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5-10 04:28余进YuJin
国际木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福建产品企业

余进/Yu Jin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省竹林面积和立竹度均居全国首位,竹材、竹笋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提升一产、主攻二产、培育三产、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以优质竹资源培育为基础,以重点县建设为带动,全面推进笋竹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促进竹文化建设和竹生态旅游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经营体系建设,竹产业已成为福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山区富民产业。

1.福建竹产业发展现状

“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98 年特大洪灾后赴顺昌县调研时提出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经过多年努力,以及竹产业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福建竹产业形成了以人造板、竹制品、竹家具加工为主体、兼具笋竹食品、竹签、竹炭等门类齐全的产业框架体系。2016 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市场下行压力,福建竹产业逆势而上,总产量及外销额均稳定增长,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展,出口品种不断增加。2018 年,全省竹产业总产值666 亿元、比增10%,出口创汇5.1亿美元,竹产业总产值、竹制品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永安、建瓯、政和等重点竹业县的农民年人均竹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左右。

2. 福建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竹林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全省1/3 以上毛竹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竹林质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竹种结构不尽合理,毛竹比重偏大,占竹林总面积的88%,竹种单一,很多优良乡土经济竹种(如苦竹、甜竹、茶杆竹、福建酸竹等)开发力度不大,无法形成生产力。毛竹纯林化严重,生态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病虫害危害面积有逐年增大趋势。

2.2…竹产品内销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美国出口渠道的不畅通,造成大批竹企业转而开发欧洲、澳洲等市场,也有不少竹企业不得不出口转内销,国内整个竹产品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和企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2.3…企业经营成本日益上涨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改由税务部门征收,再加之整体市场环境中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生产资料成本、物流运输成本、品牌推广成本也都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支出大类;设备更新、采用新技术支出日益加大,无形之中竹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2.4…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大多数的竹企业地处山区,高端人才、专业人才不足。而人才的稀缺导致竹企业的可用人才匮乏,机修师、技术员、销售员数量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也缺少合适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企业提升经营水平,较大的人才缺口无法支撑起当地竹产业的高速发展。

2.5…产业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对手层出不穷

新的经济模式层出不穷,既有产业内部的已知对手,也有产业外的潜在对手,地区之间竞争态势也趋于激烈。与竹材关系密切的家具行业已经在不断尝试家具制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竹产业却仍停留在自动化阶段,一旦大型家具公司开始大量使用竹材,将引发整个竹产业的剧变,产业重新洗牌,许多竹产区中小型竹材加工企业将被面临淘汰或者被迫转型为产业链的前端。

3. 福建竹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3.1…竹产业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18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的讲话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推行“以竹代木”已得到大家的共识。同时,受转型升级影响,不少颇具规模的竹企业都在谋求将产业转移到更多政策福利的竹产区。

3.2…竹产品消费人群发生变化和分级…

在竹产品日用品方面,市场消费者分级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升级的代表为以网易严选为代表的审美风格明确,注重品质的产品;另一类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各种质量不一的廉价产品。消费分级的趋势中,消费者逐步分成不同的消费人群,竹家具方面,年轻的80 后、90 后更加倾向于简约、大气的产品风格,年长的50 后、60 后更加倾向于中式、古典的产品风格。而目前市场消费主力正由50 后、60 后向70 后、80 后、90 后过渡,抓住了下一阶段的市场消费主力,就抓住了市场的主动权。

3.3…设计师群体成为竹建筑、竹装饰材料的市场增长新渠道

设计师作为工装、家装、设计、工程、安装公司的主体,他们的建议直接影响到业主对材料的选购,对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能起到推动作用。不少竹家居企业都在着手开发设计师资源,通过设计师的渠道,转化为企业的市场渠道。设计师运用竹家居产品陈设的全竹空间也是强有力的推广介质,这对于推动竹建筑、竹装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销售有良好促进作用。如福州新兴家居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正与梅园酒店、佐泽设计等机构就该模式展开探索。

3.4…贸易摩擦驱动产业自发转型

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但同时贸易摩擦加速了市场的洗牌过程,加大了企业竞争淘汰的外部压力,促进了福建竹产业实现品牌化和质量升级。通过这个外部作用,更加贴近消费群体需求的企业才能存活,而地方政府更需要给予信心,通过实施政策引导和管理,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才能进一步推动竹产业实现良性升级和进步。

