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德育“生态圈”系统化构建与推进

2020-05-11 13:42李敏赵广忠
中国德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华区生态圈立德

李敏 赵广忠

成都市成华区于2017年出台构建区域大德育“生态圈”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系统化设计,构建幼小初高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探索区域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并据此明确了新时代区域和学校德育工作路线图,取得了丰富成果。

中国德育:高局长,您好。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制订了《成华区关于构建区域大德育“生态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改革试点方案》。请问,制订这一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高峰:感谢您的关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发布这一文件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文件,教育部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对新时代深化区域和学校教育改革、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国家的要求和指导下,我们认为有必要发布相关文件,响应国家、回应现实、解决实际。

二是解决成华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一直以来,成华区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德育共性问题:立德树人落地难,需要区域价值引领;德育协同度不高,需要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需要改变方式方法。这个时候,就需要区域出台一个既具有宏观性、方向性,又可实践、可操作的文件,统筹区域德育工作,帮助学校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指导学校明确德育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路径,同时在机制体制上予以保障与支撑,系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德育“生态圈”改革试点方案应运而生。

:如何理解大德育“生态圈”这一概念?

高峰: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对学生的系统性影响,学生与这些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效能决定了德育的实效。社会系统生态理论为我们提升区域德育实效提供了理论指导。该理论把人类社会生存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和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注重人与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强调这一系统的生态学属性以及人与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在这一理论启发下,成华区立足新时代德育工作实际,运用社会系统生态理论,统筹整合德育要素,破解社会转型期立德树人落地难、协同度不高、连续性不强、效能不高等问题,选择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构建大德育“生态圈”,开展提高新时代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德育系统化落实机制。我们之所以说大德育,就是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强调的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德育的全员参与以及德育的全过程性。

:您刚才提到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构建大德育“生态圈”,能具体谈谈它们分别指什么吗?

高峰:成华区大德育“生态圈”由微观生态圈、中观生态圈、宏观生态圈构成,各圈层以学生为中心,嵌套在一起,构成区域大德育生态体系,各圈层的力量叠加,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学生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宏观生态圈是指文化与制度体系。我们通过价值引领和机制保障来推进,建立了育人责任清单制度、德育协同运行机制、班主任职级制、教科研一体化机制等。宏观生态圈与其他圈层互动产生相互叠加的影响,由此推动全面育人。中观生态圈是指各领域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包括家校互聯、校校互联、街校互联、社校互联、网络互联,由此实现德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微观生态圈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幼小初高一体化区域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课程、实施学生品格成长课程、研制天府文化课程、建设学校德育课程、培育德育班本课程、开发家长培训课程、研发教师德育能力提升课程,给学生带来系统的高品质的德育影响。

:您在宏观生态圈中提到了班主任职级制,通过一系列做法加快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请您谈谈,在大德育“生态圈”的项目规划中,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成华区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高峰: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着导师的作用。我区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培养,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我们研制了一个标准、研发了一本手册、构建了四大管理机制、实施了五大研培行动。

研制一个标准,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立足成华区域实际,我们研制了《成华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包含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3个领域、56条基本要求,为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实施教育行动、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基本规范和准则,为开展班主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研发一本手册,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根据班主任日常工作规范、班级建设基本要求、学生教育基本途径等内容研发了更加具有区域性、专业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引领性的《成华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为缩短新岗班主任成长周期、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学校考核班主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构建四大管理机制,畅通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通道。一是建立班主任资格准入制,二是建立班主任职级序列制,三是建立班主任学术评价制,四是建立班主任岗位退出制。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和育人能力的提升。

实施五大研培行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一是实施四级教研行动,二是实施四阶培训行动,三是实施德育课程建设行动,四是实施研读学生行动,五是实施小专题研究行动。五大研培行动让班主任静下心来,回归教育的初心,坚守教育的本真。

:中观生态圈强调的是时空环境的互联互通,请问在家校社合作方面,区域是怎么做的?

