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2020-05-11 09:39
中国工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邓中夏工人工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为兴业路76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中国工人阶级从此有了自己的政党,标志着工人阶级在阶级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时期。

共产党成立推动工人运动

1921年7月23日,13位行色匆匆的客人陆续走进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石库门房子。在这个夜晚,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在这里发生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分别代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与日本的共产党组织。到会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

党的一大讨论通过的决议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决议》对建党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强调“党在工会中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

《决议》共有六项内容,其中三项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分别是第一项(工人组织)、第三项(工人学校)、第四项(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节录如下:

一、工人组织

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凡有一个以上产业部门的地方,均应组织工会;在没有大工业而只有一两个工厂的地方,可成立比较适于当地条件的工厂工会。

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党应警惕,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为此,党应特别机警地注意,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对于手工业工会,应迅速派出党员,尽快进行改组工作。

三、工人学校

因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成立这种学校。例如,应成立“运输工人预备学校”和“纺织工人预备学校”等等。

学校管理处和校务委员会应完全由工人组成。党聘请的教员可以出席校务委员会的会议。

工人学校应逐渐变为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否则,这种学校就无需存在,可予以解散或改组。

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

四、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

这种机构应由各个产业部门的领导人、有觉悟的工人和党员组成,应研究产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方法等问题。

成立这种机构的主要目的应为教育工人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实现共产党的思想。应特别注意组织工人工会,援助其他部门的工人运动,研究工人工会以及其他无产阶级组织的情况。

为了更适当地进行工作,这种机构的研究工作应分为以下几类:工人运动史,组织工厂工人的方法,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各国工人运动的现状。研究的成果应定期发表。应特别注意中国工人运动问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也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越来越多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越来越多的工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凝聚起来。

B 布告“对台戏”

二七大罢工中,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唱过一次与铁路局的布告“对台戏”。

一般来说,官方的文告总是写得酸文假醋,工会的文告总是写得通俗易懂。京汉铁路总工会发表《罢工宣言》就这样呼吁:“工友们,无产阶级呀!为争自由而战呀!为争人格而战呀!为争我们的切身利益而战呀!”

不过,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不知受了何方高人指点,在长辛店贴出了一篇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京汉铁路管理局布告》,企图欺骗工人复工:“唉!工人们:你们仔细想想,我待你们还不好吗……现为路局计,与工人们约:限于十二小时内,立即照旧上工,所有以前的事情,概不追究。”

很快,一张罢工委员会的《宣言》,贴在赵继贤的《布告》旁边:“我们希望这次宣言能使全国同胞都十分明白,我们是受着怎样的压迫,而不得不出此最后手段,并希望他们的同情和援助。谨此宣言。”

12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工人去上工。

C 厕所事件

革命年代,工人罢工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听上去比较荒唐的“厕所问题”,背后是一把辛酸。

东亚毛织厂资本家发明了两种奇葩工具—“恭签”和“厕所钟”。工人要解手时,要先去领“恭签”(二尺多长的木牌子)。一个车间一二百人,只有两个“恭签”,有些人憋不住就拉尿在裤子里。后来,资本家又在工人去厕所的必经门口设置了“厕所钟”。发给每个工人一张去厕所用的卡片,上厕所时必须交给掌管厕所钟的人打上时间。月底,依照卡片统计每位工人上厕所的总时长,如果时间多了,轻者训斥、警告,重者扣钱、开除。

事情做到这份上,工人不罢工才怪。1920年5月,津浦铁路浦镇机车厂英籍总监工布拉克下令拆除厕所,不许工人上班时间大小便,引发全厂罢工。在京奉铁路山海关铁工厂,英国总管规定工人上厕所不得超过5分钟。终于有一天,引发工人极度不满,工人罢工。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后的8月11日,即成立了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个名字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起的,“劳动组合”(Trade unions)即工会之意,“书记部”即秘书处的意思。书记部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公共租界新闸路北成都路口19号。主任先后由张特立(张国焘)与邓中夏担任,秘书为李启汉。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之后,相继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上海等地设立了分部机构,将工人运动的火种播向全国各地。主要的有:

北方分部。1921年8月在北京成立,主任罗章龙,副主任王尽美。领导建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津浦铁路工人俱乐部、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职工同人联合会、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同人会、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太铁路总工会等。

