亲的手

穿过灰色的庭院

孩子们来了

眼睛在小槐树的青色衬裙间

像被风吹落的

透明的雨滴

幽静地凝望

燕子喳喳地在我身边盘旋……

我被固定在这里

已经千年

在中国

古老的都城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我被固定在这里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记录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沉默

岩石坚硬的心

孤独地思考

黑洞洞的嘴唇张开着

朝太阳发出无声的叫喊

也许,我就应当这样

给孩子们

讲讲故事

[卢辉赏读] 与杨炼的成名作《诺日朗》那灌顶的气场相比,他的这首《位置》显然“内敛”了许多。但是,内敛对于杨炼来说,不是“淬火”,而是在寻找“同心圆”:“我被固定在这里/已经千年/在中国/古老的都城/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我被固定在这里/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墓碑似的一动不动/记录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杨炼的同心圆常常以“我”的情感、伦理、观念、人文、价值为圆点,并以“我”这个圆点画出千姿百态的“世界弧”,这便是杨炼一再勾画的诗歌秩序图像。可以说,“同心圆”既是他个体诗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他把握生命存在与语言临界点的方式。从《位置》上看,“我”既有“被固定”的宿命,也有“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的自洽。正因为如此,哪怕“我被固定在这里/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墓碑似的一动不动”,“我”那颗自洽的心,如“岩石坚硬的心/孤独地思考/黑洞洞的嘴唇张开着/朝太阳发出无声的叫喊”。可以说,杨炼是最早深切体验并透彻反思了母语现实与文化底色双重困境的詩人,他的诗总能迸射出急迫的能量,且音质丰富,他的作品建起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

枝 桠

潞 潞

枝桠在春天发芽

枝桠在冬天枯死

枝桠伸出五指

枝桠向上

发出尖利的哨声

那使天空如此刺激的

我们并不知道

枝桠向下

迸出绿的叶片

他在东方的风中召唤的

我们并不知道

它在清晨的火焰中

释放什么?

它索取什么?

它像匕首一样站立着

凶恶而冰冷地

拦截谁?

黑色土地上的谜语

它使种子的苦味持久

它在黄昏和我们相遇

它使飞临的鸟

缩紧喉咙

[卢辉赏读] 潞潞的诗歌很注重“速度”,他所要的速度:一是自由行进,二是思维所及,三是情感指向,四是抵达尺度。以《枝桠》为例,这首诗的速度就是由外向内、由表象及内心的过程:“枝桠在春天发芽/枝桠在冬天枯死/枝桠伸出五指/枝桠向上/发出尖利的哨声”。枝桠的“变奏”,其实就是生命的“时速”,在这个借喻书写、悲悯沉思的过程中,潞潞总以“苦味持久”的窥探姿态,表达他的从容,他的反叛,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孤寂而封闭的灵魂在困境中所拥有的自觉与醒悟。正如潞潞在《被控制的词》一文中说:“一个诗人的立场,他与时代的亲近或疏离,他对诗的诚挚或理解,他对世界和事物的感知及其领悟等等,都将决定诗的速度。”可见,《枝桠》呈现出来的“苦味持久”的共时性也许就是诗人潞潞的精神结构和他所理解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

