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2020-05-07 03:45陈坚,李东方,刘志新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制度经济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践的产物,是在长期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等方面体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与其他经济体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能够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有效地保障经济行稳致远。1979年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同期3%左右的增速。这一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背后,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制度保证。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就在于基本经济制度,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离不开基本经济制度的支撑。这就要求做到,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锲而不舍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指的就是从我国经济由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或者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这标志着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如何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花力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重申 “两个毫不动摇”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重申“两个毫不动摇”,表明了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回应了社会的重大关切,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细心人一定会发现,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先后去了一家国有企业和一家民营企业,这样的安排意味深长。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正是因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说,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党章都写明了这一点,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而都是错误的。

第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第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

第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五条措施

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同时,对外宣布了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五条措施: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将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中国将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中国将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动效应。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中国将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相关执法,增强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司法保护力度。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中国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让世界贸易组织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第五,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已经同约140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签署近两百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总起来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之一,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是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因而,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执行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制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某些单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