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20-04-28 02:10
世界建筑 2020年4期
关键词:设计院规划上海

上海郊野单元规划探索和实践

Shanghai Country Unit Plann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编著: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这是一本阶段性探索的总结之书,是上海规划界在现有国家法律和制度框架之下,根据上海特有的城乡特点和风貌,对于上海“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这“五量用地”要求交出的答卷。

毛主席曾说:“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这在当代仍然是中国发展建设的核心问题。充足的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本书讨论的就是这些核心问题:土地从何而来?如何能产生最大效益?

在过去的40 年中,我们见证了狂飙突进的现代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的城镇化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变革。但是聚焦城市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乡村。

作为长期从事景观设计的技术人员,我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依托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中营建人工化的仿自然的生态绿地,掌握了成熟的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更为广阔的农村地区却较少涉猎,反而成为一片陌生的区域。当全域旅游、全域规划设计以及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等新名词新事物摆在面前时,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此书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上解答了我在工作中的诸多困惑,揭示了以上各种需求背后深层次的驱动力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在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城市病”和潜伏的危机。其中,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缺失,城乡发展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不平衡,成为上海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在新一轮上海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天花板的红线要求下,内部挖潜、城乡统筹、减量化、规模化,成为上海规划界带着镣铐跳出的舞蹈。

书中,从规划理论方面、经济学方面、社会学方面对于兄弟城市的类似探索案例进行剖析梳理,将上海的城市和乡村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发挥上海“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根据上海特点,尝试建立了一套理论上可行的完整制度,推出了“类集建区”这个成果。通过对于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居住空间的重新梳理和整合,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立了“造血机制”,用合理的比例对乡村进行反哺,使得乡村在为城市提供土地的同时,农民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好处。根据上海不同区域的村镇特点,区分了城乡统筹型、农业规模型、生态文明型等3种大类型,从地域特征、主导驱动因素、规划目标内容、规划实施和政策配套给出了有区别性的具体措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积极进行了案例实践,对于松江新浜村的郊野单元规划以及青浦青西郊野公园两个不同类型案例进行详述。而且并不讳疾忌医,也坦承了实践中不那么成功的案例,并分析了原因,为后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规划是个纲,纲举而目张。主动贴近规划,理解规划背后的原理、内核和目的,运用规划思维更有利思维的开放和工作的开展。推荐这本书,相信您会有收获。□(撰文:施皓,华建集团环境院副总工程师)

中国设计院:价值与挑战

A History of Design Institutes in China: From Mao to Market

作者:薛求理,丁光辉/Charlie Q.L.Xue, Guanghui Ding

出版社:Routledge,2018

在当代建筑研究领域笔耕不辍的薛求理博士与丁光辉博士合作的新作《中国设计院:价值与挑战》(简称《设计院》)为读者呈现了中国设计院同国家一起经历的社会与经济波澜起伏之发展历程。鉴于大部分国营设计院多成立于1958 年,2018 年出版的这本书恰好客观、真实地记述了设计院一甲子的演进历程。

机构史的叙事

兼有大陆文化背景与海外教研经历的薛求理博士,以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为基地深耕30 年,坚持用英文语境描述中国建筑设计实践,风格独特。2006 年出版的《建造革命》成为当时希望拓展大陆业务的国际建筑师,认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丁光辉博士依其博士论文成果出版的著作,对当代实验性建筑运动过程中,建筑实践、理论与期刊平台的互动关系描述同样引人入胜。

上述着眼于20 世纪末开始的学术成就多涉及到设计院,但设计院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作为著名建筑师的隶属单位,国际明星建筑师的合作伙伴或者实验性建筑师的抵抗对象。《设计院》一改建筑历史学界所惯用的英雄主义历史叙事手法,呈现出一种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跨度下,体制内集体叙事的图景。

在全球视野下,以美国商业公司为主导的建筑设计市场化模式在消费时代频频碰壁。冷战结束,逐渐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苏联与东欧建筑生产模式研究成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潜在途径。而作为跨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设计院,揭示其组织改革历程研究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阅读的线索

首先艺术的演变,是通过空间生产反应出来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设计院作为中国空间生产制度,既有它的地域、时代特征,又和建国以来的经济文化制度的变革密不可分。将设计院发展片面理解成“苏联模式”与“西方模式”简单的切换,无疑会错失设计院与外部历史环境对接的大量细节:不论是1950 年代按照计划经济需要成立的新系统,抑或是1990 年代为了应对市场冲击,做出的机构改革,《设计院》都针对性地列举了在特定的历史节点,不同机构的成立、改革和转型的动力与潜在发展方向。

另外一条线索则是源于内部运作机制的认知。1950 年代公私合营的历史,让我们得以审视,同一个建筑师群体,在不同组织形式的机构中是如何呈现出不同的设计实践的。这种使命与理念的变化,促使中国在近代与现代的间隔中,呈现出既连贯又有所区分的历史图景。1990 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国家的作用亦并未完全被市场所取代。本书对于设计院面对来自政府、市场甚至是社会的3 个方面需求,兼有规模性生产与创造性实践的批判性考察,通过资料详实、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立体呈现。

中国设计院案例浩如烟海。本书将其实践总结为一种在个体审美实践与实用性集体生产中摇摆的过程。所呈现更多是基于历史学者严谨客观的陈述分析与分类归纳,而没有急于引入理论框架去判断中国建筑设计机构独特性的产生机制,甚至去盲目推广“中国模式”。但本书无疑将会成为中国设计院研究领域的基石,随着学者对于相关话题的重视与案例的不断发掘积累,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撰文:肖映博,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荣誉学会青年会士)

猜你喜欢
设计院规划上海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大学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