李 琦

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

永远只装着

半瓶清水

有人奇怪,它是花瓶

为什么不装着花

我说,它装着花的灵魂

我经常出神地望着它

花就在我的眼睛里长了出来

动人而尊贵的花

就像童话里最美的公主

一经露面

就闪烁着震慑人心的光芒

有一天,我用它装满了雪

这是最没力气

在尘世开放的花朵

雪在我的瓶中化成了水

那伤心的凉

带着一种从天而降的纯洁

我的花瓶

它来历特殊

就像滚滚红尘里

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我的花瓶

举着我心中之花

在缺少美丽的现实中

隐姓埋名地开放

[卢辉赏读] 李琦诗歌最大的特质就是纯净灵动、内质深邃、温婉刚正、廓大通透,她的《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就很有代表性:“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永远只装着/半瓶清水/有人奇怪,它是花瓶/为什么不装着花/我说,它装着花的灵魂”。有人说,李琦思考事物的方式、精神取向、语言表述形式以及行为自律原则无不带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其实,这种判断只说对了一半,而这种判断更多的是基于李琦诗歌的浪漫气质。就拿《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来说,抛开李琦天性的多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不说,就不装花的花瓶而言,就足以说明诗人的“异质”思维,也就是我要说的李琦另一半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取向:“我经常出神地望着它/花就在我的眼睛里长了出来/动人而尊贵的花/就像童话里最美的公主/一经露面/就闪烁着震慑人心的光芒”。由于“异质”切入,李琦阔大繁复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取向得以实施,得益于“异质”,这首诗没有停留在观照描摹事物本身,而是以“心灵总态度”的内视点介入外部世界,成功地将不装花的花瓶幻化成了溢满内在精神的艺术符号。

我把它送给你

王久辛

我把它送给你

就是把我的梦以及我的一切妄想

送给了你

我梦想回到我从未出生的

甚至人类也从未来过的地方

我妄想永远不老

你也永远不老

我们永远是没有所谓的爱情的朋友

甚至我们也永远不需要吃饭

当然也不需要睡觉

我们就在文字里面玩游戏

反复寻找最微妙的感觉与情绪

用《康熙字典》之外的文字表达

每个人读后都会或欣喜若狂

或悲痛欲绝的诗歌

我们没有仇人

只有我和你的友谊与诗歌

这是我的心里话

我把它送给你

就是把我的梦以及我的一切妄想

送給了你

谢谢你的收留

虽然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呢

[卢辉赏读] 相比王久辛类似于《狂雪》的宏篇巨制,《我把它送给你》不过是他的一束思想的火花。不过,不要小觑这束火花:“我把它送给你/就是把我的梦以及我的一切妄想/送给了你/我梦想回到我从未出生的/甚至人类也从未来过的地方”。在这里,梦——妄想——从未出生——从未来过,由这个“谜面”引发出理想、人生和激情的碰撞,这是王久辛驰骋纵笔的技法。应该说,即使少了历史深处、担当意识和民族未来的符号,王久辛还有另一把“刷子”,那就是要让思想情感“普惠”大众:“我妄想永远不老/你也永远不老”。他要在世界“情感稀薄”的时候,恢复健全的人格,让博爱“普惠”受伤的心灵:“我把它送给你/就是把我的梦以及我的一切妄想/送给了你”。的确,王久辛送出的“它”,尽管虚幻,但“它”还是被大众收留,被读者拉入心灵,成为彼此的亲人,有一种把血加温到沸腾的感觉,这便是“它”之所以能够迸发出极致光芒的根本所在。

放鹰人

张曙光

我看见目光忧郁的黑衣人

从满是乱石的山谷和旷野间走来

他苍白的手指瘦削而有力,似乎

要从虚无中攫取着什么

他寂寞地走来,并高高地伸展出双臂——

仿佛在祈祷,或向天空召集着风暴

蓦然,他的手中释放出黑色的闪电——

透过灰暗的云层,一只鹰滑翔着

平展着扇形的翅膀,然后遽然扑向地面

抓起一只滴血的猎物

我的鹰哪儿去了?我寻找我的鹰

越过沼泽和灌木丛,它在遥远的

地平线上消失了踪影。或许它不曾存在

只是我们贫乏想象中的产物——

我厌倦了这一切;宁愿在平静的

湖水边钓鱼,或在古塔里眺望着星星

嗜血的鹰啊,你来自地狱的精灵

我塑造了你,你却抛弃了我,听不见

我的召唤,忘記了我们原是一体

你本来自我的血肉之躯

我寻求这样一种语言

像鹰一样迅捷而有力

如果美不能使心灵变得崇高

那么它将栖息在哪里?