湖南分部。1921年8月成立于长沙,主任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郭亮先后负责宣传、组织工作。领导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湖南劳工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粤汉铁路新河俱乐部、长沙泥木工会、粤汉铁路总工会、株萍铁路总工会、水口山矿工人俱乐部、长沙第一纱厂工人俱乐部等。

武汉分部。1921年9月成立于武昌,主任包惠僧,后由林育南、项德隆(项英)继任。领导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汉口人力车夫工会、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汉阳钢铁厂工会、武汉第一纱厂工会等。

广东分部。1921年9月在广州成立,主任谭平山,后冯菊坡继任。领导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广州理发工会、广东土木建筑工会、油业工会等。

山东分部。1922年6月成立,后并入北方分部,主任王尽美,后由邓恩铭、王翔千接任。领导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人俱乐部等。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其五处分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渐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和领导者,在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之前,担任了组织和领导工人斗争的重要角色。

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回到家乡领导工人运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黄爱、庞人铨领导的、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湖南劳工会。

早在1920年,长沙出现了一个“湖南劳工会”。创办人黄爱和庞人铨,都是湖南甲种工业学校的毕业生。劳工会成立之初,成分相当复杂,除了工人之外,还有学校的学生、封建把头、监工之类人物。他们对待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态度固然是毫不妥协的,但由于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部分会员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成见。他们说马克思主义者是“长尾巴的”—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是主张要政府的,既然要政府,就和军阀差不多。

鉴于劳工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毛泽东决定努力争取、改造他们。毛泽东分析了劳工会的情况后,一方面和工人群众接近,耐心说服他们,使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一方面对黄爱、庞人铨进行教育,鼓励他们从事工人运动,同时也批评他们的错误方针—没有严密组织,没有政治目标,只作经济斗争。

在劳工会成立周年时,毛泽东在《劳工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所希望于劳工会的》的文章中对劳工会提出,“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同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组织上宜由代表会议产生相当名额之委员,付与全权组织委员会执行会务。工人应该自己养活工会,凡入会的工人每人必出至低限度的月捐”等三点希望。

1921年2月,粤汉铁路徐家棚工人俱乐部举行成立大会

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打动了黄、庞,黄爱对毛泽东十分钦佩,他说:“润之大智若愚,我则锋芒太露。”根据毛泽东建议,劳工会进行了改组,成立书记、组织、宣传(教育)三部,并请毛泽东助理会务。

在毛泽东的帮助与教育下,黄爱和庞人铨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开始走出狭隘的经济斗争的小圈子,积极从事反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1921年底,黄爱、庞人铨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长辛店薪火相传

这一时期,北方分部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北京长辛店铁路工人、唐山工人的启蒙教育和工人运动最为突出。毛泽东后来评价说:“中国工人运动还是从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始的。”

长辛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距天安门不到20公里,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这里是京汉铁路的起点,当初修建时,朝廷生怕铁路坏了“龙脉”,不许铁路修进城里,规定必须在离城40里开外,而长辛店恰好距京城20公里。

这里建有一座机车修理厂,叫长辛店铁路工厂 —也就是今天的二七机车厂,约有铁路工人两千多名。该厂厂长、总管、工程师等均由法国人、比利时人充任,工人们在洋人、封建把头的双重压迫下,过着悲惨的生活。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李大钊领导下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以及邓中夏、罗章龙、高君宇、何孟雄等。为了开展工人运动,李大钊派邓中夏到长辛店,组织发动工人。

要发动工人,该从何处下手?显然,这班大学生与工人结合的最好手段与途径就是办教育。

到长辛店以后,邓中夏结识了长辛店铁路工厂工人史文彬。邓中夏提出在这里开办工人补习学校的时候,史文彬有些不解地问:“长辛店不是已有劳动高等小学、工界国民学校、女子国民学校了么,何必添此一个?”

