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的用户认知研究

2020-05-11 06:02乔成诚
祖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

摘要:用户在选择和评价产品时他们的判断会受到自身认知的影响,如果在产品设计时可以从用户思维自适应的角度,建立产品造型联想的思维自适应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产品造型在用户认知过程中的联想激活模式进行分析,从用户认知角度可以为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判断提供依据,从而也能完善产品识别心智模型和用户心理分析模型,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结合用户认知相关概念和定义,结合用户认知和产品思维自适应关系的特点,对产品设计中关于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的用户认知的应用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产品设计思维就是用户认知思维结构,是灵活且多变的,通过对用户认知的研究可为产品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产品设计   思维自适应   用户认知

用户对产品的选择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的感性认知所决定,从用户认知角度出发建立思维自适应模型用以产品研究和设计,可获得最优产品组成元素,然后以此为依据得到对于用户认知的最优产品组成元素。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证明,在用户认知思维结构中,产品的设计可以通过思维自适应模型的建立获得最优组成元素,在产品设计时综合用户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不仅要强调完美的实用性功能,也要强调和用户感性认知结合起来优化设计。

一、用户认知概述

感性认知思维结构指的是用户对产品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各意象和产品组成元素构成的关系。在产品设计中,意象可以由产品造型、材质、色彩等组成,各个意象组成了产品的元素。用户的思维结构可以分成感性认知形成机制和感性认知求解机制,用户认知的形成过程是首先用户根据自身的经验、已有知识和产品使用的环境等将形成产品的各元素加工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自己记忆库中寻找和该整体最为符合的构成元素组合,并将对应在该元素组合的意象作为产品意象,然后形成了产品的造型、色彩和材质等意象。之后用户结合意象的感知环境在记忆库中找到和该整体最为符合的意象组合。而感性认知思维结构的解构机制是,从产品总意象和子意象出发,一步步分解成为产品构成元素,根据相关关系找到最优组成元素,从而可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总之,用户的感性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是产品设计中用户感性认知的思维结构,并通过思维自适应模型分析了产品造型在用户感性认知中的联想激活,通过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技术建立了相关关系,尤其是分析了产品造型组成元素的关系,研究了感性认知思维结构特点。

二、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的用户认知研究

(一)用户认知和产品思维自适应关系特点

在用户认知思维结构中,产品总意象和子意象是复杂的映射关系,子意象和产品构成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一般用树状结构表示。首先,总意象和子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点,总意象和子意象之间的关系指的是,总意象总是对应着无数的子意象,当其中一子意象发生变化以后总意象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产品的总意象和子意象在经过用户认知加工之后会形成复杂的映射关系,而这种映射关系将受到外在环境、产品功能、用户的情绪等影响。当然也会受到用户经验、文化背景、用户的职业、地域、性别等影响。第二点,总意象和子意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一般可用分段函数来表示。

(二)产品设计中用户思维结构的建设过程

在产品设计时,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的用户认知,其实质是指要以用户为中心,综合考量用户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功能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去发现用户在选择和评价产品时的认知思维结构,及时发现用户认知思维的特点,然后通过优化设计来解决问题。该设计过程考虑了用户思维自适应,通过对人需求的理解来重新解构问题并创造想法,在产品原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组合元素来解决未知的或者未定义的复杂问题。基于思维自适应的用户认知,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分成共情、确定、行程概念、制作原型和测试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理解正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观察、参与和理解用户的行为和购买、评价等动机,将自己沉浸在用户的环境中去深入地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设计思维上来看这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共情可以使设计者暂时忘记自己和自己对世界、对产品的假设,而只是单纯地从用户角度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在这一阶段,设计者们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研究者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该产品背后的问题进行解释分析。

第二个阶段是确定问题,也就是对所收集的各种信息材料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观察的结果综合处理来确定最后需要解决的设计问题。依然从用户角度去理解和定义问题,可以为设计团队提供新的思路,来确定产品的造型、功能等意象元素是否存在问题。

第三个阶段,设计者们已经确定好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开始产品设计优化的想法。在这一阶段已经充分了解了用户的选择、购买和评价等行为以及用户的需求,然后开始为创建的问题寻找解决答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通过替换元素、调整元素、修改元素、消除元素和重组元素等对产品的各意象进行优化,以改变产品整体现状。在概念形成的这一阶段,在开始时要尽可能多地获得想法和解决方案,而在结束时可选择其他的评判方式来调查和测试想法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第四个阶段制作原型。设计者们在经过用户思维自适应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用户认知角度出发,对产品构成元素中各个意象进行调整,以原型为基础進行分享和测试,并对每一个元素进行检验后再优化,然后再优化。如果用户体验不好就会被拒绝。在结束设计者们将获得产品中固定的约束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第五个阶段测试。在该阶段设计者们和产品评估研究人员采用原型制作阶段所确定的解决方案对整个产品进行测试。测试产生的结果可用来重新定义问题,并告知用户的认知、使用条件、用户思维结构、用户消费行为等。在该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改进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要尽可能地了解产品本身和用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思维自适应的用户认知在产品设计优化中的应用,首先要注意的是设计思维是不受到某些固定条件所限制的,不是固定和不灵活的方式。本文所讨论的设计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获得和特定项目最匹配的关系,这些阶段可以进行变化或者重复多次以找到最优解决方案。通过思维自适应模型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用户信息,了解用户认知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后期所获得的知识可反馈到早期阶段,信息也可以不断地用来告知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理解,并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总之,设计思维是灵活的,重要的是设计者和用户之间的协作,设计者需要根据真实用户真实的思维、感受、认知和行为来将设计想法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田涛.基于叙事思维的非遗产品设计——以黄梅挑花毕业设计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9,(15):137-138.

[2]杨宛萤.基于设计思维培养的产品设计快速表达课程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62-63.

[3]程好军,齐群波,王征.基于方式思维设计下的情境化交互创新——以儿童花洒产品设计为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04):15-19.

[4]郭琳琳.新经济时代下的产品设计思维研究——评《产品设计思维》[J].高教探索,2018,(04):132.

[5]刘霁虹,支锦亦,支宇.产品设计中基于思维自适应模型的用户认知研究[J].机械设计,2018,(02):115-118.

[6]袁萍,熊艳,李彦,等.基于EEGα波活动探究信息激励距离对产品设计思维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7,(15):40-48.

(作者简介:乔成诚,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方向。)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蝶缚/饥饿关系》
《教堂之夜》
基于EN12966标准的VMS产品设计浅谈
单片机控制产品设计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