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团课教育创新的探讨

2020-05-03 13:48陆美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高校

摘 要:《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对共青团改革各项工作在高校的实施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时期下,高校团课作对团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应发挥好引领思想、贴近生活、服务团员的作用,推动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青年培养的重要根据地,应该充分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团课教育工作,探索团课教育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团课教育;思想教育

一、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

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事业在党领导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并多次为共青团改革做出战略谋划和部署。2015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同年,为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团课作对高校团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团员学习和讨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学习生活等话题的绝佳场所,能有效提高高校团员的思想觉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培育祖国下一代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方案》的提出也为高校团课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据统计,高校学生中,90%以上为共青团员。调查人员所在的高校班集体中,学生团员占比93%。新时期下,青年团员学生的特性呈现多元化,这决定着高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以高校共青团改革为基础,切实加强团课教育工作的创新,从而提高大学生团员思想素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高校团课教育的意义

(一)团课教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校教育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始终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团课教育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形式,也发挥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青年团员心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团课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二)团课教育对于学生工作的意义

团课教育为开展各类学生工作发挥着助推作用。开展团课教育不仅是学生在思政课堂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也是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更是建设学生干部队伍、提升班风学风、帮扶贫困学生、加强心理教育的有利环境。

(三)团课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

高校团课不仅是大学生团员学习党团基本知识的课堂,也是了解讨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生活相关话题等的良好平台。开展团课活动,促进了团员间的思想交流,是提升青年团员思想道德、品行修养的基本方式。

三、高校团课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在开展团课教育的过程中,有两大类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类是与青年团员自身有关的问题,另一类与组织团课教育的教师、班级团支书及其他委员有关。第一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主动性不足

在团课教育过程中,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育。有调查指出,超过85%的学生将团课等同于任务,上团课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团课过程中,经常可见学生聊天、看手机、看课外书、写作业等,仅仅在听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在安排团课时间时,学生也经常以“不占用大家时间”为前提。

(二)学生重视度不高

大部分团员将团课教育视为强加的或额外的要求,认为只需按时出勤即可,有的学生甚至多次请假或早退,总是采取应付的态度。究其缘由,他们的思想中尚未形成对团课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因为课程缺少实用性,也没有考核要求,导致学生对此重视程度降低。

第二类问题与组织团课教育的教师、班级团支书及其他委员有关。

(三)团干部不善于组织团课

团课的主題涉及爱国、价值观、目标梦想、学习习惯等,内容丰富广泛,且与团员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但因年龄因素、思想素质、阅历经验等的限制,包括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在内的团干部不能高质量、高效果的完成团课的策划与开展。上团课时,时常可见照本宣科现象,团支书在讲团课时常常忽略重难点、缺少引申讲解;经常因为时间原因跳过讨论环节,或每每安排固定团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观点交流;课堂上缺少与听课团员的眼神及言语交流,也容易错过学生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缺少加入新颖方式吸引团员注意力的意识,大大影响了团员的学习效果。同时,团干部自身的素质也很难得以提高。讲课者和听课者彼此脱离,缺少互动交流和思想共鸣,也间接导致了上文所述的与团员自身相关的问题。

(四)教师参与度不足

作为团课开展的监督者和指导者,指导教师(通常为班主任或辅导员)应为团课的开展提供有益帮助,但由于工作繁忙等多重因素,他们很难再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此。因此,教师习惯于将团课开展的全过程交由团干部管理,自己仅偶尔参与或监管。然而教师的全程指导能为团课带来成熟的思想、全新的角度、创新的方法、合理的建议,这些恰恰是保障和提升团课上课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元素,也是培养团干部策划和开展团课教育能力的主要推手。教师的加入对个别态度不端正团员,也意味着隐形的外在压力,让他们必须重审自己的行为。

四、高校团课教育创新工作

(一)完善团课管理机制

在调研时,调查人员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团课上的消极表现,是由于缺少一套能够规范团员团课行为的既定管理规范,因此,高质量高成效的团课教育必须有完善的团课管理机制做基础。建立包括日常管理、课程规范、奖惩措施、考核方式、培训体系等在内的全面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团课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团课教育效果,让高校团课教育真正成为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

(二)加强教师指导监督

高校党政领导、专职团委干部、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参与指导,既有助于把握团课教育的政治方向、提高团课教育的思想深度、加强团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干部开展团课的能力。其中,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即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清楚学生目前的思想、心理、学业及生活状态,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利用这些优势,与学生干部一起,对团课全过程进行课程规划、内容梳理、手段创新、模拟演练、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这些来自教师的积极干预对团课质量的提升具有明显效果,也会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真正落实学生工作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正面影响。

其次,教师在参与团课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发现思想上的“后进学生”,他们往往出勤率低、课堂表现散漫、学习效果较差、平时言行消极,这些学生是急需教师关心和帮助的群体。利用团课契机,针对他们思想上出现的不良认识加以引导纠正,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课中,及时奖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在团课后进行深度谈话,了解问题根源,帮助他们解决困惑、端正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三)重视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情况下,团课内容由团组织统一规定,涉及思想道德、品行塑造、时事政治、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优质话题,但不同的高校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环境特点、学生差异,这都要求团课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所以,在团课内容上,必须结合时代要求、高校特色、学生所需,合理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如,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往往不知如何制定规划,缺少目标,在设计团课内容时,可以把爱国情怀和建立目标结合起来,在培育学生爱国之志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实现短期目标开始,追求远大志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重视团干部培养

在高校团课教育中,逐步建成以团支书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式团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培养团干部的过程中,上级团组织要对团支书等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如开展小组讨论并展示汇报的模式、建设相关网络学习课程、开展考核交流等,落实培训效果。其次,作为与团干部关系更近、交流更密的班级管理者(如班主任、辅导员等),是最了解团干部工作能力及他们自身优劣势的人。在团课教育开展前,加强与团干部的深度沟通,在团课后,积极与他们研讨问题、改进思路,帮助还处在可塑期的高校学生干部迅速成长。最后,团干部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服务意识、积极的工作方式、谦虚的工作态度,高校团组织和教师也要多为团干部提供良好平台,引导团干部积极开展自身建设。

(五)引入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最为依赖的科技成果之一,所以团课建设要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手段,让团课教育超越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通过触手可及的网络就可以进行思想上的提升,如使用线上学习、答题、投票、积分等方式进行自学,并设置相应考核和奖励措施。除此之外,改进传统教学手段,加入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微型辩论赛、即兴表演等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以及参观主题展览、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都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效交流思想、主动内化学习内容、积极产生情感共鸣。

(六)注重理论与学习生活实践结合

因一些外在原因,绝大部分团课的开展是在课堂上进行。即使能够组织一些上述创新教学手段,如实践活动等,时间和次数上也比较有限。因此学生在团课上所接受的思想理论教育需要和他们自身结合起来,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如学习上应具有不畏困难的精神,努力钻研的品质;在宿舍生活中,要树立换位思考、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家庭中,必须尊重长辈,要有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等。注重理论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让理论指导实践,升华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团课作为一种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团课教育的创新能有效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丰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对高校团课进行重审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703/t20170320_300172.html,2016-11-14.

[2] 韩笑.浅谈高校团课工作问题与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1):41.

[3] 李永青.关于高效团课创新工作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01):45-47.

[4] 李智锋.浅析高校团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6):58-59.

[5] 张晓萍.新形势下高校团课教育创新的思考[J].广西中医藥大学学报,2014(17):102-103.

作者简介:陆美辰(1991.05- ),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高校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