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创”经验

2020-05-11 13:42孙华君陈红丽
中国德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创导师环节

孙华君 陈红丽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教师如何发展?是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扩大视野?还是通过校内的学科教研,改进教学?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职业认同等各个方面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综合提升?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共创成长路”(简称“共创”)项目探索出一条效果好、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共创项目的正面教育理念、全人发展模式与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是师生发展的生命场”的办学理念相契合,故2014年学校申请并被批准为第二期共创项目学校。学校有部分教师主动参与到共创项目中,成为首批教授该门课程的“共创导师”。历经五年多的探索实践,教师们情绪高涨,积极行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校共创导师能力提升模式: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学期录课。

一、集体备课:多主体参与凝聚智慧

共创课程的备课并非教师一人一时之任务,而是多主体参与的三轮备课。以初一为例,由五位班主任老师和一位心理老师共同组成共创课核心备课组,每两位教师结为一组,负责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1.第一轮“备学生”

共创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所以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的备课,共创课程的第一轮备课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特征,知道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本方法,是上好共创课的前提。具体而言,就是由备课组组长邀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和有经验的导师来与组员交流。心理老师主要负责讲解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特点,而有经验的导师则与大家分享一些授课经验,如怎样设立课堂规则、如何使用“我向信息”沟通模式、如何在课程中应用归因理论和动机理论等。

2.第二轮“备课程”

在吸收了心理老师和优秀共创导师的经验之后,每一位导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共创课教案。第二轮备课主要是指每节新课的集体教研。主备导师(主要负责这节课教学的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教学PPT、教学用视频、工作纸等,同时会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研讨:a.研读教学理念。共创课程的教学理念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力导向:明确学生成长所需要的15种构念(能力),通过让学生理解和认同这些构念来提高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因此,主备导师需带领大家仔细理解每个构念的内涵,切实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然后了解不同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这些能力如何发生作用,最后要认识到每种能力在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有什么不同,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是着眼于当下学段的教学,而是要统筹考虑。b.吃透教学目标。共创课程虽然是能力导向的,但以能力组织起来的课程背后,内隐着许多道德命题。教师究竟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来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这是需要在集体备课时深入探讨、达成共识的。比如,《古今男女》这节课的内容是探讨不同时代对性别的期望和要求。经过研讨,我们将价值引导的目标设立为:树立合理的性别观念,认识到无论与同性还是异性相处,都应抱着爱、尊重和接纳的态度。无论男女,都可依据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为家庭、社会、国家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这样就可引导学生从关注自身性别的“小我”转变到关心国家社会的“大我”。c.打磨教学各环节。除教学目标外,主备导师还需向大家展示和讲解其教学设计。第一个方面是导入环节。第二个方面是主活动。共创课程是活动课程,一般在共创课程中会设置两个主活动。导师们会就主备导师提出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在上课时,导师们会根据所上班级的特点进行微调。第三个方面是总结环节,这个环节是对整节课的内容的整合,也是对教学目标的解读。但是总结的作用不仅如此,总结应该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提升,在思考上有深度,在心灵上有升华。本着这样的原则,导师们也往往會在此处下足功夫。

3.第三轮“备细节”

此轮备课主要是通过首次上课的教学实践,仔细研讨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完成度和适合度,对原来的教学进行调整、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同时此轮备课会更注重细节的设计。如在课堂语言方面,导师们经常下很多功夫去润色,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感染学生,实现师生共鸣。如《给我一个希望的家》这节课,结语的设计就很贴近学生:“其实,这道家常菜的厨师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份家常菜的酸甜苦辣咸,所以,面对这份菜里不合适的东西,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指责,更不能逃避,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用心烹调,就有能力使这道家常菜变成全家爱吃的美味佳肴。相信我们自己,能带给我们希望之家的正是我们自己,现在是,将来也是!”

二、听课评课:多标准检验提高能力

相较于上课而言,听课评课是用一种“局外人思维”来审视课程,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备课时的思维定势,引发教学改进的思考。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听课评课,我们制定了如下标准:

1.课程目标的完成度

评课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工作纸的完成情况来考查本节课的教学有没有完成目标。如果完成得不够理想,还要仔细分析是哪个环节需要改进。听评课的老师们和上课导师会一起分析是哪个环节设计本身不适合学生还是教师的引导不够到位,又或者是工作纸的设计让学生在理解上有偏差等等。

2.各环节活动的适合度

我们考查各环节活动的适合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各环节有无逻辑性。虽然共创课程的主体是活动,但对组织者的要求也很高:几个环节既要有各自的作用,又要相互关联,在设计和教学时是由一条逻辑主线做引导。如果导师在上课时能让这条逻辑线清晰明了,那么教学就会很顺利。

3.学生课堂体验的深度

有时一个热闹无比、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看似很成功,但是“动”过之后,学生从这堂课收获了什么?教学目标达成了吗?学生也许只是玩得很开心,并没有真正感悟到什么。很多课堂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深度不够。一个真正有效的课堂,需要学生在“手动”之后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达到“心动”,发生内在变化。