D “打架”

长辛店铁路工人会成立后,引起了“交通系”的注意。这个一手垄断工人就业、升级、生活福利的官僚集团,操纵翻砂厂工头邓长荣出面也组织一个“工会”,企图挤垮共产党领导的工会,把共产党赶出长辛店。

邓中夏得知情况后,找到史文彬、王俊等工人商量对策,决定先在报纸上揭露邓长荣,然后对他提出警告。邓长荣看到报道后气急败坏,误以为是与此事无关的陶善琮所为,将他打了个鼻青脸肿。

邓中夏见时机成熟,给工人放话“不必客气”了,于是第二天下工时,工人们在厂门口堵住邓长荣,团团围住,拳脚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工人们还不解气,七手八脚把他扔进旁边的臭水沟里。

工人们在邓中夏的嘱咐下,把邓长荣打得实在“艺术”—揍得不轻,却没有见血也没有留下伤痕。邓长荣武的打不过工人,文的打不赢舆论战,去打官司又赢不了,自知无法获胜,最后只好向工人求和。

邓中夏说:“高小、国民、女子等学校,仅限于儿童教育,可是长辛店为铁路工厂所在地,劳动者不少,文化不高,让他们从哪里受教育呢?我们开办这所学校,就是为了让工人兄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史文彬又有些担心地说:“工人们白天做工,哪里有时间到学校去?”

邓中夏说:“所以我们考虑,把学校分成日夜两班。夜班为劳动者而设,日班为劳动者的子弟而设,每班暂定80人,分组上课。夜班注重国文、法文,科学常识、社会常识、工场和铁路知识,日班与普通国民高小课程相同。”

史文彬说:“要是这样,就太好了。我们工人全力支持!”

在史文彬和工友们的支持下,工人补习学校开办起来了。邓中夏、罗章龙、张国焘等人轮流到这里为工人讲课。老师们不仅给工人传授知识,更注重给他们“讲道理”。邓中夏用身边贫富悬殊的生活启发他们:“富人生活是开着电风扇打麻将,坐着汽车四处兜风。穷人生活是昼夜在烈日下火炉旁边做工,拉车运货,睡在矮檐底下或小客栈里,终日供蚊虫大开宴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贫富的悬殊呢?”

工人葛树贵说:“因为人家命好,我们命苦呗,八字不好,命里没钱,天生受穷。”

邓中夏道:“哪里有天生的好命!我们受穷,富人享福,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都被那些资本家强盗占了去!”

工人杨松林若有所思,试探着问道:“这么说,我们的劳动还是值钱的?”

邓中夏说:“不仅值钱,而且值大钱。社会上的一切东西,都是劳动做出来的。劳动是什么?就是做工。劳动者是什么?就是做工的人。劳动力是什么?就是人工。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因为附加了人的劳动力才有价值。”

史文彬也加入讨论:“那么,邓先生,既然劳动是值钱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劳动了,却挣不到钱呢?”

邓中夏用工人熟悉的劳动场景解释道:“比如一个工人每天穿的吃的住的,只消5角钱,只要做6点钟的工,便可以造出和5角钱相当的货色。可是,资本家都硬要强迫着工人做12点钟的工,依旧只给工人5角钱。于是,还有6点钟内所做出的东西,资本家就作为利钱卷进腰包去了。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工人们听了,个个点头。

邓中夏接着启发:“所以说,我们有权要求增加工钱。”

工人们说:“对!”

邓中夏说:“但是,我们单个人的力量,对付资本家是不够的,必须联合起来。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成泰山,谁也搬不动。”

工人们说:“对,联合起来!”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立后,相继组织开展了“反工头”“斗监工”“撵厂长”等一系列斗争,争取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生活待遇。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上海《共产党》月刊热烈地欢呼它“不愧乎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李大钊在派邓中夏到长辛店发动工人的同时,还派出罗章龙到唐山开展工人运动。

罗章龙到唐山后,决定首先在唐山工人中找几个思想先进、技术高、在工人中有威信的人建立联系。有位工人介绍说:“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有我的一个朋友,叫邓培,是广东机器匠,和我一起做过工,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于是,这位工人便给邓培去信,很快介绍他和罗章龙接上了头。

罗章龙来到唐山时,为了不引人注意,没有穿学生装,而是穿一件黑布大褂,给邓培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邓培就称他为“北京来的穿大褂的先生”。罗章龙就这样结识了邓培,从此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因为唐山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人运动基础。所以,罗章龙没有像长辛店那样从补习学校办起,而是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建立职业工会。

