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衣华裳中的“诗和远方”, 我在悉尼复兴汉服

2020-04-29 06:49青辰
好日子 2020年1期
关键词:和服汉服悉尼

青辰

飄飘衣袂,诗意风流

2018年3月24日,成都地铁一号线上,梳着传统发髻,画着复古妆容,身着古代服装的卓桐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静静地坐在靠门的地方,手里提着水蓝色刺绣布艺手袋,月白单襦草绿长裙,隐隐流淌出清雅的芳香。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卓桐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国画、古典舞、茶道、诗词,样样拿手。她最爱看那些对镜理云鬓,临水照花黄的古装美人,那些繁复漂亮的衣裳,像花的种子一遍遍播洒在她的心底。

男子着古装,或行云流水或健气横生;女子着古装,亦温润婉约亦高贵典雅。如果自己也能穿上古装,行走在街头巷陌,那该多有诗情画意呀!

9岁那年,卓桐舟和父母到日本游玩,她发现许多日本人穿着和服出行,周围的人习以为常,并不会侧目而视。她在心里直犯嘀咕:我们的古代服装那么美,为什么鲜少现身街头?稍大些,她看见韩国人也经常身着传统服饰出席盛会,而我们中国,竟然只有西式礼服!

卓桐舟开始留意古代服饰介绍,慢慢了解汉服渊源。原来汉服曾有过千年的辉煌历史,只是370多年前,这一延续千年的服饰文化才被斩断割裂。

卓桐舟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汉服,精心打扮后,在家人面前亮相。满以为会赢得交口称赞,却被外公首先泼了一瓢冷水:“好好的孩子,穿什么韩服?不当不当!”卓桐舟赶紧解释:“这是汉服,是我们自己的服装。”父母也连连摇头,强烈反对,“不伦不类,另类怪异。”那一晚,卓桐舟辗转难眠:这么美的汉服,父母居然无法接受;自己所有传统文化的启蒙都来自外公,他竟然不识汉服,这太让人震惊了。汉服远离了我们那么多年,它还能重新回归现代生活吗?

卓桐舟一口气给自己买了许多汉服,每一件都美不胜收。她迫不及待地穿上它们走上街头,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又错了。当她穿着汉服与朋友逛街游玩时,屡屡被人误当成导游甚至演员。朋友也委婉地提醒她,“你看咱俩衣着一古一今,别人还以为我们正在拍穿越剧呢!”

明明穿的是自己的传统服装,为什么境遇如此难堪?2010年,带着困惑的卓桐舟去往澳大利亚求学。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卓桐舟在澳洲的学习非常愉快,她经常穿着汉服逛街,外出踏青,常常收获突如其来的赞美,让她尴尬的是随之而来的提问,“你是日本人吧?”或“你是韩国人吧?”在外国人的观念中,唐装、旗袍才是中国人的传统标配。

有一次卓桐舟在图书馆看书时,旁边桌上两个人不时打量她,用英语小声对话,“看,那个韩国人的衣服真好看。”“我打赌,她是日本人。”这一切让卓桐舟深受刺激:汉服有不输韩服与和服的美丽,可是面对世界,我们却失去了这张民族名片,我一定要让大家重新认识它。

越深入了解汉服,卓桐舟就越欣赏它的雅致和美丽,心里的遗憾也随之加剧:服饰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承载,汉服有不输韩服与和服的美丽,可它却因失去了传承者,变成了让人陌生的天外之物。

2015年,硕士毕业的卓桐舟面临多重就业选择,她曾与世界排名前四的彩妆大师雷莫里斯合作过,可以做彩妆模特;她曾参演《XX留学记》,被网友封为“宅男女神”,可以进军演艺界;她曾获得悉尼柏悦酒店的升职许诺,也收到了普华永道的工作邀请……

卓桐舟的面前是毫无悬念的似锦前程,可是她的一个决定瞬间让家人跌入谷底——她要在悉尼开汉服小面馆!

梦想总是热烈的,现实却很冷酷。生活马上给了卓桐舟当头一棒——谈好的小面馆厨师临时变卦,看好的门店被人抢先,工作签迟迟不下,她一下陷入靠代购赚钱的困顿境地。

爱折腾的人,生活只能捆得住她一时,捆不住她一世。2016年6月18日的悉尼,白雪纷飞中,一袭大红汉服的卓桐舟,提着古色古香的送餐盒行走在路上。几天前,她开了家“听月小筑”的微店,专卖中式糕点,现在正为顾客送货。

凭借精湛的手艺、非凡的创意,卓桐舟仅用了一个月,便积累了两千多粉丝。正当家人为她松一口气时,她却再一次暂停糕点创业。她心心念念的仍是建立一家“听月小筑”的实体店,每天穿着心爱的汉服,向更多人展示“青楼黛瓦,品茗赏画,弹琴鼓瑟”的汉家诗意生活。

2017年1月,卓桐舟和伙伴听云一起筹备“听月小筑”的实体店,他们签下一家上下层的商铺作为工作室。所有的硬装软装全都自己上阵,在悉尼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每时每刻房租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在流走,卓桐舟每天心里全是:房租!员工工资!甲方!乙方!售后!未来计划……

