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

2020-05-11 06:00张乐媛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量表消极

张乐媛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特点、性别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对280名大学生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接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被试积极应对的总均分高于消极应对,自我接纳总均分为39.76,大学生更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接纳水平总体较高;男女在两者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积极应对与自我接纳各因子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7,0.511,0.491;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接纳各因子和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573,-0.357,-0.537;P<0.01);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P<0.01)。

1 问题提出

特质应对方式是指个体的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特质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跨情景一致性。自我接纳是指,人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自我以及其相关特征主动的认可和乐意接受的态度。现已有研究针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群体,对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项研究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被试进行施测,结果显示,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特质应对方式的改变会对自我接纳水平产生影响,偏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新生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较低。但目前来看,在大学生这一研究对象范围,关于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的研究很少,且关于特质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有很大争议,而自我接纳水平会受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中都有不同的结果,这可能是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导致的,所以不同时代背景下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当代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社会、家庭甚至是自己赋予更多更高的期望,很多人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也就承受了更多的压力。这些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的压力使他们在各方面都面临很多问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探讨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关系和现状,提高社会各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做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和特质应对方式的特点、性别差异及二者相关,以便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改善应对方式,之后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和毕业工作。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通过随机取样发放网络问卷,男生140人,女生140人,共280名被试。收回有效问卷233份(83.2%),其中男生102人(43.8%),女生131人(56.2%)。

2.2研究工具

2.2.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该问卷用于反映个体具有的特质属性,以及与身心健康有关的应对方式,估计个体对生活中各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应对策略。由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部分组成,共20道题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PC与NC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9和0.70。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各包括10个条目。所有条目在各自因素上的负荷均大于0.45,重测信度为0.75,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2.2自我接纳问卷(SAQ)

该问卷由自我接纳因子(SA)和自我评价因子(SE)两部分组成,共16道题目,采用4级评分模式。其中自我接纳因子包括8个条目,该因子反向评分;自我评价因子包括8个条目,该因子正向评分。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7和0.912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653。

2.3研究程序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接纳问卷,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施测。最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总特点

有表1可知,大学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上的得分相差不多,但在积极应对上的总均分还是稍高于消极应对。此外,在校大学生在自我接纳量表上的总均分同样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3.2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分析

根据表2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男女大学生在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子、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3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

由表3相关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呈显著负相关。

3.4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经共线性检验后,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显著。

4 讨论与结论

4.1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总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上的总均分均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在积极应对上的总均分稍高于消极应对。这表示,当代在校大学生在特质应对方式的选择倾向上分布较为平均,更多人偏向选择積极应对方式。这可能是因为,如今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会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外加现在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了很好的独立意识,相对也有很好的应对困难的能力。

此外,在校大学生在自我接纳量表上的总均分同样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这表明当代在校大学生总体的自我接纳水平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如今社会飞速发展,普遍家庭生活都在小康水平,教育行业同样迅猛发展,当代在校大学生从小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培养了很好的自信心和较高水平的自我接纳。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一些由于客观原因和自身因素导致的自我接纳水平偏低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接纳水平。

4.2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在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可能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特点又发生了转变,且在近几年关于性别角色有了更加广泛的话题,人们也接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于性别角色的文化信息,男女愈加趋向平等、无差异。

以往也有研究表明,男生关于自我评价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自我接纳总体水平就高于女生,而女生关于消极应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关于积极应对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跟本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和时代文化背景的作用,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为80后的大学生,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现象可能没有现在减轻的彻底,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与现在有所不同,人们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别。加之女性天生的性格和心理都表现为敏感、细腻、情绪化,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易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而男性在面对问题时更多表现为独立解决问题,比较理智实际,不会容易情绪化,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接纳水平也会高于女性。

4.3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在校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在各个维度呈显著相关。积极应对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都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特质应对方式正好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反映出了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

特质应对方式的两个因子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总分经过共线性检验之后得出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结果顯著,这表明大学生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偏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较高,而偏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4.4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首先,由于研究条件限制,样本数量较少。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收集到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料;其次,本研究取样来源仅为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未来可以扩大取样范围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最后,由于在特质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方面仍存在争议,未来可以针对性别差异及时跟进更新相关的研究,以探究其中的变化规律。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量表消极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消极的后果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让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