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020-05-08 06:48王小君东莞市水务技术中心
珠江水运 2020年7期
关键词:护坡防洪河流

王小君 东莞市水务技术中心

相信我们也见过市内河道,它的两侧大多都是硬质的防护坡,这样建设的目的是防洪抗旱和维护市区稳定,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它的生态功能,这种硬质坡道的确安全,但同时,它很容易给水环境和鱼类的生存带来危害。近些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我们都在思考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今,河岸坡道的生态化建设能够减少城市扩张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保留河岸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这种生态型的河岸改造工程,能营造更利于水生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它们提供生存和捕食的空间。不仅只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活在河岸边,还有很多鸟类、昆虫、珍稀植物也生长在岸边这种潮湿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河岸生态,能够推动整个城市的景观、文化、园林等多方面的升级,这显然能够提高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影响力,适宜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居住,这将会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1.河坡生态系统的认识

两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人们在河道两岸繁衍生息,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城市,像我们熟知的上海、武汉、重庆,它们都位于长江两岸。城市生态系统比较单调,而河滨生态系统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它们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业的最密切的地区。随着这些年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城市都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私挖乱建,河道建设工作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河边的坡道是河流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也是河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以湿地或者草地的形式存在,起着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源、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硬质护坡显然不是正确的选择,坡道硬化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很多政府工作人员追求效率,做事喜欢“一刀切”,他们忽视了这种建设形式的弊端,硬制坡岸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想要让这片土地恢复建设之前的状态,我们又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同时要满足河道护坡防洪、美观功能,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我们将会大力推行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之后,我们考虑到,水利防洪是基本前提,河道整治能方便船只运输,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护坡技术要重在“生态”二字,做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2.传统护坡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的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长期以来只考虑水利方面的需求,过分的强调河流的蓄水、防洪、抗旱等功能,一直试图追求河岸的全面硬化,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水泥硬化,这些传统的护坡结构,在保持水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这种一刀切的基础建设模式,只会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苍白、死板、缺少绿化,这会严重的影响城市的形象,为它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1)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是传统护岸建设最直接的后果,把整个河岸都用水泥和混凝土封闭起来,破坏了河流和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同时它也切断了河道与河岸时之间的生物联系,导致很多生物因为缺乏食物、水源、栖息地而死去。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河岸结构,这不利于水体的自动净化,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污染加剧。

(2)恶化市民的居住环境。在天然的河道环境中,水体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这其中,河两岸的各种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混泥土护坡结构,让这些植物全部消失,水体恶化也就加剧了。我们都知道,人是向往自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会让人变得压抑,绿色植物才能舒缓人的身心。失去了原有的富含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植物之后,城市的人文景观就会减少,市民也就少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去处。

(3)景观功能的丧失。没有植物的护岸硬化,只会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河岸环境,这会严重的影响河岸的自然风光。传统整齐划一、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求,这会影响人与自然的交流,让我们失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常常追求“和谐”的理念,硬化护坡技术将会打破这种平衡,让自然景观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3.全新的生态护坡技术

河道治理的理念是维持稳定,让河流发挥它原有的功能。这种时候,规划就显得极其重要,我们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考虑防洪抗旱功能,也要照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做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自由、自然、健康、绿色,这些是大众迫切需要的。我们以生态学为基础,结合水利工程和生物科学,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护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它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尽可能的保持河岸的自然属性而建造的人工护坡。生态护坡技术的本质就是利用植物和水土保持学的原理,结合一些工程材料,在岸边构建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水土、涵养水分、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自然、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良好、美观的人文景观,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和传统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坡技术直接解决了绿化和硬化之间的矛盾,这有助于城市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生态护坡技术是现代河流治理的正确发展趋势,我们发现,这一技术在很多城市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规划分析

护坡技术既要满足防护标准,又要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我们常见的有土壤生物工程、植物和人工合成材料、生态混凝土、土木工程材料等类型,如图1是生态石笼护坡技术,我就以此来给大家简要分析一下。我们利用土木工程材料和植物组成一个防护网,构建一个可以再生的自然防护系统,植物的根系可以对石头起一个固定和保护作用,避免雨水的冲刷。在三维网中,植物处在上层,降低雨水冲刷的能量,减少水土流失,网包中的填充物则起到防护作用,二者相互配合,大大增强体系的抗冲击能力。

5.总结

图1 生态石笼护坡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城市又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从现在做起。生态护坡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它保持了河岸原有的生态结构,人为的加上一些材料,让它既满足防护需求,又能美化环境,再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提高城市的人文内涵。

猜你喜欢
护坡防洪河流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河流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土石坝护坡破坏原因、危害及防治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