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L 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

2020-05-01 06:54韩少平宋丽莉魏晓月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3期
关键词:受术者重睑上睑

韩少平,宋丽莉,魏晓月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眼科,河南 洛阳,471000)

眼部美容术已在医院美容门诊外科中占比可达60%左右[1]。内眦赘皮指人体眼睛内眼角前斜向或垂直存在的皮肤皱襞,对视野有一定遮盖性,形状为括号形或半月形,甚至会发生假性斜视,此状况多在蒙古人群中发生,因此也将其称为蒙古皱襞[2]。内眦赘皮合并单睑者,多存在眶隔脂肪多、上睑臃肿肥厚,睑缘前悬垂上皮皮肤,部分瞳孔被遮盖,睫毛受睑缘的压迫,平直向下,给人眼神呆滞、精神不佳的影响,且把睫毛显的很短。现医院美容门诊外科为增加眼部和面部立体感,让眼睛有神,为美貌加分,现多给予手术干预,近年不少学者倡导采用倒L 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进行治疗[3],其效果良好。但因此点暂未形成定论,仍然有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此点,现纳入我院60 例受术者讨论此点: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治疗的受术者60例。入选标准:①均为主动要求接受手术治疗者,且均签字同意接受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手术治疗方案;②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家属不同意者;②实际状况与其自身要求不符者;③精神、智力障碍者;④合并眼科疾病,需接受眼科其他治疗者;⑤重度上睑下垂合并单睑者;⑥精神、心理异常者;⑦面部外伤者;⑧眶周或面部存在严重畸形或疤痕者;⑨女性生理期、凝血功能障碍者。按照上述标准,共纳入60例患者,包含男性12例,女性48例,年龄20-45岁,平均为(31.2±1.1)岁。

1.2 倒L 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

术前准备:术前观察其眼型并拍照记录,包含上睑是否臃肿、上睑皮肤质地、眼睛形状和大小、眼睑松弛程度、睑板宽度等。术前指导协助患者接受凝血、血常规等基础检查,明确告知其手术风险性,并让其签字表同意。

倒L 法内眦赘皮矫正术:用2ml 利多卡因1%做局部浸润麻醉,刀片从ABCD 点做切口(A 点为新的内眦点,B 点为经A 点水平与内眦赘皮边界交点,顺着水平牵拉内眦赘皮到鼻侧,与泪阜保持2mm 处为C 点,经C 点从下睑缘下大约2mm 部位做线可于D 点相交),将全层皮肤切开,避免损伤泪道。分离皮下眼轮匝肌和内眦部位皮肤后,把肥厚纤维组织和眼匝肌剪除,暴露内眦韧带则可。皮肤自然回弹,张力降低,基本无内眦赘皮。根据内眦状况确定是否需缩短内眦韧带,估算缩短内眦韧带程度。内眦韧带内侧进针、外侧出针,用6-0 尼龙线打结的方式,将内眦韧带缩短,适中暴露泪阜。形成新内眦角,确保两侧内眦对称。修剪多余皮肤。

切开法重睑术:切开上睑皮肤,把上下切口线间皮肤、眼轮匝肌切除。顺着睑板前筋膜间隙和眼轮匝肌做分离处理,直至睑缘上2mm-3mm部位。去除睑板前多余筋膜和脂肪组织,并将睑板暴露出,电凝止血处理创面。将眶隔中溢出脂肪去除后,清理手术区域,让其睁眼,确眼轮匝肌高度合适后,使睫毛上翘、皮肤略紧绷、切口下方肌平整后,用6-0尼龙线固定。操作中,需把线结埋在眼轮匝肌下,避免术后线结果外露影响美观。再间断缝合切口皮肤。术者两眼平视前方,确保两边重睑线流畅、自然、对称则可。

1.3 指标判定

术前、术后2个月时拍摄照片,并将所拍摄照片导入到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中,做定点、连线、测量、分析等处理,软件自动计算测量指标值。包含内眦点(上下睑缘与内眼角上的交点)、外眦点(上下睑缘、外眼角上的交点)、上睑点(上睑缘中点)、下睑点(下睑缘点,与外眦点与内眦点长度相同)、眉间上点(眉毛上缘切线和矢状面交点)、容貌外眦点(上睑缘过外眦后外延线终末点)。测量容貌睑裂水平长度(外眦点至同侧内眦点距离)、睑裂长度(外眦点至内眦点的距离)、睑裂高度(下睑点至上睑点距离)、内眦间距(两侧内眦点间距)、睫毛暴露长度(两眼平视状况下,上睑缘与睫毛的交点)、睫毛上翘度(平视状况下,睫毛方向与冠状面夹角)。