我们用生命喂养着它们,只是为了

那闪电般的遽然一击——

准确地抓住思想,或其他事物

我们期冀着永恒,或永恒的幻象

它们来自生命和死亡的花蕾,以及

这些带来的片刻间的痛苦和欢愉

但一切会离我们而去,当我站立在

这里,面对宇宙和时间的荒漠

看不到哪里是最后的归宿——

那只鹰飞去了,它将永远不会回来

任凭我的呼喊发出阵阵回声

在山林间回荡。或许这就是宿命

当我们消失,它仍在某处飞翔着

优美而高傲,带着上天赋予的使命

巨大的影子掠过大地和海洋,掠过

我们的心灵和思想,它们活着或已死去

[卢辉赏读] 张曙光是一位能够按照呼吸和情绪控制诗歌节奏的诗人。他的诗既有超验的一面,也有经验的一面。超验的一面,他借用了神话的因素,对生存状况进行大胆而奇诡的反思,他的《放鹰人》就有这样的特点:“蓦然,他的手中释放出黑色的闪电——/透过灰暗的云层,一只鹰滑翔着/ 平展着扇形的翅膀,然后遽然扑向地面/抓起一只滴血的猎物”。从幻象把控到激情产生,张曙光诗歌释放的能量,有时像火,有时像猛兽。一方面,它带给我们想象、激越和焦渴;另一方面,它带给我们反思、叛逆和疯狂:“我看见目光忧郁的黑衣人/从满是乱石的山谷和旷野间走来/他苍白的手指瘦削而有力,似乎/要从虚无中攫取着什么/他寂寞地走来,并高高地伸展出双臂——/仿佛在祈祷,或向天空召集着风暴”。张曙光这个“放鹰人”的幻象既有巨大无比的威力,又有精尽力竭的焦渴,以推断:“放鹰人”一边是幻象,一边是情感的“复合体”,是“放鹰人”让智性和情感达到高度的平衡。

深入葡萄

王鸣久

——深入葡萄的水意。

这一刻植物之水生命之水呈晶莹的形态,

呈丰盈的少女的形态。

仰视宁静,如仰视

一粒粒宗教的果子,

充满了亲切的世俗的清香。

将语言和文字放在葡萄之外,

将耳朵和手放在葡萄之外;

一千只透明体悬垂,这一颗颗完美的圆润,

弥补了

人的所有缺陷。

而这女性的葡萄,玲珑若乳,

柔润似唇,即使

液态为酒,也荡漾着温柔;

她裸露着全部纯洁,

使世界不敢邪恶。

在一叶叶翠绿的手掌下,倾听葡萄深处

有酒之音渐次响来,

——响若一种诞生的气息。

我们便端坐如一群美丽的孩子,

聆听,她剪落脐带的声音,

充满了人的悲壮……

[卢辉赏读] 以大气度、大景别、大视野见长的王鸣久,其诗歌的通透、张扬与气场自不必说,而这次我所要提到的,却是王鸣久诗歌另一面的内敛:“将语言和文字放在葡萄之外,/将耳朵和手放在葡萄之外;/一千只透明体悬垂,这一颗颗完美的圆润,/弥补了/人的所有缺陷。”王鸣久本是一个善于把握大命题的诗人,纵横开阖、互联互通是他常用的手法。但是,读完王鸣久的《深入葡萄》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比较注重感官调度的诗人:景别、色彩、节奏构成了这首诗歌的心理速度和心理景深。从“深入葡萄的水意”到“这一颗颗完美的圆润”,从“这女性的葡萄”到“有酒之音渐次响来”,从“剪落脐带的声音”到“充满了人的悲壮”,一步步的情感节奏,一程程的理性速度,在这过程中,既有生命的鲜美与圆润,又有生命的大度与悲壮,由此交织而成生命把持与人文关怀的景观。应该说,不管是大气度,还是小角度,王鸣久从未停止过“精神寻呼”和探寻本我的步伐,从而确立其锐利如刀、温润似水的诗风。

