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澍等的材料

2020-05-09 10:20赵通儒
延安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子长鹏飞陕北

赵通儒

关于唐澍烈士的材料

1967年8月31日

一、唐澍,字东园,河北保定人。黄埔第一期毕业。参加孙中山亲自指挥的征平东江刘震寰、杨希闵、陈炯明诸战役。作战英勇,每战皆胜。得孙面奖,当众表扬。党中央及中共广东负责同志均誉为“我党战将,新军事人才,将来党国柱石,干城。”1925年冬,中共绥德地委、陕甘区党委,向北方局、中央要求“派军事干部”,来领导陕北及西北军运。由中央专从广东秘密抽调唐澍烈士等多人,到上海、华北、西北。唐等被分配给陕甘区党委,任中共陕甘区党委军委常委。因唐到西北,杨虎城部已被刘镇华部反包围,困守西安,不得入西安城。史可轩部尚在行军苏境及外蒙。陕北石谦部已有不少党团员,故将唐留在陕北,专到石部公开任“教官”,秘密代表陕甘区党委及绥德地委,亲自直接领导、教育、指挥石部全体的军事行动。党中央给陕甘及绥德的秘密介绍信中称:“唐同志在征平东江中,战功卓越,功不受赏,身经枪林弹雨锻炼,望予信任。”在1926年至1927年夏,一年半的所作所为,证明“唐澍,非常人也!”不只石部官兵,绥德地委、延安地委、陕甘区党委,同此公论。唐在石部,既非兵,又非公开合法职权的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或副旅长、代×长,仅以自己的“身先士卒”,“政治方向明确”(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军人),“工作作风简朴勤劳,”“上下、军民关系良好,”“一心革命,”竟使石谦及孟医官等旧人员也佩服到五体投地。

二、唐在“清涧起义”、“渭华暴动”中,两任军委主席,部队的全体总指挥。在自始至终的战争中,是“坚决打”,“能打”的最著名指挥员。敌人闻之,丧胆落魄。他的“以寡敌众,以少胜众”是不可磨灭的。

三、唐的结局,同项羽,不能怪唐,项羽没党领导。唐受的是军人天职,“保国卫民”教育。(军人,打天下)。唐所受的战略战术领导路线是“打”。古今中外,千朝万代,不论什么阶级,天下都是“打”下的。争江山,不征、不战只是空说梦想。因此,只要“能打”便是一切。这同项羽虽隔二千多年,不约而同。从唐的经验教训,更证明毛主席的军事路线、战略战术的英明,正确,战无不胜的根源。唐澍要学到毛泽东思想,学习毛的军事路线,战略战术,思想路线,必然是一位成功的战将,不会是落个失败的英雄。唐,代表人一切只靠自己、少数人、先锋队的坚决、勇敢、善战,冲锋临阵,作战至死,胜则为将,败则自刎的“先锋”路线、思想的人。革命大业,必须是群众的长期的百折千回,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总体战,不是只由一举一支一流而成的。

四、唐澍,应肯定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烈士。应纪念。应优恤。过去,不纪念,是不对,不合理。唐澍们征平東江的“功”和“革命果实”,(共产党人为革命作战、流血,而得到的胜利)被蒋介石抢去,据为“己功”。

唐澍在西北举起的“清涧”、“渭华”义旗,高岗不愿提。失败,教育了千千万万后继人。何曾没教育过高岗及其流亚?错误,失败,不能只归咎于唐澍一人。唐澍不能离开中国,不能生于前若干年或后若干年,不能只住在广东或河北。原来与唐同时代、同年岁、同处境、同场合的人,不只千千万万。子长烈士,跟唐,下颚负伤而回陕北。白明善烈士,跟唐,左膝盖骨负伤而回陕北。志丹烈士,跟唐,赤手空拳回陕北。子洲烈士,西安城内秘密指导唐,在“渭华”失败后,敌人于西安千方百计搜捕下,瘐死敌狱。长于唐(年龄)同于唐(年、刘)谁未失败?刘谢(志丹、子长)后来搞游击,奉行毛主席军事路线、方针、战略战术,何莫非唐之“失败”,教育之一因也?刘、白、谢三人于1928年夏秋,相继回到陕北,才看到毛主席“秋收暴动”,“上井冈山”文件(1927年,他们只接到“八七”文件),(陕北特委给的)。后来,又由北方局、陕西省委、陕北特委转给他们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一切决议、法令、条例、命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一切文告。(在1935年以前之34、33、32、31……年)。有的人,不接受一再失败的经验教训。有的人只接受一点。有的人快接受了。有的人接受慢。有的人终于不得不接受。唐澍以只身,赤手空拳到西北来,能将石部、许部(许权中部,史被害后)指挥自如,不能说他“不能干”,不够共产主义战士。“战”至以身殉战,不能说他不够共产主义品质、道德。古人尚称“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向来不把“成”“败”归之一人。唐澍以“起义”,“打起红旗”,“为工农兵勤劳人民打天下”,号召了后继的共产党人。以“身败”,教育了后继的革命家应改变“战略”和“战术”的路线。