在罗章龙的启发帮助下,1920年底,一个崭新的近代职业工会—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会在邓培的组织领导下诞生了。这是唐山地区工人阶级建立的第一个职业工会,也是中国北方工人阶级最早建立的职业工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消息传到唐山,邓培十分兴奋。他向北京党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北京党组织对他作了进一步考察,批准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年10月,共产国际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又称远东各民族代表大会),邓培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列宁说:“铁路工人运动是很重要的,在俄国革命中,铁路工人起过重大作用,在未来的中国革命中,他们也一定会起同样或者更大的作用。”

在津浦铁路,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成员、著名工运领袖王荷波,也把工人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浦镇机车厂是1908年由中英合资建起的一家机车车辆修理厂 ,实际大权为英帝国主义独揽。厂长和总监工都是英国人,英籍厂长奥斯顿和总监工布拉克等在厂内为所欲为,压榨职工。王荷波在这里工作,经常出头替工人说话,深得群众信赖。工人们把满脸胡须的王荷波,亲切地称呼为“王胡子大哥”。

1920年5月,英籍总监工布拉克竟下令拆除厕所,不许工人上班时间大小便,更激起工人的强烈反抗。王荷波代表工人们向厂方提出:取消所有罚款制度、重建厕所、加薪一成和责令布拉克赔礼道歉等四项条件,在厂方未答复前,全厂实行罢工。布拉克慌了,急电铁路局机务处。三天后,机务处派人与工会代表谈判。在罢工的压力下,厂方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

1921年冬,作为浦镇机车厂工会会长的王荷波,带领工人据理力争,还亲自到北京交通部面见总长请愿,迫使北洋政府答应了工人提出的增加工资、发御寒棉衣等11条要求。

斗争胜利了,工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增。王荷波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发动工会督促资本家为工人修建浴室,为工人开办夜校、子弟学校和合作社等福利事业,使工会成了团结工人反抗压迫的坚强堡垒。

1922年春,浦镇机车厂工会加入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王荷波也到北方分部工作。同年6月,王荷波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津浦铁路的第一个工人党员。

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证章

E 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1923年2月1日,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严重阻挠。当日,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不顾生死,冲破军警的重重包围,在郑州普乐园剧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恼羞成怒的吴佩孚丢掉“保护劳工”的假面具,派全副武装的军警捣毁总工会和郑州分会会所,并驱赶代表。当晚,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处转移到汉口江岸,并决定全路自2月4日起举行总罢工。

2月4日,全路各站两万多工人一致行动,举行大罢工,1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曹锟、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分别在京汉铁路沿线的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的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F “方言大师”

邓中夏是中国工运重要领导人,“能文能武”,还是位“百变神人”,工作到哪里,就能融入到哪里。

邓中夏是湖南人,起初由于一口湘音,别人难懂,他就下决心改变口音,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都能很快学会当地方言,交流无碍。如果不是投身革命,他完全可成为理论大师、语言大师。

邓中夏鼓舞人心的演讲和惟妙惟肖的方言,给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33年初,上海已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邓中夏受命担任互济会领导人,救援受难同志。他不顾过去曾经长年公开活动、容易被人认出暴露身份的危险,以化名到处奔走,甚至召集会议演讲。上海的一些老工人听后说:“您讲得真好,我们听后就想起了好多年前的邓中夏先生。他就是长相比您年轻一点,口音也不大一样。”

1933年夏,邓中夏不幸被捕。在南京雨花台下,邓中夏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39岁。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沪西小沙渡(纱厂集中区)开办的工人半日学校

第一个“献礼工程”

1921年前后,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大多处于对工人阶级的启蒙教育阶段。一边开办学校、俱乐部,一边寻找机会组织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北方有个长辛店,而在南方,以上海小沙渡最为著名。

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一书中,记载了小沙渡工人半日学校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小沙渡设立一个工人补习学校,宣传形式与长辛店大概相同,这就是吾党职工运动的开始—组织俱乐部。”

补习学校的负责人是李启汉。他早年求学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7年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1919年10月,参与了毛泽东领导开展的“驱张”运动。在此期间,他与邓中夏、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 谊。

不久,李启汉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在这里结识了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李启汉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1920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建立后,为了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壮大党的力量,李启汉奉命到纱厂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创办工人学校,并着手筹组纺织工会。