烤 蓝

刘立云

我要写到火 写到像岩浆般烧红的炭

写到铁钳 铁锤 铁砧

写到屠杀和毁灭前的

寂静 而我就是煨在炉火中的

那块铁 我红光烁烁

却软瘫如泥 正等待你的下一道工序

我要写到铁匠的饥饿 仇恨 愤怒

写到一条雪白的大腿从顶楼的

窗口伸出来 打翻昨夜的欲望

我要写到比这更剧烈的

冲床 铣床 刨床 它们的打击是致命的

足以一剑封喉

我要写到血 它们在铁中隐身

粒粒饱满 有着河流般的

宽阔 蛮野 生猛

但却不允许像河流那样泛滥

我要写到地狱 写到它与天堂的距离

就像我与死亡的距离 近在咫尺

我要写到这块铁从高温的悬崖

跌落下来 迎接它的是

零度以下的寒冷 然后带着这一身寒冷

再次进入高温——如此循环往复

并在循环往复中脱胎换骨

渐渐长出咬碎另一块铁的牙齿

我要写到烤在这块铁上的那种蓝

那种炫目的蓝 隐忍的蓝

深邃而幽静的蓝

我要写到这种蓝的沉默 悬疑

引而不发 如一条我们常说的不会叫

的狗

如一颗在假想中睡眠的弹丸

[卢辉赏读] 《烤蓝》一诗,是刘立云诗歌作品里的一颗“晶体”,说它是晶体,是因为通过它可以看出刘立云惯常采用由外向内的诗思轨迹。从“写到像岩浆般烧红的炭”到“煨在爐火中的那块铁”,从“软瘫如泥”到“宽阔”“蛮野"“生猛”,从“脱胎换骨”到“烤在这块铁上的那种蓝”。炫目也好,隐忍也罢;深邃也好,幽静也罢;沉默也好,悬疑也罢。由一块烤蓝所引发的生命历练显得如此炫目:“我要写到这块铁从高温的悬崖/跌落下来 迎接它的是/零度以下的寒冷 然后带着这一身寒冷/再次进入高温——如此循环往复/并在循环往复中脱胎换骨/渐渐长出咬碎另一块铁的牙齿”。“生命”一直以来都是刘立云诗歌创作的核心关键词,军旅题材是这样,非军旅题材也是这样。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探究世间万物的“命态”,还是挽留悲壮战场的“命相”,他都在技艺追求的过程中力图保证文本意义的高度完整,并对写作的题旨、构架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了由于文本实验而导致文本虚化。

割麦人

邹静之

割麦人

他的镰刀磨得

飞快

他的酒也像

镰刀

那些麦子等着

倒下

像一些遥远的朋友

走过来

倒进怀里

他听到

麦子接触刀的声音

他是刀

他也是麦子

假如没有冬天

割麦人会放弃收获

酒在割他的喉咙时

他总这样想

[卢辉赏读] 把镰刀的“割”与酒的“割”糅在一起写,这是多么另类的“组合”,可就是这么另类的“组合”却成全了邹静之《割麦人》的经典。虽说镰刀与酒,看似不在一个道上,或是难以类比,但是,因为有了麦场,有了割麦人,有了“麦子接触刀的声音”,有了“酒在割他的喉咙”,那时的劳作,那时的累,那时的必需品,使镰刀与酒成了难兄难弟。可是,因为麦场需要镰刀的“割”,所以才有了“收获”一词。而多出的酒之“割”,却是一种精神疗法。难怪割麦人“他是刀/他也是麦子”,这个“矛盾集成”的人自然想远离这个只讲收获的功利场,最后做出一个很另类很果敢的猜想:“假如没有冬天/割麦人会放弃收获/酒在割他的喉咙时/他总这样想”。

