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的语义分析

2020-05-07 02:36彭燕华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彝语血亲亲属

彭燕华

(暨南大学,广州 510632)

彝语义诺话作为彝语北部方言的土语之一,其亲属称谓丰富多彩,且语义特征也错综复杂。亲属称谓作为彝语义诺话词汇系统中较为常用的、稳定的一部分,其积淀了彝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反映了彝族文化心理的特殊现象。本文拟在借鉴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结构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亲属称谓分为血亲、姻亲两个大语义场,再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小的语义场进行系统分析,以此归纳总结出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系统的义位网络、语义组合及语义场的特点。

一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的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不同的义位的对比,找出它们包含的义素的方法。[1]对亲属称谓词的义素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细致地辨别出词的意义,还可以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对彝语义诺话常用的亲属称谓词进行义素分析,其义素分析成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辈分:长三辈为G+3,长两辈为G+2,长一辈为G+1,平辈为G,晚一辈为G-1,晚两辈为G-2,晚三辈为G-3。

二是亲疏:+表示血亲,-表示姻亲。

三是被称呼者性别:+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男性或女性。

四是称呼者性别:+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男性或女性。

五是长幼(1对0,指的是第一层关系亲属对出发点的长幼):+表示年长,-表示年幼,±表示年长或年幼。

六是长幼(2对1,指的是第二层关系亲属对第一层关系的长幼):+表示年长,-表示年幼,±表示年长或年幼。

七是系族:+表示宗亲,-表示外亲。

(一)直系血亲亲属

彝语义诺话直系血亲称谓用“辈分”“被称呼者性别”两个义素就能加以区分,“亲疏”义素是为了与直系姻亲亲属称谓作区分。

表1 彝语义诺话直系血亲亲属称谓语义分析

一是由表1可知,在直系血亲亲属中,若以己身为中心,则表示比己长三辈和比己晚三辈的亲属时,无需区分被称呼者性别,使用同一称谓。

二是祖父和外祖父出现同称现象,无内外亲的差异;而祖母和外祖母的称谓不同,需要区分内外亲。

三是表示比己晚两辈的亲属时,无需区分内外亲,只需区分被称呼者性别。

(二)旁系血亲亲属

在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中,其旁系血亲的义素分析需要“辈分”“长幼(1对0)”“长幼(2对1)”“系别”“称呼者性别”及被“称呼者性别”六个义素加以区分,“亲疏”义素是为了与旁系姻亲作区分。

表2 彝语义诺话旁系血亲亲属称谓语义分析

一是由表2可知,在旁系血亲亲属中,彝语义诺话在称呼同胞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时,需区分称呼者性别和被称呼者性别,且同性之间的称呼需区分长幼,而异性之间的称呼则无需区分长幼。

二是彝语义诺话在称呼堂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时,其长幼秩序不是取决于己身与其的年龄对比,而是取决于己身父母与其父母之间的年龄对比。

三是称呼叔伯父、姑母、舅父和姨母时,无需区分长幼秩序,但需要通过被称呼者性别、内外亲加以区分,其各有各的专属统称称谓。如:父之兄弟统称为“pha33o33”。

四是称呼姑舅表兄弟姐妹时,无需区分称呼者性别和长幼秩序,但要区分被称呼者性别。

五是称呼姨表兄弟时无需区分称呼者性别和长幼秩序,使用同一称谓。而在称呼姨表姐妹时则需要区分称呼者性别,但长幼秩序称呼是否需区分取决于称呼者性别。

六是称呼侄子/女和外甥/女时需区分称呼者性别和被称呼者性别,其中男称侄子/女与女称外甥/女称谓一致。

(三)直系姻亲亲属

彝语义诺话直系姻亲亲属称谓用“辈分”“被称呼者性别”“称呼者性别”三个义素就能加以区分,“亲疏”义素是为了与直系血亲亲属称谓作区分。

表3 彝语义诺话直系姻亲亲属称谓语义分析

(四)旁系姻亲亲属

彝语义诺话旁系姻亲亲属称谓用“辈分”“被称呼者性别”“称呼者性别”“长幼(1 对0)”“长幼(2对1)”五个义素就能加以区分,“亲疏”义素是为了与旁系血亲亲属称谓作区分。

表4 彝语义诺话旁系姻亲亲属称谓语义分析

一是由表4可知,在旁系姻亲亲属称谓中,彝语义诺话中对“叔伯母”“姑父”“姨父”“舅母”等旁系姻亲的长辈可使用释称的方式进行称呼,但也可以用血亲亲属称谓指代。如:称呼伯叔母和姨母、伯叔父和姨父、舅母和姑母,姑父和舅父时可使用同一称谓,这是受凉山彝族传统姑舅表优先通婚、姨表不婚习俗的影响。

二是称呼嫂子时无需区分称呼者性别,同称为a33m。i42。称呼弟媳时则需要区分称呼者性别,因为在彝族传统社会中兄长与弟媳之间是相互避嫌的,哥哥称呼弟媳为ȵe33ma42,而姐姐对弟媳的称呼与称呼嫂子一致。

三是在称呼夫的兄弟时,使用从夫称的方式,即对丈夫兄弟的称呼和丈夫称呼自己兄弟的称谓一致,而对夫的姐妹的称呼,则无需区分长幼秩序,统称为a33ʐa35。

四是称呼妻的兄弟时,无需区分长幼秩序,统称为o33ȵi33zɯ33,或者采用释称的方式;而在称呼妻的姐妹时则需区分长幼秩序,一般使用释称的方式称呼。

五是称呼夫之兄弟姐妹的配偶或者妻之兄弟姐妹的配偶时,按照彝族习惯,其与己身相当于兄弟姐妹的关系,对其的称呼可与称呼自己同胞兄弟姐妹的称谓一致,若需要区分时,则采用释称的方式加以区别。

