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 讨论式 实践式 拓展式 表演式

2020-05-09 10:34季华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花园里原理经验

季华英

3~6岁的幼儿,思维处于萌芽状态,可塑性强,正是培养幼儿求异思维的最佳时机。但是,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实体和活动来进行研究和培养。考虑到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现今比较流行的绘本读物。依据求异思维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结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在传统平面式的阅读教学基础上,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充分尊重幼儿在理解能力、体验能力、行为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上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讨论、体验、拓展、实践、表演等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和肢体,去体验、去实践,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阅读经验,同时也获得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体验式阅读

原理:幼儿与作者体验存在差异

运用:实景感悟,积累生活经验,引发求异思维

绘本是成人创作的,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幼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不一定能被幼儿认可和接受,这样就影响了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和兴趣,尤其幼儿阶段的理解和思考特点是依赖于表象和动作进行的。因此,幼儿只有真实地去体验,自由地运用不同的感官和方法去获得不同的感受,才能与画面中的内容相互交融,并在内化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也自然引发自身思维的变化。

绘本《花园里有什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幼儿需要到花园里去真实地观察和感受,看一看花园里有哪些花卉,翻开泥土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找一找哪些小动物是有保护色的。站在花园里感受微风拂面,感受鸟语花香,再亲手种一棵小花或小草,也可以放放风筝,晒晒太阳,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之后再回到绘本中,幼儿就能够很好地理解绘本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

二、讨论式阅读

原理:幼儿理解存在差异

运用:分享差异,丰富思维经验,萌发求异思维

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他们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经验积累,而每一个幼儿的生活经验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对同一个画面或同一个情节的理解就存在着很多差异。我们正是需要将这种差异分享给其他的幼儿,感受他人从不同角度思考的观点,让幼儿学会去吸收和容纳他人的观点,逐渐地丰富自己的思维经验,才能自然地萌发求异思维。

三、实践式阅读

原理:幼儿的行为方式存在差异

运用:探索验证,调整操作思路,激发求异思维

实践和探索,最能体现和发展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借助幼儿绘本读物中有关于科普知识的读本,让幼儿通过多次、反复的操作去发现和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寻找问题所在,重新调整思路再次验证,从而获得自己独有的操作经验,而这正是求异思维的变通性特点。

比如,阅读绘本《停电以后》,幼儿会讨论:为什么会停电?电是怎么来的?于是就生成一系列有关电的操作活动。

四、拓展式阅读

原理:幼儿与角色体验存在差异

运用:移情换景,转变思维角度,促进求异思维

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求异。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求异思维主要表现为幼儿对某一物体的不同想象,对某一画面的不同理解,或者对某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以及对某一情节的不同猜测。这些都可以通过拓展这个动作来完成。

比如,绘本《生气汤》讲述了妈妈巧妙地用“煮汤”的方法,来帮助霍斯抒发他生气的情绪。“煮汤”时可以对着锅大叫、龇牙咧嘴、吐舌头、用力敲打锅等方法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很自然地进行拓展,比如,让幼儿想象还有什么动作、表情、声音或者一件事情,可以当作“调料”放到“汤”里去“煮”,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这样的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中,并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五、表演式阅读

原理:幼儿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运用:多元表达,拓宽思维空间,发展求异思维

表演式阅读,是一种立体的、综合的情境表演,更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最直观的表现手段。表演,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够整齐划一的动作,利用绘本进行角色表演,能够让幼儿的求异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幼兒需要对即将表演的绘本内容非常熟悉;然后,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绘本中的对话表演出来;最后,通过表情、动作、语气的变化,以及对话的改编,将这些融合在一起展示给大家欣赏。在这里,每个孩子的表演都不会相同,对表情、动作、语气的运用都不一样,也就体现了幼儿在现阶段的求异思维状态,也就是求异思维中的独特性。

总之,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是以培养幼儿求异思维为主要目的,多角度、多形式地解读绘本内容,从感受理解、实践操作、体验表现等多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绘本教学设计,使得绘本不再是单薄的故事绘本,而是从阅读开始,走进绘本的情境,理解绘本内容,让幼儿更为真实、更为生动地体验绘本中的画面、意境、内涵。当然,求异是为了更好地求同,求同则是为了存异,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幼儿阶段,我们主要以求异思维为主进行培养,并逐步渗透求同思维,让二者在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发展。

【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绘本变形:幼儿求异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6122562】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花园里原理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小熊当当聆听花园里的声音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花园里的秘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