“清涧”,文件不多。“渭华”,文件原很多。可多方搜求。略记。

另写。多搜集文物

关于高鹏飞的材料

1967年8月22日

高鹏飞,横山人。榆中、米中学生,记不清了。1930年前的党团员。1930年到甘军中活动,做士兵工作。当时甘军中有三个旅是陕北人——9旅、10旅、11旅,旅长为谷莲舫(靖边,刘贵湾人)、王子元(安边人)、石英秀(字子俊,靖边人。石病死于北京,由刘宝堂继。刘与张廷祥、张廷芝在安边斗争,被张家打死,曹又参继。1945年,安边起义,吴峰、周效武率一营逃榆,史方成战死宁条梁,余起义。)三人当旅长。陕北特委,从1928年,号召青年“到军中去”,“拉兵变”,“搞士兵工作”,“改造旧军队”,为创造工农武装而奋斗。因陕北的“枪”一再损失(清涧,后九天),只能零星“拉”,“买”少数的。要大批、数十、数百找“枪”,只有“拉”连、营、团、旅的兵变。蒋冯阎战起,甘军正无限扩大,为夺冯在甘之地盘。高鹏飞,结合一些同志,到甘军中去。可能李友竹、牛化栋、曹又参等知道,因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去(先后)的。曹去最早,在大革命中期(1925、26年。当时,非党员。由杜斌丞关系去的。),引了些同学,一去就活动到手“连长”,有了百支左右“枪”。李、牛等不少党团员,先后从1926、27、28、29、30、31……年去的。他们可能与高结过伙伴,可能在甘军中遇过,见过或往来过。我知道是高鹏飞到1931年,已到陕甘,西北红军第26军中,同谢子长、刘志丹、强龙光、阎红彦、胡廷俊……已到一起。时,日,地点,我不记了。最初是由高鹏飞从甘军中拉出(一排?)二个班(?)的兵变,全副武装,参加红军,找到和投奔了谢、刘主力红军。

1932年,因红军内部,意见分歧之争(未详谈起因),发生为改造一部分土匪,竟把刘志丹烈士的“枪”也给下了。由此,陕西省委书记杜衡(佳县人,原绥德四师三班学生。听说逃台,详不知)亲去红26军兼政委,解决部队内部矛盾问题。先将作战负伤最重的胡廷俊(绥德城内,任过城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送上海,给配铝腿,调赴福建,参加福建省委的军委书记工作(胡在红26军中任团政,是优秀干部之一),不知牺牲在何地了。继将谢子长烈士、强龙光烈士、高鹏飞、阎红彦等人,调离红26军,到上海受训。强龙光也因负伤,到上海治疗而愈。高鹏飞有肝病肺病,是为治病受训两个任务去的。强与高1932秋(?)1933年春到北平时,伤病尚未全愈。西北调谢等赴上海之事,后来查证,恰与南方“要把朱毛调离,避免敌人注意力集中到毛朱”同出一辙。事后查明,“先调走谢,再调走刘”为原计划。因一时无人代刘,“察变”后,“谢又回西北”,敌人“围剿”日益严重,敌我战斗频繁,西北红军又全部“北上陕北”了,致原计划(杜为首的)未能实现。

