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说”——科学教学三部曲

2020-04-29 09:14刘珊
关键词:科学课结论科学

刘珊

科学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由过去的自然课演变而来,既类似于自然课,又与自然课有着质的区别,是一门充满神秘与乐趣的学科。那么,应如何上好科学课呢?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采用“想、说、做”这三步进行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想”,即猜想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充满好奇的学科,而小学生又都具有一颗好奇心, 学生的好奇心正是他们探究的起点,这与《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观点相吻合。也就是说,“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教学经验表明:探究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大胆去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以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依据其生活经验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自己是足以作出合乎情理的猜想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即使个别学生的猜想看起来似乎有点幼稚甚至好笑,但这个猜想的过程也会对他们的认识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才能使他们在猜想活动中拓展思路,发展思维,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猜想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是其探究活动前奏,为下一步的动手实验做好铺垫。

二、 “做”,即动手做实验

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都知道: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那么,什么是实验能力?我认为,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必须明白:学生的这些能力是不可能完全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验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使其获得这些实验能力。

因此,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验证上一步的科学猜想,是科学课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获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根本所在。这一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设计、验证的方案要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只作适当地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违反操作规程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实践证明,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的途径,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其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总之,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三、 “说”,即汇报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汇报交流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知识的理解进行说明、概括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的过程。一般通过分组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共识,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以达到取长补短,完善实验结论,巩固所学知识之目的。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也不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持不同的意见,学生的结论可能是幼稚可笑的,也可能和老师的“标准”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讓学生自己去探究。探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来发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和促进。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猜你喜欢
科学课结论科学
难忘的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结论
科学拔牙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惊人结论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