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视力异常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12 09:26罗仁南
健康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散光屈光户外活动

潘 攀,罗仁南

(襄阳市中医医院 预防保健科,湖北 襄阳 441000)

婴幼儿出生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是一个从远视逐渐趋于正视化的过程,如果此过程发生异常,极有可能影响视功能的发育[1]。很多儿童眼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关系密切,若能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前)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将会大大降低儿童弱视的发病率,是预防弱视发生的根本办法[2]。本研究对0~3岁婴幼儿的屈光状态进行早期筛查,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进行早期干预,从而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力功能的正常发育。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2 450名0~3岁的婴幼儿,其中男童1 344人,女童1 106人,并对其家属发放问卷2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450份,问卷有效率94.2%。

1.2 视力检查 在半暗的房间里,瞳孔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进行屈光检查,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选取儿童模式,取连续读数≥6次的平均值为检查结果,以C在(-1.5,+1.5)为正常,其他为散光;S在(-1.0,+3.5)为正常,其他为异常。结果异常的婴幼儿调整用眼习惯,2个月后复查1次。

1.3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指导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每天睡眠时间、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夜间户外活动时间、眼科疾病、家长眼保健知识、父母视力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3.6%,其中近视4人,占0.68%;远视9人,占1.54%;散光492人,占83.96%;远视和散光并存 81人,占13.82%。男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4.7%,女童为22.2%,不同性别之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682):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8,P=0.008)。见表1。

表1 0~3岁婴幼儿视力异常检出情况

2.2 0~3岁婴幼儿视力异常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每天睡眠时间、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夜间户外活动时间、挑食偏食、眼科疾病、家长眼保健知识、父母视力情况等因素导致婴幼儿视力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户外活动时间、父母视力情况、每天睡眠时间、早产低体重为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0~3岁婴幼儿视力异常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儿童的视觉发育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发育的程度及速度与儿童年龄有关,1岁时视力仅为0.2~0.4,2岁可达到0.5~0.6,约有60%~70%的3岁儿童视力能达到1.0,视力正常并不等于屈光正常,因儿童眼球发育不完善、眼轴过短,婴幼儿在屈光状态上表现为生理性远视,多为轻度远视,且伴有一定程度的顺规散光,但因儿童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故不影响视力[3]。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眼球自身的生长发育,其远视及散光程度会逐渐降低。1岁以内的婴幼儿视力异常检出率较高,且远视及散光的人数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6~12月龄的婴幼儿视力异常检出率较高,达38.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视力异常检出率逐步下降。

既往研究显示,婴幼儿的视力异常会逐步发展为儿童的视力异常,婴幼儿视力异常具有可逆性,早期发现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其儿童期视力发展为正常视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视力情况是婴幼儿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有近视和父母双方均近视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视力正常学生的1.98倍和2.17倍[5]。父母视力异常会对孩子产生遗传效应,但基因的表达是需要几代人的反复强化表达才可以形成,强化表达的过程就是父母的生活用眼习惯。因此,父母做好正确用眼示范,可以减少遗传效应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夜间户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是影响婴幼儿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光电传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人造光源容易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长期夜间户外活动和开灯睡觉会导致瞳孔无法放松,喜欢看闪亮的灯光是婴幼儿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6]。很多父母会在婴幼儿睡着后熬夜办公或看电子产品,黑暗中的白色亮光屏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导致激素分泌紊乱,造成睡眠和生长发育障碍。美国睡眠协会建议0~3岁的婴幼儿睡眠时间为10~14小时,婴幼儿睡眠时间受成人影响,入睡晚导致儿童暴露在室内灯光下的机会增多,不同的灯光照明对儿童的视力发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7]。

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存在视神经系统发育不完整,且围生期内常合并窒息、呼吸暂停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可损害视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影响视觉发育,出生后吸氧等因素又影响了视力发育[8]。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早产低体重儿早期喂养相对不易,免疫力低容易患病住院,能否在1岁以内达到有效的营养追赶,关系到后期视力异常几率的高低。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A、钙、锌、铬、DHA等缺乏与近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9]。

综上,婴幼儿视力异常情况不容乐观,需要针对影响因素,教育父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夜间户外活动时间和频率,减少视力异常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散光屈光户外活动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3 ~12 岁儿童高散光的临床分析
18~30 岁近视病人眼生物测量参数的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学龄前儿童Suresight 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标准的探讨
浅谈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组织现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