在时间里洗手

车延高

不浣纱,不会把自己洗得这么白

瓷一样的皮肤没有青花

水痕,是慈眉善目的风景

浮在干干净净的釉面上

一幅永恒的窑变贴在美人的额头

一只飞鸟跟着没有翅膀的鱼飞进太阳

微笑从掩没村落的云彩里游回

笑水一样的过客

笑情人一样的时装

双臂是唐朝的藕节,在时间里洗手

人影是丰满的标本,用腰肢说话

一块青石卧于灞桥,如横陈的玉体

水一动不动

怕碰醒三千佳丽

[卢辉赏读] 车延高“在时间里洗手”,就是在时间里穿越。用现代人的心境来激活像“浣纱”“青花瓷”“窑”“灞桥”等标签式的古物古迹,怎能不引起人们参与一次时空“穿越”呢?的确,思维的“可逆性”,决定了诗歌写作的“能动性”,更决定了一首诗展开的思想层次、情绪密度、多维审美和错落时空:“双臂是唐朝的藕节,在时间里洗手/人影是丰满的标本,用腰肢说话/一块青石卧于灞桥,如横陈的玉体/水一动不动/怕碰醒三千佳丽”。在这里,人影、腰肢、青石、灞桥、玉体、佳丽等等,欣赏者,被欣赏物,这时空,这层次,这密度,这审美,都是对心灵意识的唤醒,对生命本质的凝望,对渊远历史的承揽,这是车延高《在时间里洗手》留给我们的诗意启迪。

向日葵的秘密

李小雨

如果 我能听见周围风的声音

那 风便拥有着一片向日葵的嗡嗡私语

如果 我能触摸阳光的质感

那 心便勾勒出金色的细密错落的纹路

嗯 在一片千千万的葵花里

有一个近乎疯狂的梦想 梦想着

一天 无限地接近一种力量

使得 颜色 也让人眩晕

它们 用尽承袭而来的气力

千千万个日夜 起起落落

才成为 如同一支

大提琴曲的低回和气势

周围 如果没有风

它们还是那般蠢蠢欲动

天空 如果没有阳光

我想隐藏于千千万中

[卢辉赏读] 李小雨善于创造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她的诗构思精巧、集中、凝练,有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向日葵的秘密》便是一例:“如果 我能听见周围风的声音/那 风便拥有着一片向日葵的嗡嗡私语/如果 我能触摸阳光的质感/那 心便勾勒出金色的细密错落的纹路”。由“向日葵的嗡嗡私语”与“风的声音”共同勾勒出的“金色的细密错落的纹路”竟是这般“蠢蠢欲动”。《向日葵的秘密》由感觉而催发想象,与外物拉开审美距离,其想象力、距离感和空间感随着风速、风向和气力渐入佳境:“它们 用尽承袭而来的气力/千千万个日夜 起起落落/才成为 如同一支/大提琴曲的低回和气势”。这是一次生命的脉动与呼吸,这是一种有温度的境界,李小雨正是凭着对万事万物敏锐细腻的发现,才赋予了诗歌自足的空间和饱满的品质。

女人书

靳晓静

她入书入史

在《资治通鉴》的某一页,读到冼夫人

这冼氏之女,可以挽弓,可以布阵

可以救世或抚世

坤,是宇宙的一部分

而什么样的女子,在岭南

被万民尊为圣母?

女人书,要么无字

如果有字就会是传奇

这是土地和河流的传奇

地势坤

一个女人的心可以承载万物

从南北朝到隋朝,叛乱、战争和盛世

冼夫人的心都承载过了

如今,冼夫人安眠于故地的墓中

留下一部女人书,让我在一个炎热的

午后

在知鸟的叫声中细细读

有山河大气从南面吹来,乾坤相照

这书中,是一个女人平平仄仄的一生

[卢辉赏读] “一个女人平平仄仄的一生”,用一首短诗自然很难去承载,偏偏靳晓静以《女人书》为题,让我们知道“一个女人的心可以承载万物/从南北朝到隋朝,叛乱、战争和盛世/冼夫人的心都承载过了”。记得靳晓静曾说过:“我对人性深处的探索有着近乎危险的热情,对迷宫般的黑暗地带充满好奇。”也许,正是有着“对迷宫般的黑暗地带充满好奇”,才成全了靳晓静“近乎危险的热情”。靳晓静写诗很注重人类精神现象中的灵性部分,在她看来,诗歌因为心灵的存在而存在,除了灵性,诗歌什么也承担不了。因而,她始终坚信只有人声才能通往灵魂的高地。就拿《女人书》来说,靳晓静与书为邻,与古人为伴,“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在知鸟的叫声中细细读/有山河大气从南面吹来,乾坤相照”,如此“拦截时间”,如此“截取性灵”,我们似乎听见《女人书》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发出不同寻常的声响。