为了节省成本,卓桐舟身兼数职,清洁工、司机、搬运工、会计、后勤,活生生把自己练成了十项全能王。

从没学过平面设计的卓桐舟,靠感觉画出了工作室的设计图。所有家具和设备都从中国定制,装了满满一个集装箱,超级大卡车开到面前的时候,卓桐舟惊呆了。刷墙、打孔、拼装家具、铺线路、装镜子、软装……全都亲自上阵。

直到4月8日开业,接着又用两个月将店面打理上正轨,整整半年,卓桐舟休息了5天。“听月小筑”成为澳大利亚首家以古风和汉服为主题的文化工作室,不止有创意拍摄,还有传统文化教学、汉服及珠宝首饰订制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越来越多的同好加入“听月小筑”,从最初的2人直到15人。

2017年6月底,卓桐舟和伙伴们发起并策划了“寻找悉尼汉服大使”大型公益比赛。悉尼有许多选美比赛,像这种汉服比赛能吸引到观众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忐忑的,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兼程。

成功的前期宣传,让比赛吸引了近千名选手报名参赛,总决赛中所有选手的服装都是卓桐舟和伙伴亲力亲为。为了一条马面裙,他们翻阅上千古籍,剪裁打版无数次;为了一块织金面料,寻遍各地老师傅学习这门快要失传的技术;为了一件交领上褥,研究各种各样的出土文物……海选,初选,半决赛,决赛,4个月后,在悉尼市政厅举办的总决赛形成了万人空巷的盛况。2017年11月24日,央视《华人世界》栏目专门做了卓桐舟的专访。最初央视给卓桐舟打电话时,她还以为遇到了骗子,不敢相信自己和伙伴们竟能赢得这样大的肯定。

从无人看好到人人称道,汉服不仅仅只有在舞台上展示的意义,它应该让所有喜欢它的人都拥有大大方方、随意穿着的勇气。卓桐舟和她的伙伴们在推广汉服的路上继续前行。“听月小筑”作为主办方,合作和协办了多个项目:西悉尼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寻音觅雅”悉尼民乐音乐会、“编钟国乐”悉尼歌剧院音乐会、悉尼“中国风嘉年华”等。卓桐舟越发坚定信念:一生只做一件事,将它做到顶级,将汉服植入人心。

“听月小筑”自营业以来,已经服务了300多位顾客,拍了近5万张照片。除此,他们还做了很多好玩的汉服主题活动:茶道、古风茶话会、书法、风水、妆发课、及笄礼。谁说汉服和传统文化老旧过时?他们就敢把它们做成一次次创意十足的传承。

东风西渐,卓桐舟终于让老外也开始体验和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致与时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重新认识了消失的汉服,在几次户外汉服宣传活动

中,黑姑娘白姑娘们争相穿上汉服,撑着油纸伞,走在落英缤纷的花树下,化身中国古代美女与古典中国诗意邂逅。所有经过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竖指夸赞,“你们的衣服太好看了!”

在“中国风嘉年华”活动中,有个阿根廷的老爷爷看到身穿汉服的卓桐舟和她的伙伴们后,感到很有趣,不停试穿着汉服,激动地用西班牙语表达自己的惊羡之情,他的孙女将他的话翻译成英语和卓桐舟进行着交流。老爷爷似乎不满意孙女这个媒介,好几次直接向卓桐舟表达自己对汉服的喜爱之情。卓桐舟听不懂他的语言,但她看到老爷爷眼睛里流露出的光芒,知道他是真诚地喜欢汉服,心里不禁雀跃不已。

在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卓桐舟身上的汉服总是能引起极度的追捧。许多外国人都找她合影,那一刻,她的心里为汉服倍加得意。很多人分不清和服和汉服,但是当和服和汉服并列出街时,它们的对比非常鲜明,区别一下子显现出来。汉服的精致和优雅远胜于和服,最令卓桐舟欣喜的是,居然有日本人认出了自己身上的汉服,问她“你是中国人吧”?卓桐舟心里的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真是爆棚了。

2018年共青团中央的微博发文,“今年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年是4月18日)定为‘中国华服日。”

2018年5月13日晚上6点,他们推出“寻找悉尼汉服大使”第二季,再次登上悉尼市政厅,给大家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第二次“寻找悉尼汉服大使”大赛受到了澳洲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和讨论,活动在梨视频和哔哩哔哩进行了全程直播,仅梨视频点击量就高达22万。

为什么一定要去复兴被历史淘汰300多年的衣服?卓桐舟认为,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传承,是礼仪,是身份标识,是華人情感的纽带、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故乡。一路风雨一路阳光,那些心底的花种,正在卓桐舟面前次第绽放,一条锦绣之路在她脚下伸向远方。

猜你喜欢
和服汉服悉尼
Viral Revival
留学生创办汉服社让外国人爱上汉服
日本文化的象征:和服
上台说汉服
和服日
和服是如何演变的
和服是如何演变的
时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