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花百子莲庭园种植技术

2020-04-30 12:04
现代园艺 2020年5期
关键词:花期开花叶片

何 燚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530002)

早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是百子莲科百子莲属(Agapanthus L'Hér.)植物。根据宗纳维尔与邓肯(Zonneveld and Duncan)在2003 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将百子莲属分为6 个品种:百子莲、铃花百子莲、具茎百子莲、蔻第百子莲、德拉肯斯堡百子莲、早花百子莲。百子莲作为优良的园林球宿根花卉,在我国引入时间已有十多年,虽然国际上已培育出了近600 个花色丰富、株型等性状各异的百子莲新品种,但目前国内常见种植的开蓝色或者白色花朵的品种是早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

百子莲原产南非,又名非洲百合、蓝百合、非洲爱情花。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70cm,具短缩根状茎,叶舌状带形,光滑近革质,浓绿色,长度可达60cm 左右。盛夏至初秋开花,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顶生聚伞花序,高40~80cm,花大色艳,花色有蓝、白、紫,花期长,花期6~9 月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越冬温度不低于8℃,北方需温室越冬,温暖地区可庭院种植。

1 园林用途

可用作庭园布景,花海、花镜、建筑物配置,是花镜、岩石园不可或缺的点缀植物,也可作为容器植物栽种,或作为切花使用。

早花百子莲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既可用作鲜切花,也可作盆花或花坛、花镜植物栽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自1692 年从好望角传到英国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百子莲已成为欧洲庭院中种植的主要宿(球)根花卉品种之一,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档鲜切花,迄今已跻身成为欧洲仅次于玫瑰表达爱意的“爱情花”。

百子莲在6~9 月开花,花呈蓝紫色、白色,有大花和斑叶等品种,花茎最长达80cm,可作鲜切花,也可用作室内观赏盆栽,还可用于园林布景,营造花海、花镜、隔离带、边坡及廊道点缀,园林景观边缘点缀以及建筑物配景等等,因其雅致的花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在大量种植传统鲜切花的同时,不断引进和开发一些国际市场流行的新品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其中,百子莲就是目前较少见的新型切花品种之一,属于切花新秀。

2 种植技术

百子莲性强健,容易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喜半阴环境,喜肥喜水,但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的砂壤中生长更繁茂。不耐寒,进入冬季应少浇水,以防烂根。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 月温度在20~25℃,11 月~翌年4 月温度在5~12℃。如冬季土壤湿度大,温度超过25℃,茎叶生长旺盛,妨碍休眠,会直接影响翌年正常开花。

2.1 繁殖方法

百子莲有鳞茎,常用分株繁殖或是用球茎播种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3~4 月结合换盆进行,将过密老株分开,每盆以2~3 丛为宜。分株后第2 年开花。如秋季花后分株,翌年也可开花。如果用播种方法繁殖,球茎在播后15d 左右发芽,小苗生长慢,需栽培4~5 年才开花。

2.2 土壤配置

百子莲喜肥沃疏松、排水好的砂质壤土,pH 值5.5~6.5,盆土可用腐熟鸡粪(猪粪)土2 份、腐叶土6份、沙土2 份混匀配制。

2.3 水分管理

百子莲是喜湿植物,种植期间浇水要浇透,然后等干了再浇,切忌浇水过多导致排水不良。叶片保持一般室内空气湿度即可,不必喷水加湿。因叶片丛生紧密,夏季切忌高温潮湿,易导致植株腐烂生病。

抗旱试验显示百子莲较耐旱。种植的时候有时土壤有些干燥也不会死。

2.4 光照要求

百子莲是喜阳植物,可以适量的阳光直射,但是不可太久,不耐强光,在南方应放置在半阴环境即40%遮荫条件下百子莲生长最佳。室内种植宜放置在光线明亮、通风好,且没有强光直射的窗前。光照对百子莲的生长与开花都有一定影响,夏季避免强光长时间直射,冬季栽培需充沛的阳光。

