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杰:深耕“一带一路”,塑造山东新优势

2020-04-27 08:51郭蓓蓓
走向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李广试验区山东

郭蓓蓓

2000多年前,一条由东向西的商旅通道打开了各国贸易、人文交流的新窗口。如今,“一带一路”贯穿亞欧大陆,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正重现历史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绘就出一幅“大写意”。作为经济强省和沿海对外开放大省,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面向未来,在共同绘制“一带一路”精谨细腻“工笔画”的道路上,山东将如何深耕细作?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

创新发展的“山东机遇”

作为中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山东积极融人“一带一路”,参与指数逐年提高。近年来,一个个国家战略、一系列重大活动如一场场盛宴,为海内外资本、人才奉上了创新发展的“山东机遇”,山东也正不断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平台载体,更深层次融入“一带一路”。

《走向世界》:多年来,山东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您如何看待这些成绩的取得?

李广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对外经贸合作的总纲领,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山东是经济大省、对外经贸大省、海洋经济大省,又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多方面优势。近年来,山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互联互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展金融业务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成效突出,在“一带一路”省区市参与度指数排名中的位次持续前移,2018年位居全国第二位。

《走向世界》: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胶州、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选择胶州、临沂作为综合试验区,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广杰:山东省内对外开放基础和优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路径也有所不同。选择胶州、临沂作为综合试验区,目的在于探索山东沿海和内陆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打造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牵引和带动全省形成全方位双向开放新格局。

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以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为核心,以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为试验载体,覆盖胶州市全域,着力在多式联运、贸易投资、金融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以兰山区为主要试点区域,以临沂商城为主要试验载体,以平台建设、通关便捷、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重点,积极探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引领双向开放的国际化新兴枢纽城市。

《走向世界》: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在全国而言,山东并非首例。这对于山东探索“一带一路”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李广杰:建设胶州、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有利于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临沂商贸物流和立体交通枢纽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畅通国际物流陆海大通道、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放大中国一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引领带动效应、创新国际贸易发展方式、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引领和带动全省深度融人“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鲁企布局沿线国家

有人曾用“世界向东,中国向西”描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全球发展新动向,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世界格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新的合作机遇。山东企业也成为深耕“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他们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重点,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走向世界》:多年来,山东企业积极融人“一带一路”, 目前“走出去”的状况如何?

李广杰:国家提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山东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合作,拓宽开放发展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多的山东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到境外拓展发展空间,山东企业“走出去”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底,累计设立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498个,备案核准中方投资总额累计965.9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累计1120亿美元。

《走向世界》:从目前来看,山东企业“走出去”的优劣势是什么?

李广杰:山东企业“走出去”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制造业企业相对较多、实力较强,山东是制造业门类齐全、大型企业较多的省份,有实力、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众多;二是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企业数量较多、能力较强,山东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企业遍布电力、石油、化工、机械、建筑、矿产、路桥、运输等行业领域,具备承接多领域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

山东企业“走出去”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劣势,一是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欠缺,前期风险评估不充分,对外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二是缺乏跨国经营专业人才,对国际投资规则及运作方式不够熟悉,跨国经营能力不足。

《走向世界》:企业要想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您有何建议?

李广杰:企业“走出去”要面对与国内迥异的制度环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复杂,每个国家市场成熟度不同,不同国家在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存在明显差异。

山东企业更好地“走出去”,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开展对外投资之前实施谨慎的尽职调查。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民族和宗教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做好风险评估和研判,进行全面客观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二是积极实施本地化战略。在人才、采购等方面实施本地化战略,增加与当地居民、企业、政府和媒体的互动,真正融入当地,实现互生共赢;同时,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当地树立良好形象,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向保险机构投保、善用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通过积极向保险机构投保,化解境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利用好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中的税收和融资安排,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为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加快塑造国际合作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主动融人国家开放大局,提高开放水平,扩大高質量招商引资,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对外经贸大省,有条件、有责任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率先开展新路径、新模式、新举措的探索和试验,在对世界敞开怀抱的过程中,不断拥抱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走向世界》:2018年以来,山东省相继迎来三大国家战略。三区叠加、同频共振,为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李广杰:多个国家战略在山东同步推进、相互融合,给山东带来更多改革、开放、创新红利,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改革、创新、开放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动力”,山东作为国家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中更好地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既需要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活力、创新驱动增强动能转换动力,更需要扩大开放释放动能转换潜力,通过深度融人“一带一路”建设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建设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一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种好改革开放 “试验田”,为山东更好发挥“一带一路”交汇区域作用、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局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利于山东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总之,三区叠加、同频共振,为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大平台和载体,为山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支点和强力抓手。同时也要看到, 目前山东经济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和层次有待提升、创新能力不够强、“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够平衡、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的充分释放,也是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

《走向世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是山东的使命和担当。未来,借力“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李广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既面临着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等有利机遇,也面临着全球贸易投资减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进入重构期等诸多挑战。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中国(山东) 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着力构建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方式、提升双向投资水平、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深化国际地方经贸合作、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推动开放型经济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塑造山东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魏伟

Asa strong economic provinceand a large coastal opening-up province,Shandong hasactively integrated itself into the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opening-pand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in an in-depth way, built new heightsfor opening-up, and achievedsignificant initial results.

Li Guangjie, Director of the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 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Sciences, considered that in theprocess of building new heights foropening-up, Shandong will enjoy notonly such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asthe continuously expanded circle offriends participating in China's co-buil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thecontinuously extended opening-upbreadth and depth, as well as thecontinuously optimized businessenvironment, but also face a lotof challenges, e.g., the slowdownof global trade and investment,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protectionism, as well as the entry intoa reconstruction stage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 and trade rules. Shandongshould further implement the spiritof important instructions given by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avisit to Shandong, firmly establishthe concept of open development,and actively integrate itself into the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opening-up;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China(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toaccelerate the shift from goods andfactor flow opening-up to institutionalopening-up; focus on optimizingthe structure and mode of foreigntrade,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wo-ayinvestment, propelling transformationand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zones, reinforcing the opening-up and cooperation on innovationcapability, deepening internationaland sub-national economic & trade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as well as building a law-based,international and convenient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peedup the shaping of Shandong'snew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 competition.

猜你喜欢
李广试验区山东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我和我的家乡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李广的故事
中国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山东老家规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