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研究

2020-05-02 05:38刘铯如李姜婷柏妞妞
市场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镇江市空巢幸福感

李 雯,刘铯如,李姜婷,柏妞妞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6 年年底,全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 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15003 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根据我国人口办发布的最新消息,从2010到2019 年近十年以来我国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家庭规模也日渐核心化、小型化,家庭的养老压力不堪重负。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域之间严重不平衡,因此众多家庭子女作为经济支柱被迫外出务工,留下家中老人加入“空巢”大军。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了冲击,子女选择从原生家庭脱离出去。 根据民政局老龄人口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空巢老人已经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左右,2017 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 年的76.5 岁提高到76.7 岁,这也就意味着空巢老人的数量庞大、空巢期在延长。 如何解决这支“孤独大军”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完善养老体系必须要面对的社会问题。

经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空巢老人们对于养老的基本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是在由于空巢老人身边缺少家人的陪伴,自身的人际交往也受身体等因素的限制,在精神需求方面严重匮乏。 同时由于受教育原因,大多数文化层次较低的空巢老人对于孤独感自我调节能力低下,负面情绪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

本文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通过研读国内外学者空巢老人相关文献资料,立足于幸福感、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对镇江市空巢老人进行实地访谈问卷,总结影响镇江市空巢老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从老人个人、所在家庭、当地政府及社会层面提出建议,帮助提高镇江市空巢老人的幸福感。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 国内相关研究

根据国内研究,对于空巢老人问题,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研究要多于城市的,这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农村与城市的多方面差异,农村空巢老人存在更严重、更复杂的社会与健康问题。 所以,这类问题的调查对象多为“农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留守老人”。

对不同家庭类型老人抑郁、社会支持、幸福感的测查结果发现空巢老人的抑郁情况和社会支持是显著低于非空巢老人的。 在王侠等的论文中,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r=-0.260,P<0.01),并且抑郁对于空巢老人的身心问题有着严重的影响,空巢老人的抑郁发生率高,比率高达45.63%。 这意味着影响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空巢老人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幸福感水平是低于非空巢老人的。

但我国现在养老模式方面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对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有限。 这些养老模式大部分都注重对老人物质上、资金上的支持,但往往忽略精神慰藉,并且各类研究集中在老人幸福感方面,但空巢老人是老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幸福感需求可能和普通老人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缺少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2. 国外相关研究

查尔斯·韦伯在“Reflections on Japanese Art and Society”中认为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在晚年空巢或居住在养老院。老年人在比较健全的保障系统下生活得无忧无虑,但是亲情的缺失难以弥补,这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老年寡居及独自居住易造成老年人精神问题。

汉娜在“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中认为有关空巢老人的专业服务还不够,缺少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服务的公司,空巢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生活缺乏照料、经济条件差、精神孤独寂寞,如果没有外界给予足够的支持,那么他们的生活将失去色彩。 澳大利亚学者Koller 和Gosden 的研究认为空巢老人存在较大的社交孤立风险。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界定

(1)老龄化

目前普遍认同的人口老龄化概念是1956 年联合国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不到50 岁的背景下依据固定年龄指标划定的,即一个国家60 岁(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7%)便称之为老龄化国家。 本文所调查的空巢老人中老人以55 岁为界,调查了55 岁以上的老人。

(2)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指因子女外出打工等因素而导致家中无子女照顾、自己独居或夫妻共同居住的老人。 李德明等人将空巢老人划分为绝对空巢和相对空巢,绝对空巢指其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定居,或无子女者,相对空巢指的是子女全部或是部分与老人同城,但不在一起吃住。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相对空巢的老人。

(3)幸福感

对于幸福感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研究者一般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而界定不同的概念,但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它是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情感性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认知性指生活满意度。

本文从生活质量和心理情感两方面对幸福感进行界定和研究,具体指标为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关爱和政府政策。

(4)影响因素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年龄、自我健康状况、参加体育活动频率等是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选取家庭因素(子女陪伴)、个人因素(经济收入、年龄)等影响因素为依据设置相关问题。

2. 相关理论

(1)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是经济保障理论、服务保障理论、精神保障理论和行政保障理论的统一体,各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 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在某一特定时期可能某一理论占主导地位,并支撑着大量社会保障实践。 具体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社会保障理论具体组成

(2)政府行为理论

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福利性、市场性与社会性,这些属性决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支持。 政府行为理论在养老服务中主要指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宏观规划与管理、政策支持与引导等行为的有关理论。