感 恩

马 莉

我对自己说,要学会感恩

捡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给世界

有一颗爱我们的心脏

借居在身体里,给它足够的信念

在宇宙中快活些,活得可靠些

像中午喝汤的水勺,从不拒绝我

时间花光人的生命,天空干燥

无雨,我耐心倾听远方吹来的口琴

给你写信,告诉你今天的人爱说谎

可我的字体笨拙,在纸上要走很久

如今有谁还愿握笔呢?天气闷热

吹口琴的人提着他的影子离开人群

倚在半山腰咀嚼一瓣瓣飘落的晚霞

琴声被黑夜悄悄盗走……

[卢辉赏读] 诗人、画家集于一身的马莉,她的诗常常被幻觉色块和直觉影子所渗透,尤其是她的诗歌善于从直觉向幻觉扩展,从感性向理性提升,并发出对事物本性的追问:“我对自己说,要学会感恩/捡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给世界/有一颗爱我们的心脏/借居在身体里,给它足够的信念/在宇宙中快活些,活得可靠些/像中午喝汤的水勺,从不拒绝我”。可以说,马莉对她自己的直觉感应一向很自信,这有赖于她作为画家对世界最初的直觉。在她看來,凭着对世界最初的直觉去写诗,让其纯粹的诗心营造出纯粹的诗意诗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时间花光人的生命,天空干燥/无雨,我耐心倾听远方吹来的口琴”。是呀,马莉的最初直觉总能“蹦”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这是她经过冷静观照和熔化铸造出的“第二客观”:“吹口琴的人提着他的影子离开人群/倚在半山腰咀嚼一瓣瓣飘落的晚霞”。可见,马莉的直觉感应总是那么准确无误,在隐与显、显与隐的语境中形成她高远而辽阔的精神气象。

开 江

张洪波

年息花还没有一点信息

图们江就急着要开江了

这个词很有动感

让我一直向往

心里有太多冻结

灵魂深处就会有持久冰期

就会成为不动声色的人

就会成为情义浅淡的人

就会麻木并且愚蠢地生活着

开江,一次没有羁绊的冰变

让所有该融化的都融化吧

有更多激情澎湃起来

就像那巨大撞击着的冰排

在朦胧夜晚猛烈地炸开一个春天

心情也开始透明并且波浪般流动

涌向岸,涌向阳光下的沙滩

开江,这是一次季节的兑现

生命和所有的命运将进入无霜期

[卢辉赏读] 很多诗人写节令的诗作,大都停留在节令的自然属性,而张洪波的《开江》却把节令当成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本属性“最美一刻”或“变换瞬间”的聚焦点与延伸点:“年息花还没有一点信息/图们江就急着要开江了/这个词很有动感/让我一直向往/心里有太多冻结/灵魂深处就会有持久冰期/就会成为不动声色的人/就会成为情义浅淡的人/就会麻木并且愚蠢地生活着”。由“开江”所引出的图们江的冰、灵魂深处的“冰”以及“不动声色的人”“情义浅淡的人”这多种属性相互融渗、相互干预、相互对应的“冰层”,多么需要一次“冰变”呀!为此,《开江》的“冰变”正是诗人能够将节令变化中最不稳定的那一部分进行有效截获,任由它游离和铺排,并进行全新的命名与合理的主张:“开江,一次没有羁绊的冰变/让所有该融化的都融化吧/有更多激情澎湃起来/就像那巨大撞击着的冰排/在朦胧夜晚猛烈地炸开一个春天”。的确,一个节令与灵魂交错的地方会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集散地?《开江》的情感“交错”与精神“冰变”,因为“交错”而“丰富”,因为“冰变”而“放宽”。

与狗有关

孙文波

当它不再在我走出房门时,

不管在院子的哪一个角落,

一下子冲到我身边,摇尾巴,

蹦跳着,我猜它可能生病了。

这是几年来我养它得出的经验

——果不其然,今天下午,

我见它趴在墙脚一动不动,

叫它,它只是斜眼看我一下。

可是,我不知道它到底哪里不舒服;