1.4 统计学方法

睫毛上翘度、睫毛暴露长度、内眦间距、睑裂垂直高度、容貌睑裂长度(计量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中,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时受术者睫毛上翘度、睫毛暴露长度、睑裂垂直高度、睑裂长度、容貌睑裂长度均高于术前,数据差异明显(P<0.05);内眦间距低于术前,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典型案例:女性,21 岁,右侧上睑重睑线不完整且浅、左侧上睑无重睑皱褶,上睑臃肿,两侧不对称,泪阜被内眦赘皮大约遮盖1/2。确诊为:中度单睑内眦赘皮,接受倒L 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治疗,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本研究方法部分,术后内眦得到适中开大,重睑状态良好,但左眼有明显疤痕,总体效果良好。见图1、图2:

3 讨论

人们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念、审美要求均发生了一定改变,现认为美的象征为翘睫毛、双眼皮、大眼睛,可提升眼睛立体感,为容貌添分[4,5]。美学传统标准为:水平状态下,1/5面宽=睑裂长度=内眦间距,也就是所谓的“三庭五眼”[6]。我国大量学者测量东方女性眼部特征后称,理想状态下,美眼睑裂高度10-12.5mm,长度30-34mm,角膜露出率75-80%,两侧内眦距离30-36mm[7],若数值高出此比例,则为惊讶状,低于此比例,则为上睑下垂。

表1 60 例受术者治疗前后术者眼外形状况()

表1 60 例受术者治疗前后术者眼外形状况()

图1 改良的引流条安置方法

图2 传统引流条安置方法

现临床将内眦赘皮划分为4个类型,即睑型、睑板型、倒向型、眉形,随着各项手术技术逐步改进,内眦赘皮矫正术也有改进,如椭圆形皮肤切除术、箭型皮肤切除术、L型皮肤切除术等[8-9],但因暂不完全理解内眦赘皮发病原因,手术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此后则有学者提出Z瓣成形矫正皮肤张力差异,但此手术方式多用于矫正中度、轻度内眦赘皮,但不利于矫正重度内眦赘皮,且操作复杂、手术设计,初学者无法更好的掌握手术技巧,因此,此手术方式也未在临床得到推广[10]。

内眦赘皮在单睑人群中发生率较高,针对此类人群,若单一给予重睑成形术干预,术后受赘皮牵拉等因素影响,内眦部位出现“Y”型分叉,甚至影响其重睑状况,即使重睑成形术再完美,手术效果也会受赘皮牵拉而降低[11]。所以,针对内眦赘皮合并单睑,往往同时实施赘皮矫正和重睑成形。怎样处理重睑切口与内眦两者之间关系,已为目前医学美容学者分析的重点。有学者将重睑按照内眦切口与重睑切口皱褶之间有无相交分为In-fold型双眼皮和out-fold型双眼皮[12],且表明,后者更满足现代审美理念。另有学者也表明[13],out-fold型双眼皮术后美观度高,无明显疤痕,术后表现为轻度欧式化的感觉,美观度更高,且患者接受度高。

现矫正内眦赘皮有多种方式,如V-M成形、W瓣、Y-V推进法、Z成形术等,术中需设计多个皮瓣,操作复杂,若操作不当,易残留疤痕,无法确保手术效果。经长时间总结临床经验,认为L型内眦赘皮成形术可将大部分切口隐藏在下睑缘2mm部位,与眶周郎格线方向一致,降低疤痕量。术中充分处理眼轮纤维组织、匝肌与内眦出皮肤之间的关系,将多余眼轮匝肌浅头剪除,减小皮肤张力,进而减少疤痕[14]。术中,折叠缝合较长内眦韧带,把内眦韧带缩短,矫正内眦赘皮,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且手术操作、设计简单,皮瓣转移简单,易于初学者掌握,矫正内眦赘皮的效果明确。在折叠缩短内眦韧带时,进针位置为内眦端,出针位置在靠近外侧端部位,用打结的方式,将内眦韧带缩短,固定确切,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简单。以往采用的内眦韧带鼻背筋膜固定术,因缝合固定鼻背腱膜时,较难掌握其深度和位置,可能会损伤泪囊[15]。本研究中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均无明显疤痕,内眦形态良好。且随访时受术者睫毛上翘度、睫毛暴露长度、睑裂垂直高度、睑裂长度、容貌睑裂长度均高于术前,内眦间距低于术前,数据差异明显(P<0.05)。表明,研究中采用的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效果良好。

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包含三点重睑术、小切口法、传统切开法等,本研究中眼轮匝肌-睑板固定法,满足重睑解剖理念,可减轻瘢痕、水肿发生危险性,效果良好。笔者认为可能因:①重睑结构中,上睑提肌肌纤维在睑板前皮肤和睑板部位附着。受术者睁眼时,因睑板向上力量和提肌腱膜牵拉,会让上睑皮肤出现褶皱。②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确保真皮下血管网更为完整,血液循环更为通畅,术后恢复速度快。综上,受术者接受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切开法重睑术治疗后,其重睑、内眦形态良好,眼部美感好,眉眼比例更加和谐、自然,且手术操作和设计简单,推广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受术者重睑上睑
上睑脂肪的解剖特征及临床应用
全程点对点护理在隆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整形美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联合筋膜鞘-睑板-上睑提肌联合切除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效果
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护理研究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重睑失败?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