二、 镇江市空巢老人的幸福感现状分析

(一)问卷设计

在阅读大量相关研究调查及文献下,根据对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出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几大要素,包括物质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三大方面及八个小方面(表1);并以此为根据制作问卷。 问卷在设计使用前交由指导老师修改,在最终根据指导意见以及预调查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确认最终版本。 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老人的基本信息、居住环境评价、医疗服务评价、社区服务评价、精神状态评价;评价以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为评价选项,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考虑到老人家大多年龄较大,填写问卷不太方便,因此采用访谈法进行问卷调查,列举访谈提纲后在镇江市各地进行访谈;调查范围集中在镇江市各地的空巢老人,调查人员主要是60 岁以上,不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空巢老人的活动场所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社区的活动中心,以及镇江市各地的公园内。 该问卷所有数据分析均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完成,通过分析得出该问卷信度系数值为0.727,大于0.7,因此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良好,以P<0.05 为差异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镇江市空巢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标人群是镇江市的空巢老人,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样本选择较为科学。

本次调研共发放280 张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231份,有效率约为82.5%。 男性占比59.56%,女性占比为40.44%;60 岁以下老人占比6.56%,61 ~70 岁老人占比为38.25%,71 ~80 岁老人占比44.81%;80 岁以上老人占比10.38%;城市老人占比为77.05%,农村老人占比为22.95%。数据详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概况

问卷内容汲取了其他类似调查的经验,问题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个人、家庭及社会福利等方面。 本次调研所设计的问卷,以“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及满意度”为因变量,分“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四个维度。

本文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因素,并以此对空巢老人幸福感的提升做出建议。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发放问卷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镇江市空巢老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较高,居住环境中包括绿化环境、交通便捷程度、住房设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绿化环境方面满意度为84%,比较不满意程度为8%;交通便捷程度满意度为90%,比较不满意程度为4%;住房设施满意度为82%,比较不满意程度为14%;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为80%,比较不满意程度为14%;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镇江市大部分空巢老人对功能性及防护性设施的认知度不高,并且大部分家中并未装有相关设施。 数据详见表3。

表3 居住环境分析

续表

2. 镇江市空巢老人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医疗服务中包括医药费、社区医疗机构、去医院的便捷程度、护工的护理服务,其中医药费的满意程度为42%,比较不满意的程度为38%,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药物存在费用较高的情况;社区医疗机构的满意程度为56%,比较不满意程度为30%;去医院的便捷程度的满意程度为72%,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便捷程度较高,公共交通较为方便;护工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72%,但大部分空巢老人家中并没有聘请专业的护工。 数据详见表4。

表4 医疗服务因素分析

3. 镇江市空巢老人对于社区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社区服务中包括定期走访关怀、社区活动中心、定期体检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应急救助、法律援助,其中定期走访关怀的满意程度为54%,比较不满意程度为34%;社区活动中心的满意程度为58%,比较不满意程度为28%;定期体检活动满意程度为56%,比较不满意程度为30%;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满意程度为52% 比较不满意程度为36%,并且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并不经常活动,只在节假日会有适当的活动;在应急救援及法律援助方面,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对于这两项的认知度较低,并且社区内并没有提供或宣传相关方面的帮助,因此在调查中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并不知道应急救援及法律援助。 数据详见表5。

表5 社区服务因素分析

4. 镇江市空巢老人的娱乐休闲活动较为丰富,在本次所列娱乐休闲活动中,包括和邻居或朋友一起跳广场舞、下棋、打麻将;约三五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在家看电视剧或读书;到社区或公园运动;参加老年大学等休闲活动均有选择。 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可发现,镇江市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较为丰富,以老年大学为例,设施完备、课程丰富、教授专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老年大学运行系统,并且参加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众多,在我们所调查的空巢老人中也有较大比例参加老年大学。

5. 镇江市空巢老人在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待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城市户口的空巢老人在养老金方面平均每月最低可领取1000 ~2000 元的养老金,最高可领取6000 元以上的养老金,而农村户口的空巢老人在养老金方面每月只能领取最高1000 元以内的养老金,甚至存在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养老金或只有一两百元养老金的情况。 在调查访问中,大部分的农村户口老年人表示经济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养老金只够基本的生活开销,一旦出现由于身体原因而需要花费一定医药费的情况,养老金会稍显不足。

6. 镇江市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基本良好,在本次调查访问的有效问卷231 份中超过42% 的被访者表示身体健康、身体状况良好,基本能够自理。

7. 镇江市空巢老人认为影响他们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儿女和健康,在被调查访问人群中47% 表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儿女;28%表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身体健康状况。

(四)镇江市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按照影响幸福感提升的三大方面七个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中得出以下结论:

1. 镇江市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有区分性,城市和农村户口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城市户口的空巢老人经济状况良好,对社区服务、医疗服务、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较高,证明城市户口的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提升因素不包括经济情况;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户口的空巢老人经济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农村户口的空巢老人来说,提升幸福感首先就必须解决经济问题。