高鹏飞由沪与强为第一批,先到北平,谢、阎第二批来。同在平津一个短时期,即去参加抗日同盟军,到张家口去了。失败回北平,强牺牲,谢回陕北,阎留天津,高去鄂豫皖苏区,到红25军中去了。记不清是在谢、强、阎去张家口等,高去25军,还是失败回来才去的。从尤香斋和安建平处,可以找到高的时间。问尤在张家口与谢结婚时,又见了强、阎、霍(世杰),有高否?如有,高亦在同盟军中。如无,则高已先去了鄂豫皖。尤原不知四人,是谢等先到张家口,我又到张家口,我回到北平,写信才调尤,由北平遣尤赴张家口的。谢尤结婚,强尚未牺牲,霍、强、阎皆参加。霍回北平给我谈谢尤婚状。尤从张家口返回,同安一起一个时期。安可由尤等处知高。

另外,吴志淵也可能知道高的去时。谢、强、高、阎由沪到北平会合时,我曾给吴说了四人,使吴与谢等相见相会,谈。

高鹏飞到鄂豫皖之时日,早则为1933年夏,迟则为1933年冬。红25军是1935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将中秋节)到永坪,同西北红军全体、刘志丹会合,开会师大会的(八月上旬到陕北)。朱理治作《为布尔什维克而斗争》的报告,主持合编,改编,成立15军团。朱、聂、郭、惠子俊、崔田夫、马明方、刘志丹、高岗、范子文、崔田民、霍维德……他们都在永坪,参加大会。我在湫沟台,围困瓦窑堡敌84师。我父赵树德给会师大会一日夜宰猪羊数十百个,给做好饭,得刘志丹奖赏酒二三斤一个瓷瓶。我父将瓷瓶由1935年带在身边,到1938年,由文年生给的日本军用铁水壶代替了。我得到会师大会宣言、传单,送给城内敌军数十份。

高鹏飞同我从北平会见,我招呼他同强龙光等的衣、食、住。分别时,再未得其消息。根据北平看到、听到他同强之动止、言、态,强牺牲于战场,高必同样牺牲于战场。他两人有个共同点,“勇”。

高鹏飞在北平,同强龙光一起,我的印象深,两人才相互认识,在陕北,可能他知道或认识我。我因人多,记不了那么多。我1927年初冬,到响水、波罗、横山,每到一处,才数日、十数日。响水因跌崖负伤,日子多点,为守秘密,认人不多。波罗、横山,住的日子少,他们人多,我一人,也因守密,未多认人。榆林、米脂三民二中及绥师,1927年秋到1929年底,我是地下活动,对公开的青年学生,往来有限。高鹏飞在甘军中拉兵变及参加红26军的材料,多数是出自强龙光对我说,少数是谢子长烈士说。这是可靠、确实的。

关于红26军的斗争,高鹏飞站在那一方面,谁也未说。高同强、阎、谢,四人由西北、陕甘边,到西安,到上海,由上海到北京,在北京及分手,四人的待遇是同样的。只有谢一人,有时略为多点(因年纪大,病,社会关系),他们三人完全一样。三人在红军中的地位,在当时,高、强一样,阎又高些。

其他不知。我的看法和想法,如高已牺牲,应按烈士论。

关于杜润生的材料

(有人叫杜润之)

1967年8月20日

一、杜润生,米脂人。北京大学学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入北大后,因家贫,半工半读。出外教书一年,以所得工资,再求学一年或两年。曾任北大支部书记。到山西太原中学教书,参加太原市委工作。1929年到山东济南中学教书,参加济南市委任宣传部长。1932年从北京出发,赴宁夏,去担任中共宁夏省委书记。拟收集绥西散兵游勇,及宁夏战争后的残部,依据贺兰山,割据宁夏、绥西,北通外蒙,东结东蒙大革命失败后尚保留之一部武装,抵制五马经营宁夏之统治。由于不识甘青回马在宁夏之潜力及活动,终被马鸿逵乘机取得宁夏,图谋均告落空。汉人武力又为甘肃汉族军阀吞并、收编,一部分又为绥西阎锡山之屯垦部队吸收而去。杜在宁夏中学,以教学掩护行动一段时期,后竟不知下落。

