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理论分析

2020-05-07 07:59刘瑞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公民

刘瑞

摘 要:公民身份这一概念的存在历史悠久,它的内容随着发展也愈加丰富。在古希腊时期,它是一种政治身份的象征,作为一种参与公共事务的资格条件;到了罗马时期,它又成为一种荣誉象征,是帝国维护它的统治的手段;公民身份发展到今天,成为一种公权力,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集合体,而在我国,公民这一词更多的是以法律形式存在,具有政治意义,是一种需要在法律的规范下行驶的,更温和的,循序渐进的维护自己权利的基础。而要想了解公民这一概念,就绕不过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和社会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经典的公民身份认知。

关键词:公民;自由主义;共和主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4.071

西方公民身份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古代希腊和罗马、中世纪与现代早期社会和现代立宪国家,不变的是公民身份的演变始终与“国家”“政体”等公共领域息息相关,且三个阶段的政治体系都试图建立一个“平等”的概念,通过对“公民身份”表现出来。研究公民身份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公民個人和公共权益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公共身份和私人领域更好的发展。若要对公民身份有一个比较充足的认识,无法脱离“国家”“政体”单独而谈,公民身份一定是基于公共领域而存在,并值得探讨的。

1 何者为公民

提起公民身份,在今天不可避免的与国家法律联系在一起,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都依法享有我国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力。当然,权利与义务是相等的,同时,也就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公民一词最早是起源于古希腊,但究竟何者是公民真正的定义,众说纷纭,不执一词。“公民”的古希腊文为Polites,源于Polis(城邦),意为“属于城邦的人”。该词的英语为Citizen,词源亦为城市:City。城邦在古希腊分布林立,给了公民提供言论行为的自由,是一个个人类聚集群。到了公元前8世纪左右,城邦才具有特殊政治意义,指代了国家。公民就是进入城市、城邦、和国家的人,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从汉语来看,“公民”一词,本就包括了“公”与“私”,“公共事务”与“人民”,两者合二为一,意指从事公共事务的人,与西文一致。

2 公民身份观念的主要理论

公民身份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从古希腊至今,公民身份经历了历史和国别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和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两种范式。现代公民身份虽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因子的不同组合,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公民身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但总而言之是基于两种公民理论展开的。

2.1 两种古典公民身份观念的比较

在权利与责任的分属中,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主要重视公民的权利;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则着重强调了责任,也就是主要关注于公民美德和公民认同。共和主义公民观念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所以互相制约,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根本特征是:

首先,对公民身份与自由的关系的理解不同。自由主义公民观念认为,一切要从人性本身出发,公民资格归根到底也只是一种保护个人权利的手段,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自由,只有取得了公民身份,人才能为自由奋斗。公民共和主义则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认为人一旦获得了公民资格,有了参与公共领域的决策权,就已经摆脱了私人领域,拥有这种平等自由的身份,就已经获得了自由。

其次,对于公私领域对人的意义的定义不同。古典共和主义者认为,私人领域只是基础,处在私人领域的人才是真正不自由的人,人最终还是要进入到公共领域,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共领域是一种理想化的、共治的模式。从不自由的私人领域进入到理想化的公共领域,就是自由。公共领域是优于私人领域的,所以公共利益、公共善应该是排在私人的需求之上的。而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与此相反,认为先有了私人利益、自由、正义等,才有必要获取公民资格,公民资格就只是获得自由、正义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和前提。公民身份所组成的外部公共领域,只是维护个人私利才有必要存在。回到个人的私人领域中,公民可以自由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做自由价值的考量。公共认同也是为了达到个人领域的稳定、完满,才被认同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认为权利优先于善。

最后,是两者对未来发展的不同影响。共和主义是以集体、国家等公共领域为主导,自由、善的要求就是要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进入公共领域是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要求,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治,合理的运用好这种“自由”就是一个好公民的必要条件。但在自由主义传统中,何为正义是经过全体社会成员的一致选择,一致规定的,除了在制定这种标准时,公民只要安分守己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规范性的要求,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否参加公共事务,何时参加公共事务,是否参与到公共领域中群体性的活动中,都不强制要求。