4.推进福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当下福建竹产业处于中国竹产业发展的前沿地位,竹板材、竹工程材、竹家居、竹碳、笋竹食品等产业核心领域规模较大,但与高质量发展竹产业的目标还存在差距,接下来还是要在“抓市场,打品牌,引创新,做旅游,育集群,聚人才”上下功夫。

4.1…开拓竹产品市场,引导大众消费

引导竹企业重新定位竹产品市场,以质量取胜,按照低端人群主打性价比,中端人群主打品质和体验,高端人群主打产品背后的收藏、价值、社交属性,挖掘需求,击中消费主体的痛点,做到有的放矢。深耕国际市场也是福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必要之举,继续引导各竹业重点县地方政府加强与商会的合作,多支持竹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商业性展会,拓展地方竹产品的海外影响力,并搭乘跨境电商兴起的东风,鼓励创业者开辟海外市场,提高竹产品知名度。此外竹产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应与国内外重点展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织企业参展并积极推广竹产业品牌,为竹产品、竹产业的输出搭桥牵线。

4.2…实施品牌路线,打响竹业招牌

品牌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保障,是企业占领市场的“金钥匙”,竹企业要立足长远,培育、推广好自主品牌,摸索产品推广的新型渠道和介质,如引导竹家居产业与酒店产业建立战略合作,让酒店的全竹装修客房成为竹产品推介的新渠道。鼓励地方政府孵化区域公共品牌,支持竹产业重点县积极建立竹产业区域公共品牌,配套品牌扶持政策,结合新闻媒体大力度宣传竹产业,突出福建竹产品生态、环保、安全特性,让福建竹产品的招牌越打越响。

4.3…加快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突破产业瓶颈

重点要在全竹加工自动化设备研发、竹材环保胶黏剂研制、竹纤维低成本环保制备技术、竹材高效延展接长技术、竹笋保鲜技术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要创造条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的跨界与融合,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申报立项竹产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做好竹企业项目需求与科研成果的双向推介,采取召开竹产业项目推介会、产学研交流对接会、成果需求汇编等形式加强竹产业科研成果转化。还要依托现有竹产业集群,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竹产业创新研发基地,吸引科技成果在基地开展中试、转化。

4.4…结合全域旅游契机,发展竹主题旅游产业

引导竹产业响应全域旅游的发展,以南平、三明、龙岩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为重点,发展生态优美,旅游内容丰富且集中的竹主题旅游产业。支持竹产业重点县政府加大力度提升相关景点的接待能力和交通设施条件,围绕竹旅游开发当地特色的竹制伴手礼,引导当地酒店的室内装修升级为竹材和竹家居产品,提升全竹酒店空间的普及率;在加深文化内涵上,引导相关地方政府结合市场完善竹文化馆、竹工艺品一条街、竹文化公园、竹种观赏园等景点的运作,并在景点周边配置全竹装修餐厅、竹产品游客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引进竹海观光缆车、野外宿营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影视取景地等休闲体验项目,吸引家庭亲子等特定游客数量;利用竹林负氧离子丰富、生态宜居的特色,探索集森林康养、温泉和林下特色药材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展立体的竹林大健康产业。

4.5…加强产业集群的孵化与培育

继续引导各竹产业重点县抓紧其他地区大型竹企业产业转移的契机做好引进,培育发展形成全竹产业链园区,围绕产业现有加工环节上下游引进配套企业,形成紧密协作型园区态势。扶持有条件的个体创业,鼓励核心企业将产业前端的业务分离出去。对于产业链中较为显著的缺失环节,加强招商和补链,并引进五金、纸箱、高档配件等配套产业入园,实现互助共生产业发展。

4.6…支持竹产业人才培养和骨干建设

要充分利用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做好竹产业相关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要制订针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鼓励政策,提高吸引力度,争取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福建省竹产业;将“三创”的教育融入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激发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无限活力,扶持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建立专注于服务竹产业的创新平台;以创意交换资源,以资源支撑创意,在互动中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提升,定向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福建产品企业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企业
企业
企业
那个梦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医改新在哪?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