上午它还活蹦乱跳,我一打开院门,

就立马蹿出去。我去超市买烟回来,

看到它起劲追逐一条花斑小母狗。

我叫它回家,它理都不理我

——它是否出去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我走到它身边蹲下,拍它的头。

我问:怎么啦?它只是伸脖子

望着我,眼里失去往日神采。

只是尾巴仍然无力地摇动着。

[卢辉赏读] 孙文波是一个很注重“语言原生矿”的诗人,他对现实因素集结而成的语意核有着高度的自觉并与之达成默契。就拿他的《与狗有关》来说,诗人就像处在一个特殊的话语场,对知晓的、未知晓的事物重新进行位置上、时间上、意义上的确定,以确保诗歌的内在含量:“我走到它身边蹲下,拍它的头。/我问:怎么啦?它只是伸脖子/望着我,眼里失去往日神采。/只是尾巴仍然无力地摇动着。”狗,曾被许多人写过。孙文波写狗的语言一点都不花俏,也没有在狗的灵性上花太多的笔墨,而是将狗是否有恙的“不确定”性放在猜测、试探上,给人一种“吃紧”的感觉。特别是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里,处处隐藏着“我”的揪心,而狗的命运一下子“被悬置”了,就像是对一个即将消失的事物的极力挽留。可见,孙文波所需的“语言原生矿”,就是要减少语言的游戏,让语言脱离空泛、夸张、矫饰的外壳,以“叙事”的加入,增强诗歌的内在含量。

把自己锁在锁中

赖 微

把自己锁在锁中

锁在看不见的过去

预见不到的未来

锁有时把自己高高挂起

俨然是一个严肃的演说家

有时故意把锁柄拉得很长

装成一副低调的模样

有时是为了一点貌似的公正

有时仅是为了一点人人明白的道理

锁与锁有时故意靠得很近

看起来有点像缠绵的爱情

可是有一天,一个纯属的偶然

锁看到了另一把锁的内心

那一些若即若离的琐碎的光阴

[卢辉赏读] 赖微在50后诗人队列中可能不被人注意,但是他的诗歌品质一点都不打折扣。就拿他的《把自己锁在锁中》来说,他把束之高阁的诗放在了常态的事相中去放大,再也无须为诗歌语言必须承担大心境而语不惊人死不休了:“锁有时把自己高高挂起/俨然是一个严肃的演说家/有时故意把锁柄拉得很长/装成一副低调的模样”。可以说,一味追求语意与语境的赖微,他从常态的事相中,从劳其筋骨的简单和粗粝的俗务中找到新的诗歌言说方式,这个收获多半是“劳力”对“劳心”的反哺过程:“锁与锁有时故意靠得很近/看起来有点像缠绵的爱情/可是有一天,一个纯属的偶然/锁看到了另一把锁的内心”。大千世界只有常态事相是本在的,诗歌对常态的事相的直击点,怎样从常规通向高处而不是沦入瑣碎,这就考量着诗人如何在察识的驱动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公众呼应,就这点而言,赖微做到了,而且做得不错。

林 子

柳 ■

北陵公园里

有一片很深很茂密的林子

茂密得除了柞树、椴树以及

三百多年树龄的松树

不肯再容纳任何东西

它们不仅学名不一样

枝条和叶子不一样

当风经过这里时

就连晃动的姿势

也有些不一样

所有这一切

使它们聚在一起的同时

又沉迷在各自的世界里

时间久了,除了根深叶茂

我看不出它们

还有别的愿望

时间久了

它们更加不一样

并且越来越不一样地承受着

一样的霜雪一样的风雨

这很像我和我周围的同事

——一直吃着一样的粮食

却成为不一样的人

我在心里说

知道这些就够了

至于有关树的知识或学问

则是多余的

[卢辉赏读] 从“守真如素”的本源抵近心灵,这是柳■《林子》的写作向度。试想一想,“一片很深很茂密的林子”茂密得“不肯再容纳任何东西”。本以为其“茂密”不过是一种遮蔽,是“一统”的步骤。可是,讲究内涵开掘的柳■,却剑走偏锋,善于在微观世界的风吹草动中开启异样的察识:“它们不仅学名不一样/枝条和叶子不一样/当风经过这里时/就连晃动的姿势/也有些不一样”。本以为“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是“时间久了,除了根深叶茂/我看不出它们/还有别的愿望”。从“一样”的茂密到“不一样”的摇摆,从“不一样”的承受到“一样”的生存,《林子》及物的开悟性、调和性和悖逆性得到充分的彰显。可以说,柳■诗歌的“技术才能”在于他敏锐的感觉和驱遣的能力,在于他对诗歌的神秘性和诗人是一个思想者的坚持与守候。

