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比较研究

2020-05-07 02:24李华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基底节开颅血肿

李华龙

(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基底节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脑卒中病症的一种,其发病率相对而言较高,并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患者多为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本研究探讨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分别使用神经内镜与开颅手术治疗,关于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如何,进行详细的观察,以下为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自2017年1月到2020年6月,10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实验患者,为50例,患者的年龄为35至76岁,平均年龄:(54.63±10.27)岁,30例男患,20例女患。其中血肿量为33至66ml,平均血肿量:(48.56±14.98)ml。患者出血部位右侧为33例,左侧为17例。

观察组的实验患者,为50例,患者的年龄为36至78岁,平均年龄:(55.42±10.35)岁,28例男患,2 2 例女患。其中血肿量为3 4 至6 4 m l,平均血肿量:(47.64±14.31)ml。患者出血部位右侧为29例,左侧为21例。

通过以上两个试验组,组间数据的详细比对,能够发现,其数据并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控制体温、降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若患者属于颅内压升高者,则应对患者进行双下肢气压及20%甘露醇的治疗[2]。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医疗人员应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实施手术,在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实施消毒铺巾。实施翼点入路逐层开颅,可将骨窗进行调整,应注意放射状切开硬脑膜。应在显微镜下,将出血部位实施电凝切开,随后实施钝锐结合分离脑沟或是造瘘进入基底节区血肿部位的操作,进一步将血肿清除。在确认没有血肿残留后,应实施止血、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将头皮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医疗人员应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实施手术,患者插管全麻满意后,采取仰卧头偏位,同时采用神经内镜距离血肿最近处逐层切开,避开皮层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经脑沟经脑针穿刺确定血肿位置,然后用带内镜鞘穿刺皮层至血肿腔,以镜鞘管为内镜通道,在内镜视野下缓慢轻柔吸除血肿,血肿腔壁上出血点以双极电凝严格止血,应实施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逐层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3.1 根据患者治疗的效果,将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的血肿完全清除,术后没有并发症;有效:患者的血肿大部分被清除,术后有轻微的并发症;无效:患者的血肿残留部分较多,术后有严重的并发症。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为感染、术后再出血等。

1.4 数据处理

选择应用SPSS22.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P<0.05为准,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计量,应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比较其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表1 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对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对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关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对于无进行性发展、意识较为清晰、血肿量小的老年患者而言,通常会选择应用药物实施保守治疗。而在临床上针对具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通常会应用微创手术或是开颅手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血肿,并且将患者的生存率进一步提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等,比对药物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手术中传统的显微镜下开颅术,作为较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将患者脑组织暴露,治疗医师在直视的条件下,实施手术操作。虽然该术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血肿,但是同时对患者的其他脑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并且该手术的时间相对较长,手术的切口及带给患者的创面较大,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近通过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及设备的不断更新,神经内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到手术中,该措施投影体表进行定位,确认血肿的实际位置,并以其为靶点,神经内镜清除血肿过程中照明充足,视野无死角,可明确血肿和周围脑组织的界限,对正常脑组织侵袭小,血肿清除彻底,对于视野范围内活动性出血及微小出血点,内镜可清晰抵达,止血可靠充分。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牵拉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再出血少,可较快促进颅内血肿,减轻血肿对基底节脑组织压迫,减少血肿诱发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脑水肿等继发性损伤,促进患者在较短时间内神经缺失功能恢复,能更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内镜清除血肿手术切口创伤相对较小,进一步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再出血等情况,相对更少,该手术措施的安全性相对更高。

以上研究显示,相比对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更具有优越性,更适宜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开颅血肿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