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思考

2020-05-06 09:05徐力勇申邦坡曹希西黄琲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模式资助新时代

徐力勇 申邦坡 曹希西 黄琲

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当前一种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主要举措,已经形成了我国对高校贫困学生的一项帮扶政策。但是从这项政策实施以来,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从物质上帮困,却使得学生上精神上越来越贫困,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也逐渐涌现,假贫困的学生争相成为贫困学生,得到帮助的贫困大学生没有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情。因此,高校在资助之余,进行育人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时代;资助;育人;模式

一、引言

当前阶段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高校的资助政策体系作为落实习总书记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使很多本来贫困而不能上大学的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城市急缺劳动力,很多农村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国民的平均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增长,但是增长的同时,很多农村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农村的家长以为辛苦赚钱供孩子读书、上大学,就是对孩子的爱,却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大学生,但是他们却只是年龄段是大学生的年龄段,他们的思维、情感还是停留在孩子层面,任性、自私、偏执、内心脆弱、好玩游戏、没有目标、自我管理能力差、内向、没有感恩之心、冷漠、爱慕虚荣等等成为了当代很多大学生代名词。针对这些现象,很多高校利用高校资助政策体系,探索了很多的育人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时大学生的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形勢依然严峻。

二、高校资助获助学生存在的思想状况

(一)积极向上,感谢党和政府

部分优秀贫困大学生,在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后,珍惜获得读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感恩国家、社会和学校,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帮助同学老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更多的人服务,成为学校最活跃、最优秀的一部分群体。

(二)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有部分同学抱着能拿到就拿到,拿不到就算了的心态申请国家助学金,等拿到后,抱着自己运气好的心理,不会感觉这是政府、学校针对贫困家庭而进行的帮助。如果没有拿到助学金,就感觉是自己的运气不好,也就算了,而不会真正的去反思自己的经济情况,带着碰运气的想法去申请助学金在当前高校里面比较盛行。

(三)消极学习,消极生活

有些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从小就比较贫困,养成了自卑的心理,对于很多的班级、学校的乃至自己的事情都不够积极,虽然获得了助学金,维持了自己的大学的学习、生活,但是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态度都是比较消极的。

(四)理所应当,毫无感恩之心

少数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家庭贫困,国家给予他们助学金,是理所当然,作为国家、政府应当给予他们补助,他们拿到国家的助学金后,对社会、政府、学校没有感恩之心,我行我素,利益必争。

三、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现状

针对目前国家资助政策状况,很多高校根据自己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育人模式,简单归纳如下。

(一)体现公平,制度化人

各个高校,通过制定比较完善的评议制度,尽量保证公平的前提下,使贫困家庭大学生尽可能得到资助。在这种比较公平的制度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贫困大学生深受公平、公正思想的教化。

(二)组建社团,自我管理

有些高校,为了不让学生感觉是教师操控者助学金的评选,认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建学生助学金评议小组、社团,实现自我管理。在评议助学金的同时,让他们深感贫困家庭的不易,勤俭节约,帮助贫困生同学。

(三)安排任务,实践育人

在有些高校,在让贫困大学生享受资助的同时,会给受了资助的大学生安排一些公益任务或者完成一些公益实践。在享受资助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回馈学校,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高校育人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秉持公平原则

公平公正是社会发展稳定的生命线,是我国立法的原则,社会稳定的基石,高校在资助时,一定要尽量秉持公平的原则。高校资助工作,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将会引起很多大学生的不满,感觉学校不公平、社会不公平。这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样不仅不能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反而增添了很多仇视社会的人。

(二)尊重客观实际

目前,很多高校资助工作都是要求每个班级设立评议小组,而班级评议小组为了简化工作,在评议贫困生或者享受助学金的同学时,通常采取投票的方式,在投票时往往掺杂着人情世故,不能准确的评议贫困家庭学生的等级,也不能准确让比较贫困的学生享受更高一级的资助。所以这种评议方式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很不科学评议方式。高校在实施资助中,班级建立评议小组,是本着班级同学更加了解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从而开展工作的,但是如果仅是为了简化评议工作,而进行投票,不仅不能体现资助工作的初衷,也会让一些不贫困而又觊觎国家资助的人钻了空子。因此,希望班级评议小组能够尊重客观实际,列出评议对象的一些贫困点之后,然后再去投票选择,精准资助,以实服人。

(三)以实践育人

在让高校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时,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贫困生参加。这样让贫困生感受到受资助也是来之不易,让他们付出一些空余时间,付出一些劳动,让他们能够心安理得的享受国家资助。

(四)资助育人的同时,增强素质育人

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在成长阶段,除了供他们读书,家里面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能够去学习其他诸如乐器、舞蹈、武术、画画等技能,见识、视野都不如家庭宽裕的大学生,会使他们深深的感到自卑。因为这一点,上大学以后,有的贫困家庭学生会很难融入大学生群体,在贫困之余,他们学习也可能较差、交流能力也差,甚至有的产生心理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可以考虑组建一些社团,让贫困大学生在一些社团中,学习一些技能,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强化思想育人

资助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之一。资助政策来源于我党,所以在开展资助工作时,一定要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是谁给了他们资助,受到资助后他们应该怎么做,成长成才之后应该如何的去回馈社会,如何再去为人民服务。让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这些,就要在开展资助工作之时,强化思想育人。

(六)亮出资助育人的底线

对于一些受到资助的贫困生但却自私自利、铺张浪费、不好好学习,并经常抱怨社会或者一些钻了资助工作的空子的大学生,应该亮出资助育人的底线,收回他们的资助金,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告,并进行批评教育,让大学生知道资助工作是有原则的,并不是贫困就一定要进行资助,或者随便资助。

参考文献:

[1]汪育文.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72-76.

猜你喜欢
模式资助新时代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