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修车师傅

2020-04-29 08:20王智贤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修车铺比画油污

王智贤

。。夜晚,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阵阵刺骨的寒风吹过,一块写着“修车”的牌子在风中摇啊摇……寒风中,一位老人搓着双手,跺着双脚,向四处张望。。。。。。。。。。。。。。。。。。。。。

。。他是个修车师傅。。。。。。。。。。。。。

。。我家楼下有个露天的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上了年纪。人们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他都穿一身沾满油污的衣服。我从来没正眼瞧过他,每次路过修车铺,都会加快脚步。。。。。。。。。

。。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做完作业,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突然,一阵敲门声传来,我连忙打开门,只见夜色中站着一个老人,衣服上满是油污,脸脏兮兮的看不清样子,嘴里“啊啊”地叫着,手不停地比画着什么,看起来格外狰狞。是那个修车师傅,我有些害怕,摇了摇头,赶紧关上门。。。

。。我回到沙发上继续看电视。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说了刚才发生的事。爸爸拍着脑袋说:“对了,早上自行车坏掉,我把车推到楼下的修车铺,叫师傅帮我修修,下班后忘了把车推回来了。”说完,爸爸拉着我去取自行车。。。。。。

。。昏黄的路灯下,那位修车师傅孤独地坐在寒风中,不停地搓着双手,跺着双脚,向四处张望。旁边停靠着一辆自行车,显然是爸爸的。。。。。。

。。我们快步跑了过去,爸爸不停地道歉,一边掏钱,一边比画着,表示可以明天早上再来拿车的,师傅不必等着。修车师傅顫抖地从口袋里拿出纸和笔,写下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我是担心您晚上要用车。”说着,他朝我们咧嘴一笑,黝黑的脸更加狰狞了。我的鼻子一酸,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涌上心头。。。。。。。。。。。。。。。。。。。。。

。。又过了两年,楼下的修车铺突然没有了,听说修车师傅去世了。。。。。。。。。。。。。。。

。。又一个寒冷的冬夜,我路过那个早已空了的修车铺。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中,阵阵刺骨的寒风吹过,我仿佛看见一块写着“修车”的牌子在风中摇啊,摇啊……。。。。。。。。。。。。。。。。

。。。。。。。(福建沙县第三中学八·14班)。。。。。。。。。。。。。。。。。。。。。。。。。。。。。。。。。。。。。。。。。。。。

作者感言

写人作文我们从小学写到现在,写过亲人、朋友,也写过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课堂上,老师再次让我们写人,要求写出思念之情,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位不知道名字的修车师傅。

他不算十分陌生的人,因为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他,但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话,我嫌弃他脏,又不会说话,唯恐避之不及,直到那次。爸爸和我推着车子往家走时,我一路沉默,内心感到无比感动和自责。他走后,我们全家还有小区里很多人都去悼念他,只是我在文中稍微作了修改,处理成“我”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他并不是我的亲人,但我不会忘记他。

同窗评说

老师把智贤同学的作文读给我们听时,我仿佛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夜色下,寒风中,老人充满油污的衣服,脏兮兮的脸,在风中搓手、跺脚的动作,还有他比画着和父子俩交流的场景……很朴实的语言,却非常有画面感,我的心情也随着文字在风中摇啊摇。这篇作文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于细节描写,除了人物细节,还有穿插其中的环境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品质。

(赖霖锴)

老师评说

写作跟拍摄视频一样,要有“导演意识”,不仅要对全文内容主次进行剪辑,还要对关键词语进行锤炼。

作文开头的环境描写非常有代入感,直接将读者拉进场景里。随即镜头推近,老人的一连串动作呈现出来,焦点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很典型的视频特写拍摄法,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离不开故事。小作者写了一件小事,爸爸修车忘了将自行车推回家,老人在寒风中一直等着,直到他们父子来取车,体现了老人尽职、诚信的品质。叙事过程用的仍然是“拍摄法”,将人物的细节放大,用慢镜头“拍摄”出来。比如老人标志性的油污衣服、黑脸,搓手、跺脚等动作,以及他颤抖地拿笔写字,笑起来“狰狞”的脸等,放大的细节一个个定格成画面,成为老人的标签。

最后,故事结束,小作者再次进行环境描写,既是呼应前文,也是进行最后一次特写“拍摄”,升华主题,让情感达到高潮,意犹未尽。

“拍摄法”不仅可以用于写人,还可以用在记事、写景、状物等各种记叙文中。细腻地“拍”,反复地“拍”,再剪辑出一篇情感真挚的好作文。

(乐小丽)

猜你喜欢
修车铺比画油污
抱着女儿看雪
创刊十周年征文
教你一个小妙招轻松去油污
动手指,不痴呆(十四)
小小手指操:一枪打“四鸟”
磊编挑战A4腰
灶台清洁的窍门
感到头疼
女士专享的修车铺
女士专享修车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