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2020-04-26 01:30燕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

燕莎

【摘 要】目的:对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与改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纳入的106例出现误差标本都来自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检验科,把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反馈到有关科室中,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对出现误差原因进行总结与统计分析,并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06例血液样本误差原因分析结果: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患者自身与标本送检分别占23.58%(其中抽血时间较长、血液量较少、采血管应用不当分别占8.49%、11.32%、3.77%)、13.21%(其中标本处理不合理、没有及时检测分别占5.66%、7.55%)、24.53%(其中没有提前禁食、处在月经期分别占16.04%、8.49%)、38.68%(其中送检时间太长、标本和申请单不符合、标本剧烈震荡分别占29.25%、5.66%、3.77%)。结论: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主要在标本采集、检测、送检以及患者自身方面出现误差率较高,对检测的各个环节加强重视,可使血液检测误差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常见误差原因;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27-01

引言

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主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等,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血液检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则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了解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对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原因及相应改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106例出现误差标本都来自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检验科,全部研究对象都满足常规采血规范,送检者都在采血前12小时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血液标本采集结束后选择离心机予以离心处理。

1.2 方法

把106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反馈到有关科室中,要求科室工作人员对出现误差原因进行总结与统计分析,并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6例血液样本误差原因分析结果:标本采集、标本检测、患者自身与标本送检分别占23.58%(其中抽血时间较长、血液量较少、采血管应用不当分别占8.49%、11.32%、3.77%)、13.21%%(其中标本处理不合理、没有及时检测分别占5.66%、7.55%)、24.53%(其中没有提前禁食、处在月经期分别占16.04%、8.49%)、38.68%(其中送检时间太长、标本和申请单不符合、标本劇烈震荡分别占29.25%、5.66%、3.77%)。

3 讨论

为了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需要针对上述几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善。(1)血液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标本量少、真空管不符、未摇匀、采血方法不当是主要的因素,为此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准确把握采血量,并在采血前要做好采血器、真空管的检查,确保完好、干燥、清洁方可使用,避免发生标本污染,并且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出现溶血、凝血情况。(2)标本送检问题:采血后要尽快送检,避免标本久置引起相关物质变性,并且在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防止出现标本溶血。(3)检测问题: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把控好检验的温度、速度、手法问题,避免出现表面活性剂接触标本导致溶血的情况,针对不合格标本要求重新采集。(4)患者自身因素:采血前要与受检者做好沟通,交代好采血前的饮食、用药、女性经期、剧烈运动等注意事项,从而避免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

①加强宣传教育:生化检验是医院的重要检查方法,亦是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检查前应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药物使用史、疾病史、生理等,尽可能避免生理期进行血液检查。同时,采血前1d告知受检者12h不能进食,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降低饮食、日常活动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产生影响。②加强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血液检验专业性较强,对医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医院应结合本科室情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掌握好压脉带的时间;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尽可能让患者保持平坐,避免造成血液采集量不足。同时,血液采集过程中不能过多,亦不能过少,及时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降低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3)血液标本采集中的预防措施: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护士的每项操作技能有较高要求,此外,还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采血前需对采管针以及试管等有无损坏情况认真检查,防止标本与空气接触。为患者采集血液过程中需保证一次成功,压脉带束缚时间不可太长,不可过度拍打穿刺地点,还应该充分避开炎症或损伤肢体,需尽可能于患者输液或输血前采集血液标本。标本采集的血液量应满足标准要求,不可太多或太少,采集后充分混匀血液与真空试管内的抗凝剂,动作轻柔,不可因加快混匀速度而对真空试管进行剧烈摇晃。(4)血液标本送检中的预防措施。血液标本送检后应及时对标本进行检验,检验时应核对申请单与检验内容的一致性,对于不一致的血液标本应返给相应科室作进一步核实。此外,医院相关部门应成立专人对检验科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提高检验科运行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误差率较高,且原因也相对较多,应根据存在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干预,提高血液标本检测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蔡兰.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1984-1985.

[2]李雯宇.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198-2198.

[3]滑鑫.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25-26.

[4]陈秀兰,邱方成.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50-852.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
浅谈影响基层博物馆文物保管水平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城镇化背景下二代移民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针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