2. 镇江市空巢老人普遍表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子女的幸福;因此镇江市空巢老人提升幸福感的主要问题是子女。

3.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镇江市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虽然良好,但是普遍存在小病小痛的情况,并且存在卧床等现象的空巢老人。 因此对于镇江市空巢老人来说影响其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的健康情况。

三、 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建议

(一)个人层次

老人作为养老生活的主体,是解决空巢老人幸福感问题的根本,只有老人积极配合政府政策、迎合社会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老人养老问题。

1. 发挥自身的余热,回报社会

老人感到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我目标的缺失,如果由当地政府组织安排空巢老人低收入兼职或者参加公益组织,找到可以充实自己生活的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空巢老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 提前安排老年生活,进行自我调适

为应对老年身体衰退、收入微薄的情况,老年人应该提前对自身的养老做出规划,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做足养老准备。 同时老人要正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自我调适适应社会发展。

(二)家庭层次

发挥家庭养老的关键作用。 子女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地担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或是多陪伴老人。青年一代家庭观念日渐淡薄,认为只要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就够了,而忽视了老人所需要的精神支持,这也是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儿孙满堂、儿孙绕膝,用这一团圆热闹的生活愿景对比孤独生活的凄凉现实,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愈加强烈。 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但子女的陪伴却越来越少,巨大的反差加剧了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滋生,空巢老人长期缺乏家人的陪伴,极大概率会导致其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所以家庭中子女要多关注老人,给予老人身心上的关怀,多多陪伴减少其孤独感。

(三)社会层次

1.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提升空巢老人幸福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据调查显示,我国现在的养老制度是普惠的政策,只有专门针对伤残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制度,并没有专门针对空巢老人的特殊养老制度,同时部分地区的养老水平距离国家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国的养老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度落实,要严格执行。

2. 加强人文关怀,做好老人社会工作

根据调查显示,镇江市空巢老人对于社区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 大部分空巢老人表示,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并不经常活动,只在节假日会有适当的活动。 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空巢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与老人聊聊天。 通过对空巢老人的各种关怀行动,提升空巢老人日常幸福感。

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具有专业素养的服务队伍

空巢老人算是一类较为特殊的人群,所以与空巢老人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应该有着一定的素质要求。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服务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到空巢老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人才的缺失或是说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够等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老人养老等活动的管理和稳定发展。 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服务队伍,让空巢老人体会到最为贴心的服务与照料。

(四)政府方面

1. 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标准

当前养老资源存在分散、主体模糊等问题,面临政府难作为与民间难作为的矛盾,要充分整合好各类社会资源,以便更好地利用好社会资源,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养老合力。 依据公平、透明、规范的原则,设立准入标准和制度,明确服务质量要求和收费标准,并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的运作。

2. 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镇江市空巢老人的幸福感,就必须大力发展镇江市的经济。

镇江市政府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地理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带,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建设,留住青壮年劳动力。 劳动力能够在本地获得经济保障,就会缩短与老人的空间距离,在老人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也能够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上照料老人的频率,给予空巢老人精神慰藉,从而降低提高空巢老人人数,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

3. 创新发展公共服务

要发挥社区的关键性作用。 社区是最贴近空巢老人的“政府”,它承担着服务老人的责任。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空巢老人对社区组织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中遇到政策性问题第一时间会去社区寻找帮助。 社区应当是解决一地空巢老人幸福感问题的领头羊,开发新型养老模式,辅助家庭养老,针对空巢老人养老制定新的对策,如集体养老、互助养老等适宜模式。 加速完善基础设施,确保老人娱乐过程的安全性,在最大限度上丰富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

4.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在调查过程中超过95%的空巢老人反映医疗费用过高,医疗报销比例低,生活大半支出花费在看病、吃药上,普通养老保险不够日常医疗费用。

改革了多年的“看病难”问题似乎并没有解决,治病依旧是制约老年人幸福感提升的最大一把枷锁,尤其是空巢老人,日常生病子女不在身边,也不愿张口向子女要医疗费用,小病大病一拖再拖,最后越来越严重,越重越看不起,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政府应当立即对老年人常用药价格进行调查,考虑老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对老年人降低药价或提高报销水平,把医疗费用控制在老人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身体健康是影响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有病能医、有病敢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空老人的幸福感。

四、 结语

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我们小组最终完成了镇江市空巢老人幸福感提升这一课题。 本文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度探索空巢老人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但由于空巢老人定义未能统一以及自身能力有限等原因,本文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以后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完善。

猜你喜欢
镇江市空巢幸福感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艺林雅苑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寻临界 破相交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