2.5 温度要求

百子莲性喜温暖,不耐寒。夏季宜凉爽,温度以18~22℃为宜,冬季休眠期要求冷凉干燥的环境,温度不可低于5℃。因叶片丛生紧密,夏季切忌高温潮湿,易导致腐烂。

2.6 施肥管理

百子莲喜肥,待叶片长至5~6cm 长时开始施追肥,一般每隔15d 施1 次复合肥,花后改为每20 天左右施1 次。施肥要求:氮、磷、钾浓度比例大约为1∶1∶1。经常施肥的情况下,早花百子莲生长状况良好,叶片数、叶长、叶宽、根茎直径、植株鲜重、干重、根系含水量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能处在最佳生长状态。

2.7 勤修剪叶片

百子莲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叶片长又密,应在换盆、换土的同时把败叶、枯根、病虫害根叶剪去,留下旺盛叶片即可。

3 病虫害防治

百子莲病虫害较少,平时以一般管理为主,每月喷洒农药1 次,喷药要在晴天上午9 时和下午4 时左右进行。百子莲常见病害为叶斑病、红斑病。

3.1 叶斑病

常见的叶斑病为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洒防治。

3.2 红斑病

百子莲发生此病后,叶、花梗、花瓣及球茎鳞片都可受害,扭曲变形,出现红棕色突起的斑点,后期病部变软发黑。病情严重的则不能开花。该病原菌是一种真菌,为防治此病,浇水不宜太勤,注意通风透气,夏季防潮湿。发生红斑病时马上喷1 次800 倍的多菌灵药液,可有效控制病情。

为预防以上2 种常见病害,管理时多采取7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轮换喷施,防止产生耐药性。

4 花期调控技术

百子莲属植物在引种地的开花时间为5 月末~7月末。种群花期历时40d 左右。引种到中国以后,百子莲单花花期为2~3d,单株花期一般在15~30d。

曾有人以4 年生盆栽百子莲为试材,研究了控温栽培和喷施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其开花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B9处理盆栽百子莲。结果显示:通过控温技术,百子莲花芽分化明显提前,花芽分化速率加快,变温处理组花期提前50~66d,小花数量减少25.5%,花序直径缩短27.2%。在户外大面积种植不方便控温,故舍弃,重点研究生长素调控开花技术。根据他们的试验结果归纳总结出表1。

表1 百子莲花期调控表

3 种延缓剂均对百子莲的花期有显著影响,其中多效唑PP333 与矮壮素处理使花梗矮化,矮壮素使花期提前,多效唑使花期推迟。用B9 处理需要很高的浓度,不建议使用。应用以上方法可以短时期提前或者推迟百子莲属植物的花期,但是在矮壮素(CCC)浓度达2000mg/L 时,百子莲的花朵数量会减少,应谨慎使用。

5 园林应用前景

百子莲的名字取自希腊语“爱之花”的发音,是充满着神秘和浪漫色彩的花朵。早花百子莲白、蓝色球伞状花序清秀淡雅的花朵使其成为夏季不可多得的开花地被植物。在南方置半阴处栽培,适宜盆栽和布置花坛、花镜使用,或作岩石园和花径的点缀,花色明快悦目,叶色光亮浓绿,花期达半月以上,是兼具观花、观叶的理想花材。因其不耐寒,较适应温暖气候,在长江以南园林中可以大量推广应用,丛植、群植或列植都能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在荷兰,百子莲切花生产已基本可以实现周年供应,荷兰生产的百子莲品系繁多,色彩更加丰富,目前最新的有粉红色的百子莲品种。而在中国国内还只是少量引进种植,主要停留在研究分类和栽培技术阶段,目前国内百子莲的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据报道,在南非,采用百子莲组培苗,运用大田种植技术或大棚营养钵栽培的方法培育百子莲工程用苗,培育1 年即可开花作工程苗使用,缩短了实生苗4 年以上才能开花的漫长等待过程。

猜你喜欢
花期开花叶片
优质蜜源植物不同播种期对花期的影响
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植物叶片分割方法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利用“人工叶片”从无到有生成燃料
我的植物朋友
《一棵开花的树》
雨开花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