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0-05-10 20:26崔建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0期
关键词:向量意识中职

崔建锁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作为中职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教学;创新意识;教学模式;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0-0180-02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部新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统一,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什么是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被动,数学能力不强,有的甚至在初中时就放弃了数学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定位为四个方面:一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型教师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有创新型教师。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教学方法及手段上进行创新。

(一)在思想上创新

要想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教师首先思想上要有创新意识。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数学能力永远比数学成绩重要。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在行动上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行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除了必要的引导、提示外,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探究,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不能浅尝辄止。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学生除了掌握当堂的知识外,更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自主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综合评价时,坚持学习过程与考试结果并重,并适当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杜绝片面地以考代评。

(三)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用问题驱动法,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要打破“一刀切”的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为了提高学习目的性,教师要破解“数学无用论”,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要打破“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手段,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

三、在中職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质疑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质疑,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他们质疑并释疑的能力。

在讲《向量的减法》一节时,教材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得出结论:如果两个向量的始点相同,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由减向量的终点到被减向量的终点之间的向量。在预习过程中,一个学生对此提出怀疑:两个向量只有在始点相同时,才能做差吗?两个向量的终点相同时,两个向量能不能做差呢?这是一个鼓励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从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着手,经过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如果两个向量终点相同,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由被减向量的始点到减向量的始点之间的向量。学生都为这个发现而高兴。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实施“引导式”教学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对于公式、性质、定理,“重结果而轻过程”,不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与生成方法,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发展受到了制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引导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我并没有从一元二次不等式直接入手。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实数乘法法则。接下来,我把实数相乘推广到因式相乘,并让学生把不等式(x-1)(x+2)>0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得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1>0x+2>0或x-1<0x+2<0

接着,我继续进行引导,不等式(x-1)(x+2)>0可以转化为x2+x-2>0。因此,x2+x-2>0的解集也就是这两个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通过上面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这种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作了总结:(1)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求这两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并求出它们的并集。从当堂的练习反馈及课后作业的情况来看,这堂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可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实施“引导式”教学,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数学无用论”的影响,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适当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是一节“均值定理”的数学课。在讲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20米长的篱笆墙,要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园子,问围成的菜园子面积最大时,长和宽各是多少?接下来,学生列举出几种长和宽的值,求出了对应的面积值:9,16,21,24,25。“有没有比25更大的呢?”教室里安静下来,“那么,25是不是面积的最大值呢?”学生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从他们的眼光中,我知道他们都渴望知道答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均值定理要解决的问题。”我不失时机地引出了均值定理的内容。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四)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适当进行拓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拓展,从多个角度设置问题,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训练。

在讲完均值定理以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把开始的长方形面积问题进行了深化。篱笆墙长度不变,要使围成的菜园子面积最大,应该围成什么形状,长方形、正方形,还是圆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经过讨论、计算,他们发现: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长方形面积最小。通过这样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生训练了发散思维,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数学解题中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

数学离不开习题、离不开解题。在习题中,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练习,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析式时,我们通常遇到下列三种情况:

1.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满足f(0)=-3,f(-1)=f(3)=0,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一元二次函数的y=ax2+bx+c图象与坐标轴交点为:(0,-3),(-1,0),(3,0),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3.一元二次函数y=ax2+bx+c满足以下条件:x=0时,y=-3;x=-1时,y=0;x=3时,y=0。求a、b、c的值。

通过一题多变,学生从数形的不同角度认识了一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既开拓了思维,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六)加强数形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作图、识图、利用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许多的定理、公式都是通过观察图象得出来的。如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函数的性质和特征,无一不是通过研究图象得出的。可以说,在中职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贯穿教学的始终。因此,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中职数学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學中,教师要勇于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行动上、教学手段及方法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寒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46-147.

[2]吴文斌.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7(14):66-68.

[3]曾庆环.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79-180.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向量意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向量的分解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