4.师生的开放度

师生的开放度是影响共创课堂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共创课堂是一个体验式的课堂,体验式的课堂形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地反思、讨论、分享,才会真正有所收获。而在课堂中学生能不能自由分享和表达,就要看导师能不能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这一点对导师的要求较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磨练技能,如倾听、回应等。除了技能,最重要的是导师的心。导师首先要从内心真正地爱学生,能够接纳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能够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其次就是导师能否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动、甚至悲伤。如果导师能打开自己,学生的开放度就会更高,课堂效果就会更好。

三、课后反思:多维度反馈带动改进

共创导师的培养强调课后反思环节。学校鼓励教师在讲完一个单元后,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工作纸的完成质量、导师的上课感受等多个角度思考课程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1.学生的课堂反应

学生的课堂反应是一个环节设计适合与否最直接的参考点。学生的课堂反应表现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活动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回答上。如在《人生处处是考场》这节课的备课过程中,因为在开发“美德惠人生”校本课程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田家炳老先生的故事,所以老师们担心学生会没有兴趣。因此,在第一轮上课过程中,我们将导入环节改为“假如你是人生考场的出题人,你会在哪些方面出题呢”。但是上课时,学生明显不理解,举手回答的人很少。我们课后反思,“人生考场”这样大的话题明显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不相符,所以学生才会不知如何思考和回答。这节课的题目“人生处处是考场”,看似很大,但是细读课程目标,其实落脚点很小,只是让学生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经历都看成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一个机会。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选用教材当中田老先生的例子,虽然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但是有具体的事例做引导要比让学生去抽象地思考更好一些。

2.学生工作纸的完成质量

很多课堂活动是由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工作纸的。学生做的工作纸能否很好地表现出此环节目标的完成度,是检验工作纸适合度的一个标准,也是考察导师在此环节教学引导是否准确的一个标准。如《如何启齿》这节课第一次授课结束后,导师发现原来设计的工作纸没有办法实现让学生学习道歉方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下节课就更改了工作纸,让学生对两件错事设计创意道歉,同时导师举例引导学生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角度去考虑道歉方法,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

3.导师的上课感受

导师自己的上课感受是课后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顺”或“不顺”是最明显的感受。“顺”说明环节设计流畅、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恰当,那么“不顺”呢?导师们会回想自己当时上课的情境,仔细分析,并作出修改。如一名导师回忆道:“在上《给我一个希望的家》第一次课时,我在热身活动后出示标题‘给我一个希望的家,并问同学们,‘你们的家是你希望的家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他们的回答让我有手足无措,这节课接下来该怎么上?既然已经是希望的家了,还怎么能调动他们的动机,去努力营造希望之家呢?所以这个环节必然作出更改。”

四、学期录课:多功能设计强化效果

学校要求初、高中的每位共创导师每学期皆要在录播教室录制一节自己最满意的共创课,这个环节的设置具有多重功能。

1.高峰体验,加深认同

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录课是一次展示风采的机会,为呈现一堂高品质的共创课,从准备到实录,每一位导師比平时更加认真地备课、研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道具的准备,甚至PPT的细节都精益求精,经常有老师自愿录制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一个过程,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研究意识。经过录课,不仅教师的教学能力会获得提升,而且对于共创课程的认同也会进一步提高。

2.团队合作,整体提升

一个项目要开展得好、推进得有力,至关重要的就是打造一支有情怀、有能力、勤耕耘、乐奉献的高效团队。我校共创项目能顺利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这样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准备录课期间,团队成员会尽已所能帮助录课老师一遍遍地打磨教学设计,制作PPT,提出修改意见等。录制期间,除了共创团队老师听课,没课的教师也会观摩。这样一来,录课就不仅仅是这位教师一人的提升,而是整个团队的提升。

3.循环利用,分享智慧

学校设立“共创资源库”,将所有录制的课程纳入其中。这样一来,教师们在独立备课时,就可以从资源库中找到以往教师教授该门课的视频,从中汲取智慧。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共创队伍的教师而言,反复观看视频,就能够感悟共创课程理念,习得共创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参与共创项目的这些年,学校共有22位教师受到“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项目组的嘉奖,被授予“共创导师”荣誉称号;一人被授予“资深共创导师”荣誉称号;两位老师在全省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十几位老师在全省、全市优质课、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共创课的导师来自各个学科,他们原本都带着本学科的教学特征走进共创课,但随着课程的开展,他们有了一些共同特征。他们说,这门课不仅改变了其教学方式和理念,还给他们带来了全方位的成长。一位老师在反思中写道:“没有人不需要成长,无论什么年龄。对于学生们的各种选择,学会接纳,不局限于各种条条框框,不受自己的观念所束缚,正向引导。用现在的眼光和所学到的知识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了份宽容和理解。”

【孙华君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陈红丽,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曾 妮

读者热线:010-62003483

猜你喜欢
共创导师环节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