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应在抗疾行动中提升自身战力

2020-05-11 06:02杨承军
祖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生物

杨承军

在3月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局长介绍了军队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情况。同日他还谈到,“这次疫情的发生,更加凸显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将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国家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疫情发生后军队快速弛援,功不可没

疫情发生后,全军先后分3批次派出4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在医疗、护理保障等方面推出了33项规范和措施,全军63所定点收治医院开设床位近3千张;截至3月1日,全军定点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4450例,已经治愈出院超过1千例。同时军队的医疗方法也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还保持了自身队伍零感染。在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抗疾行动中,参战官兵以不怕苦、不怕死的连续作战精神,涌现出很多催人泪下的英模和事迹,他们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有效支援了灾区抗疾斗争,给患病群众增强了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的勇气和信心,再次展现出我军统一指挥、快速集结、资源集中、装备先进、主动协作、配合默契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再次彰显了我们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初心和本质。

我军参与的抗疾行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发生疫情后我军先后收到了多个国家发来的慰问信、捐赠的款、物、医疗防护用品等,有的国家和友军还为参战官兵祈福、加油。我军的抗疾行动再次赢得国际赞誉。

我军抗生物侵害能力亟需全面提升

面对初战的告捷,我们决不可以盲目乐观,而应把这次抗疾行动看成是一次实战预演,以更远的视野、更高的展望,扎实解决好这次行动中发现和暴露的不足及短板,让我们的优势更优,瓶颈问题尽快得到消除。根据从抗疾前线战友发回的信息,可以看到通过这次实际检验,也暴露出了我们在应对生物侵害的斗争中仍然存在着瓶颈和短板,对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冷静分析、尽快解决。

(一)抗疾装具的适应性、针对性还不够强

我们派出医疗小分队官兵所使用的装具仍然是迷彩服和白大褂,不能满足对身体进行全封闭的要求;各种医疗器械也多是只适应在医院使用。虽然到达工作地域后通过调配满足了需要,但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战时、如果对反应时间有更高的要求,就必然会贻误战机。

(二)与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的联系还不够畅通

平时军地之间联系交往很少,现实仍然停留在上层走访、节日慰问的形式和层次上。而对医疗资源、经验教训的共享,对少数特殊情况的处置,对军地医疗机构之间、社会支援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等具体环节上,一度出现了杂乱无章的情况,出现了接受捐赠有的单位发生私自分发、甚至拿到市场倒卖等问题。

(三)缺乏对新冠病毒肺炎的决胜手段和方法

我们还没有掌握对这种病毒的发生、发展、蔓延及进行有效预防、遏制及最终消除的特点规律。客观上这是一种新的病毒,其危害不亚于以往人类历史上大面积发生的鼠疫、伤寒、脑炎等传染性疾病,对于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巨大危害和快速发展,我们迄今还没有掌握能够有效对付它的手段和方法。

(四)还不具备在简陋、恶劣条件下有效防控和救治能力

当前的抗疾行动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都是优越的。军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时刻准备打仗,因此要研究并探索在恶劣战场条件下、在复杂的天候气象条件下、在野外没有协同和保障的条件下、在中断了与上级和友邻联系条件下的抗疾行动。

(五)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特别在军地医疗关系、任务分工、沟通方式、对重点病员的会诊、发生医疗事故的责任区分、患者医疗意愿及出院后的跟踪监督、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平时检查、治疗及复查的收费标准等问题上,都需要逐步形成规范性的法规和规定;还有对于有效实施舆论管控、有人借机发国难财等问题,也缺乏有針对性的法律。

加速推进我军抗生物作战能力建设

针对这次抗疾行动暴露的一些问题,作为一名老兵和多年在战略领域工作的实践,以下我从战略和运筹角度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供有关部门和专家参考。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现有医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宗旨,理顺国立医院、私立医院、军队医院的关系和运行机制,让各自的优势在抗疾斗争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彰显;使中医和西医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各自长处,决不进行人为的打压;从法律法规上避免发生医疗商业化问题;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使抗疾力量的建设和运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疫情期间法制,对于制造谣言、散步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混乱、借机发国难财的犯罪行为,从快从重进行打击。

(二)尽快形成对付病毒侵害的杀手锏

加强相关军事医学科研,加大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仅要探索病毒的来源,还要研制适用的防御性疫苗,让参战官兵有抵抗病毒感染的内在抗体;更要研制出可以用于治愈新冠病毒肺炎的药物、手段和方法,一旦出现了病毒感染,能够很快进行医治并控制其在部队的蔓延。

(三)疏通军地之间存在的障碍

通过这次抗疾行动,针对影响军民融合的瓶颈问题和环节,通过完善机制、形成体系方式加强军地的沟通;对于重大的、突发性的疫情,应建立合作、共对和高效的应对举措和方式。通过努力,使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工业、军队力量,形成运行高效、互补长短的抗疾有机整体。

(四)研发针对性强的防护衣具和装备

不要重启炉灶、新成立被服工厂去研发和生产医用装具,而应通过调研,找到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进行研发;对于能够进行室外作业、并适应野战的抗疾救援装备,也尽量在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在相近装备上进行改进。这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科学发展捷径。

(作者系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大校,教授,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国家城市安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