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关于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0-05-11 11:53
小城镇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群城镇化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重击武汉并波及全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抗疫阻击战,历经一个多月的奋战,抗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围绕这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各行各业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反思,积极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完善出谋划策。作为城乡规划工作者,我们很遗憾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但立足城镇化和城乡规划视角,同样需要思考防疫控疫之策。

首先,城市流动人口“稳定居住”政策的落实更显迫切。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作为支撑。受制于户籍、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大量外来务工人口无法在就业地区稳定居住下来,每到春节都会形成世界罕见的春运大潮。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保障运力,近年来国家修建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让春运不再成为“人在囧途”。但当疫情来临之时,高速密集的春运恰恰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认识到只有让流动人口“稳定居住”下来,才能阻断疫情的扩散传播。2015年初我国即提出“扎实推进‘三个一亿人的城镇化方案,一是要促进一亿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二是引导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三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这对于稳定人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五年来与之相匹配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改革仍然举步维艰,希望本次疫情能够成为一个契机,让“三个一亿人”尽早实现定居、安居梦想。

第二,我国“多元平衡”城镇化道路的落实更显必要。长期以来,到底是走“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辐射型为主的集中式城市化模式”,还是走“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主导的分散式城镇化模式”,在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近二十年来,为应对全球化竞争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人口、产业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成为主流,大城市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向往的居住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深入人心。但在疫情来临时,人口高密度聚居的大城市里原本繁忙的公共交通停摆,繁华的高层公寓、办公楼宇和商场超市都成为疫情传播的重灾区,人们开始纷纷向往小城镇和乡村的生活,田园牧歌成为90后的新梦想。我们当然不能因噎废食,但同时应该反思我国是否应该加快构建更加“多元平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深入落实“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坚持以城镇群作为我国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前提下,通过经济、投资、土地等政策进行逆向调节,适度控制城市群中心城市规模,着力加快人口密度较低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步伐,助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运行。

第三,老龄化社会下乡养老的需求落实更显重要。本次新冠疫情,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同时因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因此感染者的死亡率普遍高于其他群体。大中城市因为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自然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理想养老之地。2018年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人口预期寿命都超过80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要条件允许,老年人用脚投票都愿意选择在大中城市安度晚年。但当疫情来临时,生活在这些城市的老年人也将面临着更高的被感染风险。以武汉为例,疫情爆发造成医疗资源极度短缺,一方面是大量被感染的老年人无法及时就医,另一方面是普通老年病患也无法就医。这使得我们反思,老年人聚集在大中城市养老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够在城市群周边的乡村地区生活,既可以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医疗资源,又可以获得更加安全的防疫隔离,是不是更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乡村地区人口密度低、贴近自然田园、社会关系简单,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传承中国耕读文化传统。建议能够以此次疫情为契机,着力推进城市群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群乡村地区发展与城乡居民养老需求结合起来,破除户籍、土地、社保等门槛制约,为老年人下乡养老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步带动乡村地区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以上不成熟的思考,难解新冠疫情之急,仅希望能够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供参考。祝愿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早日取得成功,祝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们平安归来,祝愿祖国经此一疫变得更加强大!

本刊执行主编:王明田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市群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