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20-05-09 10:34陈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陈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离不开生活,这两者相伴而生。这一教育理念即使放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科特点,立足实际,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教学内容的熟悉感、亲切感,同时实现对学生科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基于生活化教学提升科学教学实效性进行论述。

新课程标准中针对生活素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强调,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课程资源和生活中的素材内容。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科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接轨,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实现优化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课堂导入环节,若是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某个概念或科学原理,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生活的亲切感消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畏惧心理,同时利用问题情境唤醒学生求知欲,从而构建精彩的、有效的课堂导入。例如,在讲解《哪种材料硬》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石头、布玩偶,问学生:“同学们,老师的手上有两个物体,都是你们熟悉的,是布玩偶和石头,你们知道哪个软一些,哪个硬一些吗?”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再问学生:“你们是怎么感知它们的软硬度的?”大多数学生会给出“用手触摸”这样的回答。根据学生的这一答案,教师继续追问:“我们摸一摸石头和布玩偶,就知道哪个更软,哪个更硬。如果我们摸的东西都是硬的,比如塑料尺、铁钉、卡片、木条等,我们又该怎样去判断它们的软硬度呢?”经过之前的引导,再通过这个问题的推进,学生的求知欲被有效激发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进新课内容,就为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生活素材讲解科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认知水平、思維能力有限,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场景,结合生活素材进行讲解。一方面,这样可以缩短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给身边的材料分类》这节内容的时候,科学教师可以联系最近国家实行的垃圾分类这一做法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垃圾分类难倒众人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材料分类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给垃圾分类的,分类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互动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有效掌握材料分类知识。

三、引进生活资源开展科学实验,丰富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撑,实验活动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助推剂。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要尽量从生活中选材。引进生活资源展开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做到有效了解,还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这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平常经常吃的食物,如方便面、牛奶、面包等带到课堂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所带的食物,带领学生一起看产品的成分介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体生命活动与各种营养成分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碘酒、淀粉糊等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的方式去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知道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

四、设计生活化科学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面向生活是科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所以,科学教师的生活化教育不能止步于课堂,应当面向实际生活。为了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科学教师在给学生设计科学作业的时候,也应当将眼光放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层面,这样可以让科学这门学科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科学、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种植植物并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课外作业。又如,在讲解《比较韧性》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具有韧性的物体并对它们的韧性进行排序,以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对科学知识的研究离不开生活的支撑。科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从思想上重视生活化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情对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处理,使学生对科学有形象、立体的认识。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从而使科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蒙城县逍遥路小学  安徽】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生活化科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