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05-07 02: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米索出血量产后

许 娟

(张家港澳洋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的是产妇在妊娠20周之后发生的高血压、蛋白尿等情况,部分患者伴有严重的头晕、头痛、耳鸣及眼花等多种临床症状。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发病率已达10%且大部分为初产妇,体型矮胖的产妇以及近亲有高血压史的产妇同样为疾病的高发群体[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体与婴儿的生命健康,一旦患病则容易引发产后大量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为此产妇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大多在产后2h左右出现出血情况,临床通常采用催产素来防止产妇大量出血,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起效较慢、不良反应较多,为此临床尝试引入米索前列醇以期优化产妇妊娠结局。为探究米索前列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将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妊娠的68产妇进行分组处理,以静脉滴注催产素为对照处理展开深入探究,并针对过程、结果及讨论作出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病例的筛选期限,以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病例一般资料,共计6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4例。针对年龄、孕周做均值处理,对照组为(30.5±2.3)岁、(38.9±0.5)周,而实验组则为(32.6±2.2)岁、(39.2±0.4)周;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对照组轻度19例、中度10例、重度5例,而实验组则分别为20例、11例及3例;组间差异值均大于0.05。研究人员已经取得患者同意及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排除药物过敏、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的患者,保证研究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处理:34例患者全部采用常规催产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H34020474,1ml:10单位*10支)静脉滴注治疗,利用氯化钠注射液将其稀释至0.01单位/ml,引产或催产时将用量控制在2.5-5单位间,按摩子宫,而在控制产后出血时应当保持0.02-0.04单位/min,待排出胎盘后可肌注5单位以巩固治疗效果。

1.2.2 实验组处理:34例患者催产素的使用方法与剂量参照对照组处理,采用200mg米索前列醇在阴道内给药,放于阴道后穹隆。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控制情况: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的变化情况,而成年人通常理想血压标准为120/80mmHg[2]。

1.3.2 不良事件情况:主要记录患者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胎膜破裂及剖宫产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

1.3.3 出血量情况:主要记录患者治疗后2h时与24h时的出血量情况并行差异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软件SPSS 21.0完成所有数据处理工作,舒张压、收缩压及出血量等指标均为计量资料,结果中以(±s)表示并选用独立t检验,而不良事件发生率则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选用x2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血压控制情况

治疗前组间血压指标无显著差异,即P>0.05;而治疗后实现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P<0.05,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不良事件情况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P<0.05,数据见表2:

表1 两组血压控制对比[( ±s),mmHg]

表1 两组血压控制对比[( ±s),mmHg]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4) 103.22±1.19 84.63±1.51 153.76±1.32 133.52±1.74实验组(n=34) 103.19±1.52 82.03±1.23 153.78±1.43 121.42±1.42 t 0.944 9.353 0.795 9.575 P>0.05<0.05 >0.05<0.05

表2 不良事件对比[n,%]

2.3 对比出血量情况

实验组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即P<0.05,数据见表3:

表3 出血情况对比[( ±s),ml]

表3 出血情况对比[( ±s),ml]

组别 产后2h 产后24h对照组(n=34) 198.42±16.34 57.82±11.42实验组(n=34) 173.42±6.36 39.24±5.63 t 8.578 9.022 P<0.05<0.05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大多产妇在妊娠20周之后开始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典型临床症状,产后出血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大量出血则会对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当代临床妇产科更加注重妊娠出血的治疗及预防,希望通过持续降压处理来达到优化妊娠结局的根本目的。目前普遍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与产妇血压升高及自身宫缩乏力等原因密切相关,为此普遍采用催产素来促进间接刺激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虽然静脉滴注立即起效但半衰期较短,应用剂量因个体差异而存在差异,但用药后常见恶心、呕吐、心率失常及过敏等不良反应,新生儿也可能出现低钠血症[3],为此临床也在不断探究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米索前列醇的本质是一种合成性前列素E1类似物,其对于产妇妊娠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终止早孕时常常与米非司酮配伍,用药后一般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情况,与抗酸药等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可能加重腹泻等不良反应,过量使用则可能产生强烈的药理作用[4]。

本次研究结果为:(1)对比血压控制情况,用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实现组舒张压(82.03±1.23)及收缩压(121.42±1.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4.63±1.51)、(133.52±1.74),t=9.353、9.575,P<0.05即差异显著,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妇其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米索前列醇被迅速吸收,血浆活性代谢物可马上达到峰值,且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85%左右,为此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2)对比不良事件,实验组发生率8.82%(3/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65%(6/34),x2=10.582,P<0.05即差异显著,充分说明了采用米索前列醇后患者剖宫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更低,这是因为该药物在患者肝肾等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半衰期相对更长且不会再体内产生积蓄,为此对保护患者及婴儿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对比出血情况,实验组产后2h(173.42±6.36)及24h(39.24±5.63)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98.42±16.34)、(57.82±11.42),t=8.578、9.022,P<0.05即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与王玲[5]在2019年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实验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68.54±2.32)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41.54 ±3.01)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01.50±4.44)、(62.84±5.61),t=132.7054、16.7282,P<0.05,统计学具有数据组间统计意义。”充分说明了采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对后续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大多发生在产后2h内,由于米索前列醇的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长,为此可达到迅速控制血压并减少出血的目的,肌细胞中钙离子浓度不断增加促进产妇宫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妊娠结局,药物本身不会对产妇生命体征造成严重影响,利用率较高且无残留,有效减少了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加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米索出血量产后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