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敛精泄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4-28 10:38吴开明常健菲王皓宇聂浩劫
中医药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白汤肾病炎症

吴开明,常健菲,王皓宇,聂浩劫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糖尿病肾病(DN),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的排泄量,是糖尿病(DM)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报道[2-3],糖尿病肾病引发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的17倍,极大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因肾功能衰竭的死亡风险。目前西医尚无有效防治DN肾功能进展性损害的药物,因此,针对DN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较多研究报道,DN的发病机理与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相关,DN亦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4]。本研究以益肾敛精泄浊法为治疗法则,运用芪地降白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分析了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门诊及病房DN患者(肝肾阴虚、瘀血湿浊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50.16±8.01)岁,糖尿病病程(4.53±1.15)年,糖尿病肾病病程(3.21±0.98)年;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3.74±5.82)岁,糖尿病病程(5.21±1.34)年,糖尿病肾病病程(3.94±1.02)年。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途无患者退出治疗。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DM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研究组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7]制定。DN诊断标准参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8]。

1.3 纳入标准

符合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且符合Mogensen DN Ⅲ期-Ⅳ期诊断标准,24 h尿蛋白定量(Upro)小于3.0 g;中医证型符合肝肾阴虚、瘀血湿浊型;年龄30~65岁;患者于治疗前未接受与本研究相同的药物;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阳性者;有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患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者;过敏体质者;哺乳及妊娠期妇女。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514)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地降白汤,组成:黄芪40 g,熟地黄15 g,山茱萸15 g,山药15 g,牡丹皮15 g,茯苓15 g,泽泻15 g,桑螵蛸20 g,当归15 g,水蛭7 g,白花蛇舌草20 g,土茯苓20 g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24 h Upro下降≥50%,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24 h Upro下降≥30%,<5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24 h Upro无变化或升高。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2 h PG水平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 h P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FBG、2 h PG水平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2 h PG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 Upro、UAER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 Upro、UAE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24 h Upro、UAER水平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24 h Upro、UAER水平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 Upro、UAER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NF-α、IL-18、IL-6、Hs-CRP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应归属于“消渴”疾病范畴,属消渴病之下消阶段,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肾精不足,肾气亏虚,肾之封藏失司致精微外泄,肝肾阴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瘀血、湿浊、毒邪夹杂,损伤肾络,亦致精微外泄,瘀血湿浊阻络为其病理因素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9]。故肝肾阴虚为糖尿病肾病本虚的基本病机,瘀血湿浊为糖尿病肾病标实的基本病机。西医学认为,炎症反应是促使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DN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即免疫性炎症。近年来研究显示,炎症反应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动脉硬化恶性循环的核心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纤维化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病理特点,而炎性反应即是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10]。

TNF-α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过程。研究显示[11],TNF-α水平随着DN病情进展而升高,同时TNF-α水平升高亦可提示DN发生概率增大。DN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普遍升高,且TNF-α表达水平与尿蛋白水平程正相关[12-13]。IL-18是一种多效促炎因子,它与DN的尿蛋白排泄相关,肾小球滤过率随着DN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的升高而下降,IL-18表达水平的升高提示并促进DN的发生与发展[14]。IL-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一种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重要介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多效性细胞因子,能调节多种细胞功能。IL-6水平被认为是DN进展的重要标志,研究报道[15],IL-6在DN大鼠肾组织中基因表达和尿液中水平均显著增加,且增加程度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IL-6可通过促进肝细胞合成C反应蛋白,加重肾脏损害[16],认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17]。

芪地降白汤由黄芪、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桑螵蛸、当归、水蛭、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等组成,全方益肾敛精泄浊,标本兼治,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方中黄芪大补中气,使气行血亦行;熟地黄补血滋阴,益肾填精共为君药。山药、山萸肉补益脾肾,亦能固精,茯苓、泽泻健脾利水,渗湿泄浊,可利肾络之湿浊从小便而去;牡丹皮既可活血,又能清相火,所含丹皮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共为臣药。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为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当归补血活血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气药;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水蛭通经活络,可搜剔肾络,剔除邪毒,具有抗炎、抗纤维化作用,水蛭素中的消炎酶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共为佐药。

本研究结果证实,DN患者存在炎症指标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可能是促进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显示芪地降白汤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故可推论,降低上述炎症因子的释放可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芪地降白汤能明显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24 h Upro、UAER水平,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8、IL-6、Hs-CRP表达水平,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研究证实了芪地降白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其更多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白汤肾病炎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细胞实验的三白汤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机制探究与初证
三白汤真能美白吗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