高峰:我们密切联系学校与家庭、与社区、与社会的联系,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和资源。首先,构建家校互联的“朋友圈”。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学校+区级”四级家长委员会管理机制,广泛构建班主任与家长“一对N、点对点”式“朋友圈”,实现家校同向发力、协同育人。

其次,建立街校互联的“立体网”。探索构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育工作站”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设立街道和社区文教干事和教育义工,社区建立学生档案,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化课后服务改革探索,扩大改革影响力。

最后,创设社校互联的“体验营”。高标准打造全市最大的青少年校外体验式实践基地,开展丰富的法治、科技、艺术、体育等教育实践活动。依托院山坡烈士陵园、大熊猫繁育基地、理工大学恐龙博物馆等场所打造一批爱国主义、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绘制成华区立德树人资源地图,打造一批立德树人实践基地并开发系列研学课程。

:微观生态圈中,您介绍了很多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课程,我们都知道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您能详细说说成华区几个特色的课程建设吗?

高峰: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我们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并且已经打造了很多有特色、有实效的品牌课程。比如:

1.学生自主管理课程。按照《中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从学生的生活要求、学习习惯、交往礼仪、集体规范等方面探索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如华西中学的“自主德育”课程、建设路小学的“力行”课程、蓉城小学的“小公民”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2.区域天府文化课程。根据成华区地域特点,我们因地制宜地把天府文化纳入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中。依托区域内的大学实验室、熊猫基地、东郊工业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打造区域馆校课程,如石室小学的“巴蜀名贤”课程、双水小学的“上善若水”课程、蜀兴职中的“蜀风雅兴”课程等。这些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德育班本课程。我区将德育课程开发的重心从学校下移到一线班主任,鼓励支持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班本课程。如教科院附小胡迪、陈思宇老师开发的“小番茄”班本课程、熊猫路小学邱秀菊老师开发的“萤火虫花园”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创建了更加适宜成长的良好空间。

:大德育“生态圈”的构建是一个三年的规划方案,现在进程接近尾声,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高峰: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我区大德育“生态圈”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近三年共涌现国家省市优秀少先队员337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77名、优秀少先队集体53个,涌现省市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5,318名、美德少年126名、优秀团员400余名。

二是教师专业提升。我区率先在全市实施德育学科带头人制度,目前已培育区级德育学科带头人60人,成都市“十佳”班主任数量居全市之首,18名班主任在省市班主任风采大赛和技能大赛中荣获综合一等奖,66名班主任获得心理教育专业硕士学位,56名班主任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三是区域影响广泛。我区大德育“生态圈”建设获得社会充分认可和上级高度肯定,曾在教育部官网专题刊载,先后在省市作交流发言,入选国家行政学院《基层领导干部工作实务》以及成都教育改革典型案例,荣获成都市教育创新项目评比第一名。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四川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到今年底,大德育“生态圈”三年规划即将圆满结束,对于未来的教育工作,成华区有什么具体规划吗?

高峰:《诗经》有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我们不能止于眼前的成绩,更应该为未来作好规划,因此,我区提出了三大行动:

行动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国家相关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做好思政教育。直面当前思政课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难题,制定成华区思政课建设指导意见。二是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系统规划、顶层架构,制定成华区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三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研制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二:推动五育并举融合,培养时代新人。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新方法、新途径。一是加强学科融合研究,开发跨学科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探索跨学科综合实践教育。二是规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制定出台《成华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暨研学旅行实施办法》。三是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边界,促进学校内外、体制内外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融合育人新局面。

行动三:推动德育品质提升,打造德育品牌。一是提升德育干部专业能力,开展德育干部系列亮“见”活动。二是围绕德育规划,加强德育特色研究,培育德育品牌。三是构建德育评价体系。逐步探索建立區域德育评价体系,引领中小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

责任编辑︱张楚然

猜你喜欢
成华区生态圈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刘光强对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成华区“教育戏剧进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区域校园足球推进策略简析
成都市成华区总部经济发展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