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患者经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效果

2020-05-07 08:48仇颖琰耿盼盼谢金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9期
关键词:肠镜复查息肉

仇颖琰,耿盼盼,谢金春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仪征 211400)

结肠息肉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一类良性疾病,是结肠黏膜表面突起向腔内的一类隆起性病变[1]。临床对于确诊为结肠息肉的患者,为避免病情进展,多建议早期行手术切除治疗。随着微创理念的进步,腹腔镜微创手术成为治疗结肠息肉的常用方法,但腹腔镜缺乏触摸感,术中对部分细微病变无法做到准确定位,可能出现误切、盲切,术后容易遗留息肉,术后复发的可能较高[2]。肠镜可更接近病灶,对病灶进行更准确观察、判断,在无痛肠镜下实施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能保证切除彻底性,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本研究以我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共112例患者为对象,分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方法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0年10月共112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2组,肠镜组56例,男40例以及女16例,年龄范围:35~77岁,年龄平均(55.43±11.92)岁;对照组56例,男38例以及女18例,年龄范围:36~79岁,年龄平均(56.37±10.48)岁。纳入标准:内镜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男女不限;年龄18岁以上;择期行手术切除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系统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有明显出血倾向;手术禁忌症。2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处理,保持截石位,穿刺点选择在脐环下缘,穿刺后进行气腹建立,将10 mm 戳卡置入当作观察孔,控制气腹压力到1.6~1.7 kPa。根据术前定位结果分别在左腹置入10mm戳卡,右腹置入5mm戳卡视作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后进行腹腔探查,确定息肉位置后常规行腹腔镜下息肉局部切除术。

肠镜组接受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术前常规完成肠道准备,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控制基础疾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麻醉发挥效果后实施肠镜检查,确定息肉位置后将肠镜伸入至息肉最远端,慢慢退镜,使息肉完全显露并处在最便于切除操作的位置。带蒂息肉通过高频电圈套法切除,将息肉轻微提起,经高频电凝电切,先凝后切,重复到息肉脱落。观察息肉残基是否有渗血,电凝处理渗血部位,利用活检钳将光滑小息肉夹除,体积较大的息肉分块多次切除。术后患者保持8小时禁食,息肉送至接受病理检查。术后3天内卧床休息,给予抗感染治疗,待恢复排气后正常饮食,但需保持清淡。

1.3 评价指标

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1、2、3天利用疼痛可视化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复查息肉检出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复查息肉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利用SPSS 23.0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检验经x2、t完成,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肠镜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各情况比较()

2.2 疼痛程度

肠镜组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复查息肉检出率

肠镜组术后3个月内有1例复查检出息肉,复查息肉检出率为1.79%;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有8例复查检出息肉,复查息肉检出率为14.29%,两组复查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息肉属于一类多发的消化道病变,以血便为常见症状,还会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利用电刀电极尖端生成的高频电流接触机体时经热流效应升高组织温度,对组织达成分离、凝固处理,从而发挥止血、切割目的[3]。本研究肠镜组采取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大,但肠镜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提示肠镜组应用的术式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另外本研究肠镜组术后1、2、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复查息肉检出率低于对照组(1.79%VS14.29%)(P<0.05)。表明肠镜组选择的治疗术式对术后疼痛有更好控制作用,且能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上述结果显示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疗整体效更满意,分析是由于相较于腹腔镜手术,肠镜组术式适应范围更广,操作更为灵活,对息肉的显示更为准确,能保证切除更为彻底,且电凝方法可保证迅速切割、迅速有效止血,提升手术安全性[4]。

综上所述,结肠息肉患者经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可提升手术效果,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复查息肉检出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肠镜复查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分析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