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技术在羽毛球步法教学中的实效性分析

2020-04-29 06:38陈雪茹施淼白凤翔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前场步法中场

陈雪茹施淼白凤翔

(1.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云南 昆明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处 云南 昆明650500)

引言

羽毛球运动作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对于身体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其所需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简单,易上手,普通高校中所开设的大学公共体育羽毛球课程已然成为了被学生选择的热门课程之一。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体育教学法已经越来越跟不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和方法手段,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需求,还能够弥补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的指导下,借助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对视频技术在羽毛球步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期对探索提高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模式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羽毛球步法教学视频的实效性为研究对象,以云南某高校2017级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为本次的实验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两个公共体育羽毛球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对照实验。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羽毛球步法教学单元中的前场上网步法和中场两侧移动步法。因为在羽毛球步法中,包含交叉步、并步、跳步等多种步法,根据羽毛球实际对抗中每种步法的应用程度,以及教学中学生接受并掌握各种步法的难易程度,所以本实验研究中的前场和中场步法都采取交叉步的方式进行。

在随机选取的两个班级中设计实证研究,对实验班、对照班分别运用视频技术辅助羽毛球课程教学方式和传统羽毛球课程教学方式,进行羽毛球课程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级进行步法移动速度测试,并运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SPSS22.0统计软件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教学前后对中前场步法的掌握程度和提高程度,以此得出结论与建议。

2、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2.1、研究过程

(1)教学视频制作。

根据大学体育公共课程教学大纲和大学体育羽毛球教学进度表,对整个羽毛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同时根据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提前进行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制作。

本研究中的教学视频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前场上网步法教学,二是中场两侧移动步法教学。每个教学内容制作成4个短视频(以右手持拍、单打站位为例),包括正手分解动作、反手分解动作、回撤分解动作以及整体连贯动作,每个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钟。本研究中教学视频的拍摄地点为云南某高校羽毛球馆,视频中进行示范的教练员是该校羽毛球专业的教师,通过手机拍摄并利用i-Movie剪辑软件和微视软件完成教学视频的处理和制作。

(2)教学视频应用。

视频具有形象生动、色彩斑斓等特点,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多种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视频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手机终端和现场教学实现智能学习,促进他们跟教师、同学间的讨论交流。视频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掌握技术慢、掌握技术难的问题,使羽毛球各项技术动作更加形象、具体的反映在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简单动作中,促进学生各项技术动作的完善和定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随时随地观看学习,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技术动作。新时代下的数字资源不仅需要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更需要满足信息时代育人全过程的需求,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为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普及,本人将教学视频上传至抖音短视频和微视平台,以供更多的人交流和学习。

(3)实验测试方法与要求。

以羽毛球场地的单打线为基本测试区域,分别在前场和中场的正手位边线摆放5个羽毛球。学生以哨声响起为计时开始,在中心位置按照交叉步步法,前场以“V”字型的方向,总跑动距离为60m;中场以“一”字形的方向,总跑动距离为51.8m,分别进行步法移动速度测试。每一次徒手拾起一个羽毛球并回位,再向另一侧移动,将羽毛球放至球场对称位置的边线上,当把所有羽毛球徒手搬运至指定位置并回位后,即测试结束。

图1

在相同教学内容和计划以及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对照班、实验班分别以传统羽毛球教学方式和短视频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四个星期之后,再分别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同样的步法移动速度测试,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结果分析

(1)教学实验前结果分析。

表1 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前羽毛球步法技术比较表

从表1来看,经过测验得出的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场“V”字型和中场“一”字形步法移动速度测试中P值都大于0.05,说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羽毛球步法技术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测试步法的移动速度来判断学生的步法技术能力是高校教学和考试常用的办法,步法移动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能体现一个人的羽毛球步法能力水平。由表1中可以显示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场、中场步法测试平均速度分别为2.066m/s、2.069m/s和1.909m/s、1.903m/s。两组测试项目的P值分别为0.845和0.644,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

(2)教学实验后结果分析。

表2 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后羽毛球步法技术比较表

实验结果(见表2)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前场“V”字型和中场“一”字形步法移动速度测试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学生。通过T检验,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后,对照班学生的前场和中场步法测试平均速度分别是2.066m/s、1.906m/s,实验班学生的步法测试平均速度分别是2.149m/s、1.949m/s。两项测试所得数据分析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均小于0.05,说明两个班级在实验后前场和中场步法测试显示出的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前场、中场步法平均速度均比对照班快,说明视频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在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是有效的,相对于传统的羽毛球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羽毛球步法技术能力上的水平。

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测试结果分析比较,相对传统的羽毛球教学方式而言,在单一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方面,通过视频技术辅助羽毛球课程教学,学生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要更好。教学视频能够更加具象的向学生展示每个单一技术动作的细节,通过不断的重复演示,在人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再经过教师课中的讲解和引导,进一步加深印象并且加速理解该项技术动作,从而促进正确动作的形成和掌握。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视频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羽毛球课程教学质量。

3、结论与建议

(1)视频技术使学生突破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教学视频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动作技术水平;

(2)视频技术辅助教学降低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观看教学视频促使学生能够更快理解各动作技术的特点,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3)视频技术有利于学生纠正自身错误的技术动作。学生能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比自身的技术动作,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视频技术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减少教师课堂上重复示范技术动作的工作,有效提高羽毛球课堂的教学效率;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它只是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只能合理的运用,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前场步法中场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化繁为简,费斯托工具2步法抛光工艺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