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020-04-26 10:07李婷
教育界·A 2020年2期
关键词:概念

李婷

【摘要】“平民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索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平民教育”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次转向,一次分化”的特点,即从“贫民教育”到“平民教育”再到“乡村平民教育”的转变过程;逐步分化为“新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两种思想倾向。

【关键词】平民教育;贫民教育;概念

作为民国时期的新教育思潮和教育实践活动,“平民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打破了当时少数人独占教育特权的社会现实,努力扩大“平民”阶层的受教育权利,旨在通过教育激发广大平民的爱国与民主精神。但对于“平民教育”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目前人们还缺乏比较系统一致的认识。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平民教育”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比较全面清晰的梳理。

一、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概念产生的背景

民国时期是一个传统思想和外来思想激烈碰撞的历史时段,学者傅维利、刘民在《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一书中提到:“没有中西融合的社会历史环境,平民教育思潮是很难流行的。”由此可见,“平民教育”概念的出现是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留法华工识字运动、杜威“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平民教育”作为新教育思潮之一登上了历史舞台。

1.“平民教育”概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潮进入中国,于是被冠以“平民”二字的各种运动非常流行,除“平民文学”“平民政治”外,还有“平民教育”。陈元晖所著的《中国现代教育史》中提到:“在平民文学的号召下,教育方面提出了平民教育,代表了市民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华东师大教育系所编的《中国现代教育史》中也提到:“平民教育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拥护民主口号下产生的,是民主思潮在学校教育领域内的具体实践。”由此可见,五四时期的民主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平民教育”概念的产生。

2.“平民教育”概念与留法华工识字运动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推动了“平民教育”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学者匡珊吉、陈启源在文章《平民教育运动初探》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进行的识字教育也是平民教育产生的源头之一。”20世纪初,晏阳初在法国组织留法华工识字运动,回国后于1921年在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智育部下设“平民教育科”,使得国内平民教育思潮与国外华工识字教育经验合流,拉开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序幕。

3.“平民教育”概念与杜威“平民主义教育”思想

1919年,杜威来华,他先后在多地做学术演讲,其演讲的中心之一就是传播其“平民教育”思想,并且《新教育》杂志第1卷第3期也刊出专号“杜威号”,收录了杜威关于平民教育的一系列文章。曹孚在《批判实验主义教育学》一文中提道:“平民教育运动是受杜威在华宣传其‘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才出现的。”

二、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概念的正式提出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一詞开始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提倡者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1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实行分部治理,在智育部下设平民教育科,这是“平民教育”一词第一次正式使用。

在“平民教育”一词进入中国后,各报刊相继发表了论述平民教育的相关文章。1911年,爱兰在《民视日报五周年纪念会刊》上发表题为《平民教育》的社论,描绘了当时“平民教育”发展的状况:“今青年会及各会,同教育各界名流组织多令平民教育师范讲习会,为造就师资,即为今年暑假时作平民教育大运动办平民学校之预备,热忱蓬勃,可谓钦佩,记者不禁为平民之前途预贺也。”同年,沈光第在《学生文艺丛刊汇编》第2卷第2期上发表题为《平民教育谈》的文章,提道:“不论老幼男女,使他们在极短时间里,学那浅近文字,同普通知识;一方面求学,一方面依旧工作,拿知识来补助工作,拿工作的余钱,买书报来增长知识,工学相长,不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吗?那‘普及教育可以‘计日而待了。”这两篇都是较早论述“平民教育”的相关文章。

1919年5月,“平民教育社”成立于北京,成员来自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社员最多时有140人左右,它是民国时期最早以“平民教育”命名的社团,主要通过进行宣讲的方式,倡导实行普及教育来改造社会。其出版的刊物《平民教育》于1919年10月10日创刊,1924年下半年停刊,其宗旨是提倡通过普及平民教育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最早以“平民教育”命名的刊物。

