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场复养成功的前提条件与关键技术措施

2020-05-11 06:56
猪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生猪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46)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很多猪场关门倒闭,大量养猪从业人员失业;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跌破国家的预警线,生猪供应量持续减少,有的地方变成一猪难求,价格飞涨。恢复生猪产能,保障猪肉供应,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因此,非洲猪瘟疫情下生猪复养刻不容缓。目前,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没有有效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只能依靠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猪场复养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消灭猪场内存在的可引起传染的非洲猪瘟病毒,其次是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再次传入猪场。笔者对发病猪场进行评估以及对关键技术措施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议,供养猪从业者参考。

1 风险评估

复养猪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周边环境良好,周边5 km范围内生猪存栏量少,近2个月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二是地理位置优越,隔离条件好,离屠宰场、猪肉销售点和无害化处理场较远,传入风险低,能实现封闭式管理,环保达标;三是猪场老板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并对非洲猪瘟防控有深刻认识。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猪场,才可以准备复养,才可能实现成功复养。

2 总结发病原因

各个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途径多种多样,针对复养猪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反思这些途径,查漏补缺,切断传播途径也是取得复养成功的关键。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消毒不彻底,人员和车辆的进出、各种工具和物品(包括饲料、兽药、疫苗、低值易耗品和生活用品等)带入;老鼠、飞鸟、蚊子和苍蝇等短距离传播;邻近猪场发病,带毒粉尘由空气流动传入;猪场用水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生猪出栏和外购猪种等都有可能导致发病。

3 清洗与消毒

没有好的清洗就没有好的消毒,很多消毒药在干净的环境中比较稳定,容易发挥杀毒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消毒的目的是杀死病原体,不同的消毒剂、消毒方式、消毒对象,消毒效果是不同的,消毒前干燥和保证消毒时间是有效消毒的关键。清洗与消毒应从里到外,按照顺序进行,防止交叉。对场区内所有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包括清扫出来的垃圾、垫料、饲料和粪便等)选择适当位置进行深埋,对可能被污染的衣物、工具、纸张和药品等进行焚烧销毁。

3.1 清洗

对场区内进行全方位的清洗,对墙角、缝隙等难以清洗的地方可采用手工刷洗,对污染严重的栏舍用泡沫清洗剂挂泡24 h后(见图1)再用高压清水冲洗。对猪舍内能拆卸的设备,如围栏、产床、地板、料槽、风机等尽量拆卸并移到栋舍外清洗。清洗后,场区内所有设施设备、墙壁、地面、吊顶和路面等都应当无可见污物残留,粪沟内无粪便,料管内无灰尘。

3.2 消毒

对密闭条件比较好的栋舍如产房、保育舍,可选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注意密封时间48 h以上);对场内有缝隙、凹凸不平和有老鼠洞的地方,可选用20%石灰乳与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涂刷消毒,每5 d涂刷1次,至少涂刷3次;有条件的猪场,对地面、墙面、金属栏杆等耐高温的地方,可选用火焰消毒(见图2)。

4 设施的改造与升级

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硬件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是必须的。如围墙的改造,必须修建2.5~3.0 m高的实体围墙,与周边环境严格隔离开来;饲料厂的改造,必须具备消毒和防鼠功能;饲喂的通槽必须改造成独立槽(见图3),钢筋侧栏必须造成实体侧栏(见图4和图5);重点区域的地面必须硬化;还必须安装监控设备,覆盖养猪场周边的所有场所,及时观察堵漏等。

图1 泡沫清洗猪舍

图2 火焰消毒

图3 通槽改造成独立槽

图4 改造前钢筋侧栏

图5 改造后实体侧栏

5 环境和水体的检测

环境检测:宜采取不易发现、但风险较高的环境样品(如下水沟、粪沟等)做非洲猪瘟核酸检测,检测样品应多种多样,检测结果必须为阴性,否则重洗与消毒。水体检测:如水井,每月都必须做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若为阳性须更换水源。

6 哨兵猪的选择与管理

哨兵猪应选择体重8 kg以上健康仔猪,数量为满负荷生产的5%~10%,引入前做非洲猪瘟病毒的血液和唾液检测,确保所有结果为阴性。引猪后采取封闭式管理,分栋饲养,每头猪占地1.5 m2以上;选用高温熟化饲料,尽量提前2周1次性采购21 d所用的所有物品,饲养42 d(期间猪只不得调出),每周对哨兵猪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连续动态检测,只有所有结果为阴性,才可考虑补栏。

7 执行严格的防控制度

猪场管理者和员工都要完全熟知非洲猪瘟的感染途径和防控措施,达到认知和行动上的统一,要把生物安全措施、隔离意识变成日常的基本操作规程,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考核,领会防控非洲猪瘟的应急处理方案。

7.1 人员防控

严禁任何外来人员进入猪场,随车人员必须在门卫监督下完成消毒,穿防护服,换猪场专用鞋,并经门卫认可后才能进入猪场指定区域;严禁猪场生产员工接触场外任何物品,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猪场,必须按场规完成好各项消毒流程后才能进入。

7.2 车辆防控

进场车辆须提前1 d清洗、干燥、消毒并停靠在指定区域,经消毒点消毒登记后停至猪场大门口,在大门口和进入猪场内部后还须进行再次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修建车辆烘烤间,车辆清洗消毒风干后,进入烘烤间,60~70 ℃,保持时间60 min以上。一般来讲,场内、场外车辆不能混用,特殊情况混用的,执行完上一任务后,必需按程序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后才可进行下一任务。

图6 临时应急通道

7.3 物品防控

物品采用按计划集中采购的方式,争取每月只采购1~2次,生活物品尽量自给自足,小件物品回场须喷雾+臭氧消毒,经隔离仓库储存14 d(紫外线消毒24 h)后方可拿到生活区;疫苗须经臭氧消毒+卫可(1∶200)擦洗外包装,再进猪场冰箱;动保产品须臭氧消毒1 h,除去外包装(纸箱或泡沫箱)进猪场生活区,再用紫外线消毒24 h后进生产区;饲料最好选用高温熟化饲料,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行臭氧等熏蒸消毒。

7.4 生猪防控

做好猪群的日常保健,在日粮中添加黄连、黄芪、黄柏、栀子等抗病毒的中草药,可以提高猪群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抵抗力。生猪做到不对外零销,每月按计划集中出栏2~3次,禁止将已转运出场或已进入出猪台的生猪重回猪场。病猪管理:一旦发现临床疑似病例,应搭建临时应急通道(见图6),转移到隔离舍,禁止治疗和解剖病死猪,应立即采样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死猪处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前必须仔细包裹、防渗漏,由专人、专车、专道运送,并对该区域和行进路线进行严格消毒。

7.5 周围防控

围墙外围:猪场进出的主要通道距围墙400~500 m经常活动的区域,每周至少一次白化消毒;上猪台:每出栏1批次猪,都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烧碱池每日上下午各进行1次pH试纸测定,确保pH14以上,每周更换2~3次;客户看猪室:每次客户离开后用消毒药拖地一次并进行24 h的紫外线消毒。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