2.2 当代西方两大重要流派的比较

在当今社会,西方有两大公民身份观比较盛行,一种理论就是由古典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顺应下来的当代自由主义;另一种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与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论战中兴起的社群主义。两种关于公民身份理论的认知,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点。

首先,在于个人身份与社群主义何者为先的争论。自由主义如前所说,认为对个人利益的合法合理的维护,应该是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所必须的,一切的要求都应该以维护个体存在为先。而社群主义则不同,社群主义,顾名思义是群体性的生存规范,社群主义认为,公民个体是独立的,社群是个体的组合,个体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群之中,离开了社群,公民个体无从谈起,作为一个好的公民,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因为维护好公共群体的最大利益,才是保障个体利益的最佳途径。 而最大的公民权利就是对公民身份的确认。所以社群的作用远远大于公民个体,一切的行为规范都应该是以维护群体性利益为先。

其次,是针对个人权利和社会公益关系问题的争论。自由主义认为个人的权利应该优先于社会公益,先有了个体,然后才有了共同体,个体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人们结成共同体,组成社会群体,一定是因为有某个共同的目的,所以迫不得已的选择。归根到底,群体利益是为了维护个人独立的权利而存在的,公民身份因此而来。社群主义则认为,公共利益应该是优先于个体利益的,每个个体共同集合而成为公共集合体,只有首先保障了群体性利益才能谈其他,所以个体的最终权利与自由要始终与公共利益相符合。只有将公民教育建立在公共善的基础上,才能维护好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社群主义是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再定义,某种程度上,将古典共和主义的标准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大化了。

3 公民身份重启的缘由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公民身份几经转折,在近代,对它的关注再次达到了高潮。与公民身份概念相关的一系列因素都是好的一面,如自由,平等,正义,希望,美德等,它成为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而它也用千年的传承,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适应性。不管是主观的选择还是被动的发展,公民身份理论已经深深的渗透进现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迫切的希望从中找到平衡公共需求和私人利益之间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当然,今天的公民身份理论绝不仅仅是复制历史的刻板言语,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不仅仅是国家与个人的双边关系。它是更加宽泛,更加灵活的公民身份概念的效力,它是吸收了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有了多元公民身份补充的新的思维模式。

公民身份理论在当代重启,并快速发展,有它必然的趋势:首先,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仅仅以“血缘继替”为连接主导的“乡土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由传统的血缘-家庭的认同,渐渐向民族-国家的认同过渡;其次,公民身份的个人认同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更甚者,是一个经济不可或缺的时代,作为在经济体社会中有独立的人格的个人,研究个人所具有的公民身份是必要的;而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的加快,更好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也随之快速提高,为全球一体化提供知识和能力,全面的认识公民身份,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比较的视野,我们可以用更发展、更开阔的眼光审视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和政治体制,总结得失,承其发展。最后,公民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一種使全体个体、全体公民团结起来,使社会具有一致性目标的手段。历史的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所有人劲往一处使,使大多数的公民,群体性利益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不求手段,不惜代价,不做规划,谋求的幸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长久的。所以,通过理解公民身份理论,构建公民身份理论,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构建起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群体。这样一种既使自己受益,也使别人受利的发展策略,才是一种平衡、稳定、理想的状态。

4 总结

以上,我们研究公民身份理论是有必要的。公民身份理论概念十分复杂,但恰好,与这个复杂的时代性相一致,公民身份从古希腊发展至今,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体,不同的人民对他施加了不同的意义,它经过不停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规划。它的不同成分,也因不同的起源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但这正是时代人民的需要。

公民身份理论对我国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公民身份的认识,是每个国家每个人民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它起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民身份理论无疑是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契机,当代中国学者努力把这一理论引进来,我们不可能不做更改,完全照搬西方理论学界对他的研究内容,与它的公民政治模式,但参考和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研究、它的内在的规律性和合理性却是非常有必要的。更应该努力将它与中国传统相结合起来,发展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公民身份。

参考文献

[1]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欢迎订阅《公民与法治》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