二、脸微麻,同吴堡刘韶华等相友善。1938年春,我途经绥德,遣刘赴西安前与刘谈及,问杜润生宁夏可与西安相呼应或配合否?刘答:杜之下落不明。与杜同失踪,尚有赵景隆之兄赵子元(米脂人。景隆1931年病死安边女校),亦为北大学生,党员。1927年冬及1928年春,曾与我在米脂有关系。杜润生是1930年起北京派赴宁夏工作之第四批人员(只我知道。其他三四批因守密,姓名不知,不记了)。

关于杜洪范的材料

1967年8月20日

一、杜洪范,杜斌丞的儿子。初住榆中,转到米脂三民二中。共青团及共产党之参加在1927、28年间。1929年,杨虎城从安徽回陕西。蒋冯阎战争,冯玉祥及其部队退出陕西。杨得陕西军政大权,重用起杜斌丞了。陕北党及陕西党为给杨杜做工作,派了许多人,大多生效不大。陕北特委按六大决议,动员青年学生“到军队中”“到工厂中”“到农村中”去组织群众,为重新革命,为发动工农兵,为土地革命,创造苏维埃政权而斗争。陕北从1924年到1927年所有“石部”武力,南下丢光。1929年杨庚午又失败,把数百条枪被杨国栋的右倾投降路线又输给了敌人。重新找枪,只有南“在关中”各部队中“拉兵变”,北在“陕北”各武力中“拈枪”。党号召下,杜洪范领曹拱璧等同年同学,到西安去,给杜斌丞当“卫队”,弄起三四十人之短枪“卫队”,名为“保杜斌丞”,暗给西北红色游击队送消息,送武器、弹药。杜斌丞向杨虎城活动到省府秘书长及“陕西清乡督办”名义,专向甘肃、宁夏活动,企图收编甘宁青回汉各派武力,形成“杨虎城”之“西北军集团”。杜率洪范、曹拱璧等,亲往兰州活动。谢子长、刘志丹、史唯然、许权中等也曾于1930年在三边、宁夏、陇东以至兰州(子长同赵仰轨、惠泽人等亲入兰州)大肆活动。不久,杨看杜为文人,不会搞军队,甘宁活动成绩不大。杨虎城却派孙蔚如带兵赴兰州,任为省府主席,对青海对宁夏又束手无策。杜之清乡督办,又为邵力子1931年后到陕,篡夺党政权力而排挤取消。自邵力子由陕西省党部主委而任省政府主席后,把杜斌丞先弄成光杆。杜之卫队,也被遣散,改编,取消。杜洪范也因失败而到北京另行出路。

二、杜洪范到北京后,同我研究,总结了他1929年到1932年春的过去。

1、西北,尤其青、甘、宁,只注意汉人汉族,忽视回族,冯玉祥失策失败,杨虎城将在甘肃也不久,孙蔚如也久在甘为不可能。杜斌丞,老文人,对杨只能出谋定计,带兵,不行,杨也不许可。本应利用杨、杜的1930(1929年秋冬,不可能,杨新回陕,一切不摸)年1931年,暗助西北红军游击队大发展。使杨打第一仗,向青、甘、宁五马斗争。红军,游击队,乘虚乘隙取甘宁陕之三不管地区割据,力大之后,在反蒋抗日的行动中壮大革命力量。又忽视南京蒋介石利用杨,却派来邵力子,篡党篡政,并以之“制杨”。

2、西北工农,红军,将有新发展,新努力。适于到红军中艰苦工作者,到红军中去。不适于到红军中去,有条件打入“白军”,进行“瓦解白军”工作者,自作计划去努力。

日本已占东北,“伪满”挂出,热河岌岌可危(1932年),可能仍沦日寇。全国将来抗日也好,中国革命也好,完全要中国共产党人搞。南方,江西已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一切愿意坚持革命的人,只有想尽办法,壮大中共力量之一途。

3、利用父子关系,向可发展地区,找线索发展。会师胜利,解决问题,不宜再似过去,只给杨壮威势,又被邵力子从背后挖去。

三、杜洪范在北京住了一时期,表示他:“用实际行动回答期望”。后来听到他向西南各省活動。1940年,在延安,听说他到“征缅军”任师长。1945年听说他“暴疾而亡”(估计可能为敌暗害)。

四、1940年,1944年,1945年(杜聿明征缅,入东北时)我在延安,看到参考消息,我曾不只一次,向西北局提出:“活捉杜聿明,如衣袋取物”。1949年2月回延安,果然“杜聿明活捉了!”

