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2020-04-29 07:54
上海商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贷管理政策性金融

林 成

国家为保护农业经济的发展,会采取一些农业政策性金融手段,这为农业经济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对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从农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原则、制度体系、重点内容、信贷管理体系五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有效构建长远的发展计划,确保农业产业的发展能够获得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

引言:相比于城镇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这会影响到农村地区信贷资金的融入。一般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大,往往需要申请更高额度的资金支持,而且投资回报期限长,对于担保单位来说,其再融资能力也会受到干扰。要想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丰富资金的来源,化解银行和政府政策相互之间存在的矛盾。

一、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以广西为例,2019年上半年在农产品种植的产业结构调整上获得一定成效,配备了较为充足的农耕设备,为粮食的顺利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此条件下,广西的农业生产整体较为稳定,几种主要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波动也不大。也就是说广西农产品的发展趋势良好。从播种面积展开分析,业内研究者做了数据统计,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已达274.42千公顷,同比增长百分率为3.9。这些土地有26.7%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有36.8%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剩余的土地用来种植其它的农作物。就油料作物而言,广西某市的种植面积为13.98公顷,与2018年相比增加了4.7%,花生的种植面积是6.37公顷,与去年相比下降了0.25%。种植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油菜籽,为28%,2019年的种植面积是4.73公顷。之所以会发生增长是因为政府在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土壤改良培肥方面有财政补贴,除此之外政府还实施了产业扶贫奖补项目专项工作,更好开展土壤改良培肥的工作,主要的种植作物有东稻田、油菜、红花草。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加以明确

发挥农业政策性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有非常明确的支持目标,资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资金匮乏是主要的商业性金融问题,有效弥补商业性金融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同时这也能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确保政府的资金能够顺利进入农村,进而实现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通,这是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我国的现实国情为依据,并全面参考农业的政策性金融内容,国家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其中政策性担保、政策性金融贷款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支持工具。之所以会出现农业的政策性担保,主要是因为对农村的经济政策使用比较普通的商业性金融,问题解决的效率比较低,展开抵押贷款要通过较为复杂繁琐的过程,此外还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作用。农业政策性担保的优势是使存在于农村的金融问题得到改善,在此条件下农业贷款的成功率也会明显提高。

(二)构建科学可行的运用原则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政策性的农业金融机构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支持作用,非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其追求目标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贷款的利率比较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贷款人贷款的可能性。要想有效促进农业贷款的发展,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的盈利效益,使农业的投资环境得到优化。社会的经济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尽可能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内,农业政策性金融呈现不同的特征。应做好运营原则的制定工作,将区域内的实际发展情况考虑在内。有了国家大政策条件的支持,农业政策性金融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运营原则,也就是符合政策的要求,确保资金的安全。国家统一了农业的政策性金融,以有力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广西某市在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时,充分发挥了金融扶贫的先锋、模范作用,比较重要的扶持对象是一些深入贫困地区,在此期间增强模式创新的力度,构建运营能力强的供应链金融,为农村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途径。

(三)完善农业金融的制度体系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中,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对制度体系加以完善,构建有退有进的作用机制。起到优化农村经济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吸引其他的金融形式进入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有效丰富农村金融形式的内容,不同的金融形式能起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2]。实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农村政策性金融有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有力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将新的服务内容融入到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下,将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以此来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内容,促使农业经济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获得良好发展。增加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储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积极寻求国家的帮助,请求银行借款,同时也应该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保证农业金融体系能稳定持续存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四)明确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发展的重点内容

粮棉油是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发展的重点,同时这也是农发行的基本职责,有必要将其作为主体业务展开运营。实现对运营活动中各种风险的有效防控,将“不打白条”作为前提条件,不仅要做到多收粮还要收好粮。时刻备好充足的信贷资金,形成“钱等粮”的运营机制。就收购信贷工作而言,应坚持将粮棉油作为重点内容,切实避免粮棉油的收购出现意外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同样也是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发展的重点,有必要在此方面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量,比如在对接棚改计划的工作中信贷服务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成为棚户区改造的主办行,与当地的交通运输部门达成协议,使农业金融体系能促进农村公路的发展,在本次棚改计划中,着力点是水利水系重大工程项目,实现对地方水生态的有力保护。加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得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获得提高,同时也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倡导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五)建立规范的内部信贷管理体系

在建立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体系的工作中,以财政的形式进行并不科学,正确的方法是以银行的形式来展开。比如广西某地区财政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全区农业担保体系,使得区域内的农业经营主体能够获得优质的信贷担保服务,在此条件下农业发展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贯彻并落实国家在农业方面颁布的有关政策,将内部信贷管理体系作为关键参考,严格执行按时还本付息的规定,此外还应该符合短期借款转款专用制度的有关规定[3]。所建立的内部信贷管理体系面向全部农业政策性借款人,在此条件下还需要制定配套的信用等级评估机制,增强农业发展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就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而言,需加大外部审计的透明度,无论是财务报告还是财务报表,公开的时间都应该是统一的。引进外部监督管理机构,除了财政部门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审计机构。银监会所承担的任务是监督农业发展银行发生的金融业务,确保经营时间不超过有关规定。

总结:综上所述,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做到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加以明确,构建科学可行的运用原则,完善农业金融的制度体系,明确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发展的重点内容,建立规范的内部信贷管理体系。制定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内容,为水利建设、农业种植、棚户区改造、农村交通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信贷管理政策性金融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管理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精细化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2P金融解读
“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旨在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