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20-05-09 10:34陈玉利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题意应用题实效性

陈玉利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对应用题的解题技巧熟练地掌握。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应用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以实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数学教师仍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教学活动与教材内容发生冲突。因而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如此才能使数学教学不落窠臼。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学生面对应用题仍表现得不知所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升。因此,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迫在眉睫。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通常都会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教师认为学生应用题解题难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不懂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也可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没有相应的应用题背景,致使其无法理解题意。在以往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将解题思路直接告知学生,主要对解题步骤进行讲解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令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无法将解题思路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很多学生都是根据记忆,照搬解题思路。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兴趣,也采取了一些教学手段,但收效甚微,难以真正提高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针对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应用题教学实效性得到切实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教师的应用题教学策略比较传统老套,很难令学生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新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创新教学方式,为应用题教学注入新鲜元素,使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应用题教学的直观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使原本乏味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为数学教学增添了趣味。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在于他们无法理解题意,而应用题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可以把应用题中的不同数量关系更为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找出应用题的解题要素,有助于加强对题目的了解,并体会到应用题的解题乐趣,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解题中来。

比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有一辆身长为300米的火车,平均每分钟可以行驶500米,现在火车要通过一座长度为2400米的大桥,那么火车需要几分钟才能完全通过大桥?很多学生都做出了这样的解答:2400÷500=4.8(分钟),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他们在解题中没有考虑火车自身的长度因素。学生不理解这一点,于是笔者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了火车通过大桥的动画演示,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直观地发现只有火车车尾通过大桥才算是完全通过了大桥,因而明白了火车要行驶的总长度为2400+300=2700(米),再根据路程与速度的关系得出2700÷500=5.4(分钟)这一正确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应用题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解题正确率。

(二)创设情境加强应用题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应用题,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很多数学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无法体会“学有所用”这一道理,因而课堂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应用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加强应用题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体育教師买了两盒零6个乒乓球,其中每盒有20个,给了张明6个,又给了李红5个,还给了杨天7个,问:体育教师还剩几个乒乓球?这类应用题生活性比较强,因而在教学的时候笔者根据题目内容为学生设置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张明、李红和杨天,按照题目内容进行相应的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地进行解答。在表演中,学生注意到这个细节:两盒零6个乒乓球,因而知道一共有20×2+6=46个乒乓球,然后再根据题意得出46-6-5-7=28(个)的正确答案。通过设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可以避免学生出现马虎的情况,如直接算成20-6-5-7=2(个)。

(三)数形结合简化应用题教学的复杂性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应用题解题技巧,通过画图,可以使复杂的应用题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涉及的数量关系是比较少的,所画图形相对较为简易,方便学生理解。因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持有数形结合意识,在引导学生通读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让学生在图形中清楚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相遇类的应用题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在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时候往往出错也比较多,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如:A、B两地总长为900千米,有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1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130千米,几小时之后两车相遇?不少学生在读题之后感觉无从下手,于是笔者借助简单的画图帮助学生找出解题方法。在图形中,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并能迅速而准确地得到更多的解题信息,如A、B两地的实际距离等。通过简易的画图,学生准确地解答了这道题:甲乙两车的速度和为150+130=18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900÷180=5(小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应用题教学,学生可以快速而有效地理解题目中的不同要素,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直观。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掌握画图技巧,以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应用题教学,深入研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断创新应用题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数形结合等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不断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东海县张湾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题意应用题实效性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