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在不断的有效反思中成长

2020-04-28 09:19王芳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反思

摘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育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以往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实现自我教育行为、教育策略的改善和优化,从而强化反思意识,提升业务素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反思;有效;自我调整;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1-0101-02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说明教育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教育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何为教育教学反思?专家认为教育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想、回忆,而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反思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反思意识

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务工作,会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僵化思想,比如教学过程中完全参照教案照本宣说,习惯于当知识的传授者等。使一部分教师陷于经验不足、思想老化、僵化,常常在教育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惶恐不安。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个主体的学情来进行教务活动,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输出。所以不能总是凭经验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强化反思意识,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2撰写反思札记,注重客观及时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反思札记伴我们成长,记下教学中的磕磕绊绊,记下工作中的琐事,也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并不能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师的情绪、对教材的理解、教具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个性差异,都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无疑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一节课无论成功与否,教师课后都应及时撰写自我反思札记,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效果进行真实记录、客观分析,真正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做全面准确的把握。

3抓住“亮点”不放,倾力“遗憾”反思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上好一节课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堂好课要有自己的特色跟闪光点,还得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如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课堂中“灵感”的迸发;教育机智应变得当的运用;学生“创新的火花”、独特的见解等。在教育教学反思中,可以把这些闪光点简要的记下来,以便日后有重点有选择的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当然,从来就没有无瑕疵的课,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值得斟酌的“遗憾之处”。面对课堂的“遗憾”,一定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到导致出现瑕疵的症结所在,否则浅层的“反思”只能让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如:笔者在执教四年级语文《麻雀》一课时,重点训练学生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体会老麻雀的形象,尤其品悟“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时,大多孩子感悟到的都是紧张、害怕。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我没有深入点拨,只是草草跳过。可在最后的“想象练笔”环节,孩子们笔下的老麻雀都“挓挲起羽毛”,一副胆小鬼的模样,与老麻雀伟大无畏的形象相差甚远,使得本课的执教虎头蛇尾,语文要素渗透也极为勉强。课下笔者不断反思发现,体悟出现偏差的原因在于孩子们对“挓挲”这个词理解不到位,缺乏生活体验。于是,在之后的上课环节,我让孩子们看了“斗鸡”的短视频,进一步体会了“挓挲”一词传达出的“勇敢”“无畏”“威风”。真正理解之后,孩子们的“妙笔”下才成就了一只只伟大无私、奋不顾身的老麻雀。

如果说“亮点”熠熠夺目,要紧抓不放,那么“遗憾”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还需倾心倾力,反思再反思。

4改进反思实践,着眼课前课中

“思而不教则殆”。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这是我们最常见的课后反思。那么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反思,不断强化反思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4.1 反思课前准备,避免错误“再生”

其实,教育教学更要“防患于未然”。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反思教材,思考怎样运用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又要反思学生学习现状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即将会遇到的困难进行估计,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合理、是否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对教学设计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尽量避免课堂上出现无法预料的“突发生成”。我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课前反思的平台,大家针对每一个反思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疑惑,交流碰撞中,反思更全面更深入,通过二次备课,使教学设计更清晰。

4.2 反思课中实施,促进课堂“完善”

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怎么样,课堂效果怎么样,有没有参与到教师教学思考中来,跟老师的教学有没有互动。互动不止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如何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问题。在这一环节,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筆者在执教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一课时,设计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志敏眼中的 “过去”和“将来”的景况。在引导学生理解“过去”的江山破碎、国弊民穷时,孩子们的内心似乎和文本隔着千山万水,体会不到悲愤、心痛,感情朗读几乎为零。眼看预定目标达成无望,笔者迅速反思:一定是对80多年前的历史不了解导致了理解障碍。于是笔者临时调整了教学设计,随机在教室电脑上播放了当时很火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一小段,战火弥漫的旧中国满目疮痍,衣衫褴褛的老百姓目光呆滞,跪地被日军刺杀的无奈,“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瞬间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此时,无需点拨,无需指导,孩子们的朗读字字血、声声泪,充满着对侵略者的控诉和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将来”的景况也借助视频,让大家在对比中感受到了方志敏的一颗赤子之心。

5跳出自我,反思提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的教育教学反思还需要跳出自我,经常地与同事互相听课观摩,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研究对方的长处和不足,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定位,校正教学设计。

正所谓,“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有效的教育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发现问题,突破自我,达到全新境界,才会在反思中不断发展,实现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马瑞娜,张建政.探索学分制培养体系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106-111.

[2]周应华.教育家型教师:引领高品质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扬州市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实践探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3):14-17.

[3]何勇军.利用校刊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化[J].教学与管理,2018(07):35-37.

[4]袁国彬.如何实现教师集体的不断优化[J].人民教育,

2015(06):69-72.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王芳(1979—),女,河南三门峡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反思。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反思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