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20-04-28 13:07朱晓艳
职业·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法英语教学英语

朱晓艳

活动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活动。主要运用形式为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内容丰富、类型多种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积极主动地融入活动。

活动教学法使得教师输出英语知识和学生输入英语知识这两个环节以更加轻松活跃的方式进行展现,并能使这两个环节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

活动教学法在我国多被推荐用于英语教学课堂。这是因为活动教学方法非常符合英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去巩固英语知识。

一、活动教学法的理论综述

活动教学法充分展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并在满足这一性质的情况下强调了英语语言记忆和口语练习的重要性。中专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倾向于运用到实际中,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根据这一性质可将活动教学法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以英语语言为主的综合教学;以了解英语文化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活动;以英语口语为目的的交际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教学法倾向于不同的英语重点。

有选择性地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类型的活动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原则,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并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而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习进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教学法,体现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从而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英语能力与技能,进行有目标、有目的、有选择的提升巩固。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重复强化的过程。为了牢固地记住英语细碎繁杂的知识点,不停地重复和巩固加深记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将这一原本枯燥无味的环节,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会极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并能够提高学生记忆英语语法、单词的效率和牢固程度。

二、中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已成为国际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不仅是掌握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性技能,对今后的就业也会有极大的帮助。为了培育社会需要的综合实力强的专业型人才,应该在中专强调英语教学。

根据我们对几所中专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通过询问的方式统计学生对于目前英语课堂的满意程度,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不高,对教学设备、教师教学进度还有教师交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满。这些现象在我国中专英语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

而中专英语课堂对于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指出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英语能力的训练完成的效果也并不是理想。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部分是受到中专生源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中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并且存在部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消极懈怠,而中专英语教学中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复杂,其中生词含量更多,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面对冗长的英语文章时更容易产生胆怯的心理,进而可能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于英语学习十分懈怠。

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认为今后在社会工作时主要依靠在专科院校所学的技术专业,认为英语与今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从而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不重视英语学科。

不仅如此,目前许多中专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依旧应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并不能作为课堂的主导,在课堂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厌烦英语学习,无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积极的兴趣。并且专科类的学生普遍对英语兴趣不高,而在课堂讲解得又较为无趣,容易导致英语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调研发现,许多中专的英语教材内容并不统一。英语教材的难度也参差不齐,这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教学需求。并且英语文章较长、内容复杂、难以理解,使学生产生挫败的心理,越来越认为英语学习较为困难,从而对英语学科产生逃避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英语综合能力。

三、活动教学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活动教学法能够极力地被推崇用于英语教学中,是因为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以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方式去学习英语。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较高效率地促进学生接受英语语言,并积极地去运用英语语法进行英语口语的交流练习,从而实现英语知识输入、输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平衡与稳定。

例如,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学习英语知识、接受英语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播放英语录音,推荐学生观看英语经典电影以及组织学生讲述英语故事等。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保证学生所接受的多方面的英语教学能够保持平衡与稳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五个步骤需着重注意,即导入、引出、解释、准确复述和随机创造。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第一,对学生进行导入环节,以多媒体等丰富形式展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大概的知识内容,将学生引入课堂。

第二,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下一个环节,即引出教学内容。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而有趣的频繁互动。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的同时结合与文章中的知识来进行英语沟通。这样不仅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也能逐渐地将学科内容以一种较为积极轻松的方式导入到学生大脑之中。

第三,在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并使课堂氛围逐渐积极活跃起来后,就可以进行第三阶段,即解释。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占有较大的主导地位。教师运用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详尽解释第二阶段中所应用到的相关英语语法和英语知识。在这一阶段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无趣的感觉,所以教师在进行解释时需要积极地运用多种形式。比如为学生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在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使学生能区分相关的难点和语法知识。

第四,在准确复述的阶段,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运用竞赛的形式或小组讨论的模式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到的相关英语知识。这种及时的复习回顾能够极大地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加大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记忆强度。

第五,教师根据与学生进行的沟通与观察,了解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如果掌握程度较差则可以进入随机创造的阶段,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方面采取补救措施,进行重点的重复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

这五个阶段充分表现了英语互动的性质,使课堂上的主体由学生切换至教师,最后再回归至学生,并且这种相互交流对话的模式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运用丰富的活动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态,课堂的氛围也能够较为活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英语的看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活动教学法有多种形式,将活动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时可以积极地与英语的特征性进行有机结合。例如英语歌曲,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其奇妙的旋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将英语歌曲引入课堂有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仅如此,在欣赏英语歌曲歌词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歌曲中的英语文化,也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

讲英语故事也是一种活动教学方法的体现。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不排斥听故事,选择情节轻松有趣的英语故事进行讲解,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法。教师在选用英语故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选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也存在一定难度的英语故事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基本理解故事的梗概,而且对于故事中相对困难的地方也能以较为轻松和积极的心态进行探索。选用内涵丰富的英语故事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积极的帮助。

四、小结

活動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英语有更加积极和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应用英语知识,从而提升中专英语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法英语教学英语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