三、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概念的发展

民国时期“平民教育”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次转向,一次分化”的特点:“两次转向”即第一次从“贫民教育”到“平民教育”的转变,第二次从“平民教育”到“乡村平民教育”的转向;“一次分化”是指“平民教育”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为“新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两种思想倾向。

1.两次转向

(1)从“贫民教育”到“平民教育”。在“平民教育”概念正式使用之前,我国已有了“贫民教育”的说法。1906年发表的《论说:论贫民之教育(录北京报)》是清末较早论及“贫民教育”的文章:“教育何以能普及……其所忽诸者,独在贫民之教育。”1907年《直隶教育杂志》第七期刊登《时闻:拟设贫民学堂之计议》,提道:“闻学部各堂近议教育普及办法,拟仿日本制度通咨各省,设立贫民学堂,以宏无业者之教育,而免遗弃人才”,第五期刊登的《时闻:贫民教育添设学班》中也说道:“原拟专收贫民子弟,不取学费,嗣有世家中落,不愿以贫民自居者,反致向隅。复拟变通添招附学一班,额匹四十名,每学期酌收学费二十元以示区别。”从拟设贫民学堂到添设学班,可见清末时期“贫民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五四运动后,北高师的同学们共同创办“贫民学校”,实行“贫民教育”,后来因为“贫”字带有贬义,“贫民学校”更名为“平民学校”。

(2)从“平民教育”到“乡村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开端虽然在城市,教育对象是城市的失学青年,但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其重心逐渐向乡村教育侧重。晏阳初等人早在法国华工识字运动中就认识到,绝大多数华工来自乡村,因此扫除文盲的大战场当在农村。于是192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始平民教育试验,将教育对象从城市“失学青年”扩展到“失学农民”。1927年,傅葆琛发表了《乡村平民教育大意》一文,指出“乡村平民教育是建国救国的基本”。同时,各地也组织了为数不少的乡村平民教育促进会。自此时起,平民教育运动逐渐被乡村教育所取代,并最终融入30年代流行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

2.一次分化

随着五四运动的推进,“平民教育”的概念也逐渐出现了分化。倡导“平民教育”的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批判及改良原来的教育体制,扩大普通民众的受教育权利,旨在通过教育启发绝大多数平民的自觉和民主意识。但在之后的讨论和实践中,“平民教育”概念逐渐分化为由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平民教育和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的“改良主义”平民教育两个方向。

(1)“新民主主义”的平民教育。“新民主主义”的平民教育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等早期共產主义知识分子为代表,主张走“革命救国”的道路。他们认为,“平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体现在教育领域,其核心就是追求教育权利的平等,同时这也是工农政权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看,他们所认为的“平民教育”应该站在“庶民”的立场上,为广大的“劳动阶层”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使“引车卖浆之徒”“瓮牖绳枢之子”能够读书受教育。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邓中夏等人首先在北京大学办起“校役夜班”,为未曾接受教育或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劳动青年提供教育机会,不单向他们普及基本文化知识,同时向他们宣传国内外的时政大事,传播爱国、救国的道理。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工农教育”的开展,“新民主主义”的平民教育逐渐融入工农教育的潮流之中。

(2)“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方向以晏阳初、陶行知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代表,主张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把“平民教育”看作改良社会乃至救国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其民主政治的目标。他们建立了各种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会人们阅读和学习文化,使平民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获得幸福的方式。20世纪30年代后,“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逐渐被乡村教育所取代,并最终融入30年代流行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

通过对“平民教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从“贫民教育”到“平民教育”再到“乡村平民教育”,平民教育概念不断发展,但又在发展中逐渐分化。虽然平民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随着“教育公平”口号的不断号召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积极变化,也突出了平民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叙宾.北京高师平民学校回忆[M]//北京师范大学史资料室.五四运动与北京高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赵玉霞.论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66-70.

[5]杨东平.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03):8-13.

猜你喜欢
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选择合适教学方式,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厘清概念,化繁为简
深刻理解概念妙解竞赛试题
在变化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数学概念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