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招牌与文化血脉认同

2020-05-11 12:19郭艳
少年文艺(1953) 2020年2期
关键词:顾家华文华人

郭艳

小说叙事在小摊点“顾家鸡饭”即将关门停业中展开,起篇平稳扎实,语言风格淡定自若。政府不準摊点用华文招牌,爷爷又不愿意用英文招牌,因此祖传“顾家鸡饭”就要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关门了。小说在舒缓的叙事中展开,通过少年“我”穿梭在爷爷、爷爷的老朋友、爸爸和小伙伴“咖啡豆”之间的行为和语言,内敛、节制又传神地呈现了每个人对于这件事情不同的情感倾向和判断。最后一天,华人集中到“顾家鸡饭”看望爷爷,在无声的行动中,文本揭示了华人对于爷爷行为默默的支持。小说通过少年视角讲述了移民新加坡的华人对于祖先根脉的传承和对于中华文化的坚守。

这个文本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然而作者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内容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文本内涵和意蕴。小说通过爷爷的讲述,叙述了顾家鸡饭从创业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不易,作为饮食技艺传承了半个多世纪,小摊点实际上凝聚着几代人的家族记忆。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家族记忆和一个华文招牌之间,孰轻孰重?爷爷宁愿“顾家鸡饭”关张大吉,也不愿意用英文招牌,这种选择对于家族记忆和现实利益无疑是有伤害的,是看似无法理解的一种行为,然而这种行为恰恰是爷爷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异之处。

小说通过多侧面的对话,展示华人对于传统和文化根脉的自觉维护。爷爷经常性地叮嘱“我”练字和练拳,祖孙二人探讨要将书法和拳术传给下一代,在最后赠送顾家鸡饭的同时,随着食物送上一张写着中文招牌的纸。小说中写“我”上华文学校,爷爷对着祖宗牌位用广东话和华语倾诉内心苦闷,等等。作为一个普通的华人,爷爷以最淳朴的方式维系自己家族和民族文化之间精神血脉的联系,以微薄的力量守护着华文和华夏文化的薪火。由此,小说中爷爷的选择就带着不同寻常的文化身份意味,爷爷在这里做的不是一种利益上的取舍,而是一种自身文化和文化身份的选择,显示了华人对于自己传统和文化的执着与坚守。

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有着宗教般的情结,汉字也因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诞生经历,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沉浸在鸟虫文字所摹写的诗情画意中。在这个故事里,华文招牌虽然被摘下了,华文所象征的华夏文化依然以潜沉的方式积淀在华人心中,随着华人的足迹,华夏文化已然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猜你喜欢
顾家华文华人
总裁难防女秘书,艳遇事故埋下定时炸弹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浅析余华《活着》中的女性形象
幸福曾经靠近过
杭州特产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顾家”书记陈世礼的“利益圈”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