李启汉租下普陀区安远路62弄锦绣里178-180号的3间门面房子,楼下3间连成一大间作为教室,楼上两间,一间为李启汉的宿舍兼办公室,另一间为备用教室。两间简陋的教室、一盏煤油灯、一台留声机,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就此开学了。小沙渡半日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这所学校根据工人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分早晚两班上课,因此称为“半日学校”。

万事开头难。知识分子要想得到广大工人群众的理解和拥护,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熟悉和接受的过程。李启汉放下知识分子身段,与工人们坐在一起,谈家常,耐心地解答工人提出的问题,为更好地与工人交流,李启汉下功夫改掉湖南方言口音,努力学习上海话,以拉近与工人群众的距离。

慢慢地,工人半日学校成为“在上海的共产党人开展工人运动的起点”。李启汉的工作得到广大工人群众的认可。至1921年8月,工人半日学校学习的工人增至200多人。

1921年7月下旬,上海英美烟厂的工人为反对洋监工,自发举行了罢工。这时中国共产党正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其间得知罢工的消息,上海党组织就派李启汉前去组织指导。

英美烟厂位于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分为新厂和老厂,工人有七八千人。外国老板为了赚钱,不顾中国工人的死活,强迫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给的日工钱不过1角2分,再加上连扣带罚,一个月不到3块钱。工人们生活十分穷困。

李启汉告诉工人们,要取得胜利,就要组织起来,一条心和资本家斗争,咱们团结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在李启汉启发下,工人们打出“还我血汗”的旗号—这是全国第一次,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觉醒。

厂方对工人的要求置之不理,认为这伙穷鬼饿几天肚皮就知道利害了,还得乖乖回来上工。

李启汉鼓励工人们把罢工坚持下去,他说:“我们罢工一天,少收入几角工资,资本家要损失好几万元,他们拼不过我们的,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资本家的饥饿政策失效后,又企图使用棍棒政策。7月29日,他们从浦西雇用工人数十名,企图进厂开工,但受到罢工工人的阻挡。

招数用尽,资本家再无计可施,外埠催货的电报一封接一封,每停工一天都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在流走。在强大的压力下,资方不得不答应和工人谈判。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最后资方自知理亏,基本上接受了工人提出的条件。双方在复工协议上签字。工人欢呼雀跃,在鞭炮声中胜利结束了大罢工。

李启汉领导的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历时20天,最终取得胜利,时逢中共一大刚刚结束,无意中成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献礼工程”。

罢工取得胜利后,李启汉继续深入开展工作。经过多方努力,8月下旬成立了上海烟草工会,办公地点就设在英租界北成都路19号,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一间房里办公。

李启汉的行动,引起了上海资本家的恐慌,更被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和军阀视为“危险人物”。1922年6月1日,公共租界工部局以“煽动罢工,扰乱秩序”的罪名逮捕了他。

李启汉被租界当局判了3个月徒刑,期满后租界当局不甘罢休,又玩弄“借刀杀人”之计,以“驱逐出租界”为名,将李启汉押解给上海淞沪护军使署。护军使何丰林下令将李启汉关进监狱。

在龙华军事监狱,李启汉始终斗争不屈,坐了两年零四个月的牢狱,经受了严酷的考验。1924年9月,李启汉才得以释放。对此,邓中夏深有感触地说:“李启汉是我党坐牢最早最苦的第一位同志。”

G 郭隆真

郭隆真这位工会干部,名气不算大,但革命资历非常深。五四运动中,她和刘清扬、邓颖超等一起筹备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又与周恩来、邓颖超等20余人成立觉悟社。

1920年11月,郭隆真同周恩来等人一起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与李富春、蔡畅等15位同志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5月奉调回国,在李大钊负责的北方区党委领导下工作。

1929年,郭隆真任中共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在哈尔滨“三十六棚”工厂门口摆起一台缝纫机,给工人缝补衣服,借机与工人接触交流,开展宣传工作。秘密组织联络工人,组织了多次罢工斗争。

1931年春,郭隆真被捕。4月5日被绑赴济南纬八路刑场。敌人在行刑前对她说:“现在你只要说出共产党的秘密,便可获得自由。”郭隆真坚定地回答:“宁可牺牲,决不屈节!”她高呼革命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7岁。

猜你喜欢
邓中夏工人工会
邓中夏:“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狱友回忆:邓中夏的最后时刻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儿女醉心救国事,两心脉脉如牵系
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