二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的义位网络

义位是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是词的语义存在的基本形式,是语义系统中基本的、现成的单位。[2]其中,有的词只有一种意义,则它只有一个义位。若有的词有多种意义,则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才是义位,将这些不同的义位聚合在一起,形成交错复杂的义位分布,即义位网络。不同的语义场或不同的词,由于受到不同客体的制约,义位网络的组合往往呈现不同的特点。[3]而彝语义诺话的亲属称谓词有的只有单义位,而有的具有多义位,其亲属称谓的义位网络特点 :

(一)在亲疏关系方面

彝语义诺话大多数亲属称谓词能够包含亲疏关系不同的义位,主要表现在不区分内外亲、不区分血亲和姻亲,其称谓一致。如:

表5 亲疏关系(宗亲/外亲)义位网络

表6 亲疏关系(血亲/姻亲)义位网络

(二)在性别因素方面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在性别因素方面的义位网络可以从被称呼者和称呼者性别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且每个方面都具有两种类型:单性型和双性型。单性型指的是只有男性义位或女性义位,双性型指的是既有男性义位,也有女性义位。

第一种:从被称呼者性别进行分析,其以单性型称谓为主,双性型为辅,表7主要是双性型的亲属称谓:

表7 性别关系(被称呼者性别)义位网络

第二种:从称呼者性别进行分析,其双性型称谓和单性型称谓所占比例都较大。因彝语义诺话多数亲属称谓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表8主要是血亲亲属中的单性型亲属称谓:

表8 性别因素(称呼者性别)义位网络

(三)在长幼关系方面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词在长幼关系组成的义位网络中,部分亲属称谓词在长幼区分方面比较严格,但也有部分亲属称谓词不分长幼,表9主要是无需区分长幼的亲属称谓:

表9 长幼关系义位网络

三 彝语义诺话的语义组合

彝语义诺话名词的构词能力较强,其可以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语素构成合成词,而亲属称谓词的构成能力与其他名词的构词能力相比,其语义组合较弱,组合形式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主要有词缀+词根的组合形式,还有词根+词根的组合形式。在词缀+词根的形式中,词缀可分为前缀和后缀。如:常见的前缀有“a33”“o33”,如:a33vɯ33(祖母)、a33bɯ42(父亲)、a33mɿ42(女儿)、o33ȵi33(舅舅)等;常见的后缀有“o33”,如:pha33o33(叔伯父)、vɿ35o33(哥哥)等。

(二)亲属称谓名词的相互结合

彝语义诺话部分亲属称谓是由两个亲属称谓词并列组合而成。如:

m。a33tsɿ42ni33mɯ-42兄妹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vɿ35mɯ-33sa35ɣwɯ33姐夫

姐姐 丈夫

(三)亲属称谓名词与代词、量词等组合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可以与人称代词和量词等组合成名词短语。其中:亲属称谓同人称代词组合时,构成“人称代词+亲属词”形式,其表示领属关系,指该亲属称谓属于某一人称。如:

ŋa33a33bɯ42我父亲

我 父亲

ni33zɯ33你儿子

你 儿子

ŋo42a33vɯ33我们的奶奶

我们 奶奶

亲属称谓与量词组合时,构成“亲属词+数词+量词”短语。若数词为“ʦhɿ42(一)”时,可省略,直接加量词“ma33(个)”;若数词是表示二时,不能省略数词,量词也用“ma33(个)”;若数词是表示大于2的数字时,也不能省略数词,但量词用“ʑo33(个)”。如:

vɿ35mɯ-33(ʦhɿ42)ma33一个姐姐

姐姐 (一) 个

vɿ35o33ȵi42ma33两个哥哥

哥哥 两 个

mɯ42ȵi33so33ʑo33三个姨母

姨母 三 个

a33mɿ42ndu33lә33ʑo33四个侄女

侄女 四 个

四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语义场的基本特点

(一)语义场范畴的丰富性

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的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其包括血亲/姻亲、内亲/外亲、称呼者性别、被称呼者性别、长幼秩序等不同的类别。同时,这些不同的语义范畴在具体的子语义场中又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性别因素关系所构成的义位网络中,因而我们可得出:无论从称呼者性别,还是从被称呼者性别来看,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有的需区分称呼者性别或被称呼者性别,有的则无需区分称呼者性别或被称呼者性别。

(二)语义场的封闭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彝族与汉族一直处于杂居的状态,并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一直维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彝语义诺话亲属称谓从词源结构分析,保持了本民族独有的特色,大多数亲属称谓词都是本民族的固有词,尚无外来借词,相对于其他词类所组成的语义场,亲属称谓的构词能力较弱,具有排外的封闭性,除了部分称谓是固有的专属词以外,部分亲属称谓出现同称的现象,这些称谓可用释称的方式加以区分。另外,也有部分亲属称谓只能采用释称的形式进行称呼。

(三)语义场的社会性

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密切相关,研究亲属称谓有利于我们了解该民族背后所隐含的传统婚姻习俗。从彝语义诺话的亲属称谓系统中,我们可以得出其亲属称谓语义场受传统婚姻习俗的制约较为明显,因彝族以前实行姑舅表婚、姨表不婚的习俗,所以出现部分血亲称谓与姻亲称谓同称的现象。如:“姑母/婆婆/舅母”同称为“a-33bɯ-33”;“姑父/岳父/舅舅”同称为“o33ȵi33”等。虽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已经几乎没有姑舅表婚的现象,但反映这种传统婚姻关系特点的亲属称谓仍保留下来。

猜你喜欢
彝语血亲亲属
纳苏彝语越南语亲属称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访大凉山悬崖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
楚雄禄丰大三家村彝语语音系统及其特征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