与子书

张凡修

我什么都可以交出。唯独

这所老房子,不能给你

——就在这儿养老啦

这是当年你母亲我俩

脱了六天泥坯,偷大队十五棵柳树

自家稻草,自家高粱秫秸,自家高粱米饭

请四人帮工建起来的:

九米六长,五米六宽,两米八高

前后檐三七,俩房山四八

冬暖。夏凉。

孙子就搁这儿,我们抚养

上学你母亲送,放学我负责接

这房子与泥土相连,地气重

孩子不爱闹毛病。

我们腿脚都利索,但不愿踏进你的楼房

实在不忍心那个布袋套在鞋子上

去一趟,连印痕

都不曾留下

[卢辉赏读] 对农事,对家事,“一对一”反观到精神层面上的诗歌技法,张凡修算是一个高手。善于在土壤中、在家事中收复大量“精神庄稼”的农民诗人张凡修,能把有限的庄稼、有限的家事和无限的精神组合在“一对一”的诗行中,变成生活的“反光镜”,这着实不易:“我什么都可以交出。唯独/这所老房子,不能给你——就在这儿养老啦/这是当年你母亲我俩/脱了六天泥坯,偷大队十五棵柳树/自家稻草,自家高粱秫秸,自家高粱米饭/请四人帮工建起来的”。可以说,生活中的热动力,精神上的冷观察,造就了张凡修的“精神庄稼”不仅品质优良,而且是高产稳产。张凡修诗歌叙述冷静、克制,细节处理干净、简洁,经验与超验虚实相生。他的语言都是“生活的粗坯”和“伦理的晶体”,乡村气息浓郁,家事氛围浓厚,不仅增强了乡村文脉的话語权,而且拓展了农耕乡愁的审美空间。他用沾满汗水和泥土的文字在诗行中徜徉和驻足,让读者重新领受到农耕社会扑面而来的素朴的诗意与纯真的情怀。

逆光中的那一棵木棉

杨 克

梦幻之树 黄昏在它的背后大面积沉落

逆光中它显得那样清新

生命的躯干微妙波动

为谁明媚 银色的线条如此炫目

空气中辐射着绝不消失的洋溢的美

诉说生存的万丈光芒

此刻它是精神的灾难

在一种高贵气质的涵盖中

我们深深倾倒

成为匍匐的植物

谁的手在拧低太阳的灯芯

唯有它光焰上升

欲望的花朵 这个季节里看不见的花朵

被最后的激情吹向高处

我们的灵魂在它的枝叶上飞

当晦暗渐近 万物沉沦

心灵的风景中

黑色的剪影 意味着一切

[卢辉赏读] 以时代性、现场感、批判性著称的杨克,因其一方面倡导口语写作,一方面坚守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被诗界认可和称道。虽说他的《逆光中的那一棵木棉》有别他惯常的口语写作,但诗中所传递出的精神万象,不管是“梦幻之树”还是“万物沉沦”,不管是“黄昏沉落”还是“激情吹向高处”,他以少有的虚拟手法把时代宏阔的景象与时代的公众经验汇于一体,表现了一位成熟诗人的风格与底气。可以说,用惯“坚实的日常性”来进行诗歌写作的杨克,照样也能用“宏阔的虚拟性”来进行诗歌创作,这说明杨克诗歌创作的多样性。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是在场的,还是虚拟的,杨克对现场、对物象的介入,总是保持高度的热情,保持高度的平衡力,以展现出当代人的精神面貌与精神气质。

猜你喜欢
诗歌
马元诗歌10首
诗歌
诗歌是光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