五、杜洪范一起,好几十人不知下落。全国解放后,只见得何佩章一人还活着到西安。杜聿明被我们解放军活捉了。蒋介石的主力之一,由25师发展壮大而成5万征缅军,30万接收东北军,全被消灭,是在毛主席“取得东北”“解放全国”战略方针下,全胜而成。如果杜洪范不要死去,他一定能亲聆毛主席的教导,亲经革命主力由中共中央毛主席创造、领导,取得胜利的伟大、正确、光荣。他父亲杜斌丞被胡宗南杀害的惨状,可证明“老文人,不善军事斗争”的经验又为历史结论之一。

六、听说杜洪范留下男孩子,有后代,详不明。他的死,一定为特务所害。一位师级军人,未死于战阵,“暴疾”而亡,是蒋家王朝内“清内”必然可有之鬼蜮伎俩之一。

关于杨森、杨祺、杨仲远、

谢绍安的材料

1967年8月30日

一、这些人的传略,还要搜集材料,另写。此先记要。供再充实。

二、杨森,陕西乾县人。“三水暴动”组织者之一。大革命末期党员。1933年至1935年,红26军42师师政委。不记“东征”或“西征”,(1936年)牺牲。

三、杨祺,1932、33年参加红军。1934、35年任红26军42师师长。1935年农历八月底九月初,“错误肃反”开始,红军中高级干部最早受“清洗”“错误肃反”者。他被调离职位,同张庆孚被拘捕相距不远。

四、杨仲远,绥德人。早年任绥德县警佐、巡官。1922、23年为石谦吸收,任石部×连连长。同谢子长烈士为同时或先后归石部者。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清涧起义”,“渭华暴动”,失败回陕北,又与谢子长、刘志丹同搞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红26军。作战牺牲。

五、谢绍安,子长烈士大哥谢德惠的长子,子长的最大侄子。幼年上了几年小学,未毕业,回家随父叔务农。比子长小七八岁。1926年到1927年夏,父子两人参加安定西区区农民协会。父为区农协积极分子。绍安是农协的少年先锋队队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子长烈士在1927、28年“清涧”“渭华”失败后,负伤回陕北(下颚左侧),当时,陕北一时尚无独立自主之武装。绍安担任保护子长,往来各地,找人,联结白得胜、强世清等游击小组,接洽陕北特委、安定县委等地方党的关系。1930年后,秘密随子长、惠泽人、强龙光、赵仰轨……赴三边、宁夏、甘肃活动。子长等1932年离开红26军赴上海、华北。绍安同强世清、白雪山、崔玉瑚、惠泽人、白得胜、任志贞等坚持安塞、安定、清涧、延川、绥德、米脂、横靖等边界七八县游击战争。白、任、强、惠先后作战或失密牺牲后,他又同白雪山、崔玉瑚等坚持到1933年冬,迎接子长烈士,从张家口抗日同盟军失败回陕北。同子长率陕北游击队同到陕甘南梁堡,与刘志丹会师后,又回陕北。1934年至1935年冬,任红4团(26军)团长。1935年农八月,奉西北军委刘志丹命,率红4团,归瓦窑堡革命委员会及西北军委围城总指挥,与警卫团、省保卫队,同进退,协力对付瓦窑堡敌84师25×团守敌,每日夜,实行毛主席“敌驻我扰”的游击战争。农九月,瓦市解放。冬与红2团向清涧守敌袭击。为援助神府苏区,在中央、毛主席长征到达瓦窑堡后,在主力红军出师过黄河,赴山西“东征”前后,受中央军委命令,率红4团全部,由绥德南区,沿黄河北上,经吴堡、佳县到达神府“苏区”。在敌我战斗中,阵亡牺牲。

牺牲时年三十岁上下。遗有子女。弟兄几人,可找到。

其二叔父及一位堂弟,父子二人在1934年冬(?)秋(?),被敌捕杀。

谢家在战争中,在被敌捕去,牺牲不少。亲戚参军者多,牺牲阵亡、负伤者也多。

详须另查另记。

猜你喜欢
子长鹏飞陕北
林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为了避嫌
惩“前”毖“后”
举贤
子长设市,延安初现“一主两副”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子长医改定调“落实政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